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裡,大熊貓就是蠢萌的代名詞。然而在野外環境下,大熊貓可是當之無愧的“食鐵獸”。目前人們發現體型最大的大熊貓,身高能達到1.8米,體重能達到180公斤。可以說大熊貓是名副其實的龐然大物,然而大熊貓有一個生活習性很奇怪,那就是大熊貓的幼崽剛出生的時候,簡直像一隻沒毛的小老鼠一樣。
而我們觀察自然界的其他熊類,比如西伯利亞棕熊。西伯利亞棕熊大小和熊貓類似,但它的幼崽出生的時候體重大概是500克,而大熊貓的幼崽體重只有一兩百克。熊類的幼崽剛出生的時候都很小,但熊貓的特別小。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實際上,大熊貓是一種非常原始的哺乳動物。最早可以追溯到幾百萬年前。現代的哺乳動物一般是等到胚胎髮育成熟之後才會出生,比如非洲大草原上的羚羊。小羚羊剛出生的時候很快就能站起來奔跑,而且身上已經長了厚厚一層毛。和大熊貓體型差不多的人類,胎兒出生的時候最重可以達到8-10斤。這麼一對比我們就知道大熊貓的幼崽有多小了。
大熊貓的胚胎在體內還沒有發育完全就出生了,所以每一隻熊貓都是“早產兒”。這是大熊貓在進化上留下的缺憾。
這種繁殖後代的方式,成為了大熊貓在野外越來越稀少的重要原因。大熊貓一胎可以生育2只幼崽,但是大熊貓卻只會挑選其中比較強壯的一隻撫養,另一隻往往會被放棄。因為照顧這麼小的幼崽,必須全神貫注,這是一個巨大的考驗,為此只能選擇其中一個。
如果要說這種方式的好處,那就是大熊貓不會因為懷胎而行動不便,影響戰鬥力。大熊貓完全不存在生育後的虛弱期,也不需要像人類一樣坐月子,這無疑對大熊貓在野外生存能力上是一個提升。然而相比繁衍來說,這樣的代價未免也太大了。
自然就是這麼奇妙,有得必有失。人類學會了直立行走,但卻讓脊椎承受了太多負擔,熊貓獲得了更強的適應能力,但幼崽卻十分脆弱。我們瞭解的知識越多,越會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從而對這個世界有更加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