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沙漠給大家的印象都是茫茫沙海,連綿不斷,毫無生機的感覺,“目無飛鳥,下無走獸,復無水草”。可以說炎熱的氣候,強烈的風沙和大幅度的溫差,直接嚇退了一群旅遊愛好者,然而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南非有一處沙漠,可謂是世界上最美的沙漠,吸引了來自全世界各地的遊客。
這個地方名叫納馬誇蘭沙漠,和尋常的沙漠不同,這塊乾旱的土地上生長著3000多種植物。南非有一句關於沙漠的宣傳語:在遊覽納馬誇蘭沙漠時會有兩次落淚,第一次是在你抵達時,第二次是在你離開時。由此可見,見過這片沙漠的遊客都感觸頗深。
納馬誇蘭,它南臨好望角,西瀕大西洋,是一片炎熱、乾旱的沙漠地區。這片沙漠地處南非共和國西北部。為什麼說這片沙漠是特別而任性的呢?因為這片沙漠一年會經歷雨季和旱季兩個季節,而這兩個季節呈現給人們截然不同的景色,這景色令全世界的植物學家們和遊客都為之瘋狂。
納馬誇蘭地區年平均降水量只有約150毫米,部分割槽域年平均降水量甚至不足50毫米。然而,這片乾旱的大地卻養活了眾多動植物,使它成為全球35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在納馬誇蘭地區超過3000種的植物中,一半以上是當地特有的品種。納馬誇蘭不僅是植物的天堂,更是風靡中國的多肉植物最重要的分佈區域,1000多種形態各異的野生多肉廣佈於這片狹長的土地上。因為當地是一個多霧的地區,一年中有超過150天是霧天,霧氣中的水分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有人說,納馬誇蘭是死的,因為放眼望去的是一片沙漠和死寂;也有人說,納馬誇蘭是活的,因為映入眼簾的是一片花海和活力。而我們,看到的是正好是生機盎然的繽紛的沙漠花海。
每年的 8、9月
,南非納馬誇蘭地區正值春季,幾場冬雨後,荒蕪和乾旱一同退去。被雨水“親吻”過的納馬誇蘭萬物復甦,數十億彩虹般絢爛的花朵鋪滿荒漠,迎著太陽怒放,將這片不毛之地變成了生機勃勃的自然花園。天堂與地獄的轉換,原來只是一場雨,一個月的區別。BBC的紀錄片《非洲沙漠花園》講述的就是這裡。
春季
在春天到來時,這個半沙漠地區忽然魔術般地變成花的海洋,紫紅、金黃、粉紅、橘紅色的花朵連綿不絕,視野裡只有色彩,整個世界中好像只有花存在。
掩藏於沙漠深處的生命之根似乎聽到集結號,迅速吸收水分及營養,噴薄而出,競相怒放。於是,方圓幾十公里的絢爛花海如魔術般呈現,紫紅、深藍、金黃、粉紅、橘紅,視野裡只有色彩。鳥兒在花海,烏龜在花海里,羊群在花海里,羚羊在花海里,貓鼬在花海里。
春季 沙漠百花齊放,花團錦簇,數不勝數不知名的奇花異草。
中午前後的陽光帶著巨大的能量,催開所有的花朵,吸引昆蟲採蜜授粉。黑斑菊屬的花們自帶各種奇葩眼睛,都是吸引昆蟲的符號。
納馬誇蘭除了大面積的深黃淺黃橙黃的菊科植物,還有很多其他神奇植物和奇葩花朵,但具體有多神奇,只有看過的人才知道。
花海里的百花:花色各異的天竺葵屬植物、哨兵花屬毛葉彈簧草、金蒺藜花、十字花科日冠花屬,日冠花、眼花繚亂的多肉、日中花屬的葉子表面佈滿晶瑩剔透的水滴樣的東西、華大色豔的酢漿草屬植物。還有數不勝數不知名的奇花異草。。。
但對多肉植物研究者和愛好者來說,這裡簡直是“多肉之鄉”。圖中是一種很特別的多肉植物,被稱為“植物活化石”,它是百歲蘭,屬於百歲蘭科,百歲蘭屬,最早於1859年由奧地利探險家發現於安哥拉的沙漠之中。其平均壽命可達數百年,其中一部分甚至可到兩千年,故得此名。百歲蘭的莖很短,一生只長兩片葉,葉子永不凋謝,一直向外生長。
迎候雨季,在無邊的荒漠落下第一顆淚滴。所有的苦厄困頓都消融在這片廣袤裡,讓我們一起復活,哪怕僅存一點點珍稀的記憶。隨著生石花一起盛開,只要有一陣陽光的擁抱就蔥蔥郁郁。那些跳羚和金龜子,即使渺小如蟻,也會找到歸宿之地。記住納馬誇蘭的八、九月吧,那裡是完完全全的給予,不是一點,而是全部!
夏季
隨著溫度的升高,夏天來臨,納馬誇蘭沙漠上的花兒就會相繼枯萎,沙漠又恢復到以前死氣沉沉的樣子。為了生存,當地的居民不得不拖家帶口離開這裡,尋找有水源的地方。目前這個沙漠已經被認為生態保護組織定為“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元化乾旱地區”。
可以說每一年的八九月份,納馬誇蘭沙漠都會從生機勃勃變得死氣沉沉,這樣週而復始。每一次人們都會感受大自然的能工巧匠,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不過,小夥伴們要是想看到這個奇觀,一定要把握好時間,觀賞花季的時間有時連兩個月都不到,可不到“竹籃打水一場空”哦!對此,小夥伴有什麼看法呢?想不想一睹沙漠百花盛開的景象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