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緬邊境重現黃胸織布鳥成群築巢熱鬧景象

中緬邊境重現黃胸織布鳥成群築巢熱鬧景象
它們被稱為

自然界的紡織高手

鳥巢構思精巧

不僅充分考慮“空間佈局”

還能為幼鳥抵擋風雨

避免受到其它動物的侵擾

這種鳥有一個匠心的名字

“織布鳥”

中緬邊境重現黃胸織布鳥成群築巢熱鬧景象
▲兩隻黃胸織布鳥在打情罵俏(張仁韜 攝)

每年7月,德宏進入雨季,淅淅瀝瀝的雨水讓萬物透著翠綠。位於中緬邊境的瑞麗市有一條享譽大江南北的“瑞麗江”,江水漫漲,黃胸織布鳥更加忙碌,它們要搶在雨季的晴朗間隙織築愛巢,再過一個月,這裡將繁育出它們的下一代。據瞭解,織布鳥主要分佈在非洲和亞洲,其中棲息在亞洲的約有5種。中國僅在雲南發現有紋胸織布鳥和黃胸織布鳥兩種。

中緬邊境重現黃胸織布鳥成群築巢熱鬧景象
▲黃胸織布鳥雄鳥正在求偶(張仁韜 攝)

黃胸織布鳥的巢呈長把梨形,以江邊的蘆草莖、草葉等編織而成,懸吊於瑞麗江邊的竹梢或灌木枝梢上。成年的雄鳥格外努力,建造一個結實美觀的巢不僅是自己的容身之所,更是求偶的禮物。雌鳥也往往青睞那些能築出出眾鳥巢的雄鳥。精美的巢穴往往需要1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即便如此,辛苦織好的巢還會因為雌鳥的“驗收不合格”而反覆重建。

中緬邊境重現黃胸織布鳥成群築巢熱鬧景象
▲一起編織幸福(張仁韜 攝)

織布鳥主要取食植物種子,在稻穀等成熟期中,也竊食稻穀,在繁殖期兼食昆蟲。據當地村民回憶,過去瑞麗江沿岸的灌木叢裡,每年都會有數以千計的織布鳥安家,人一旦靠近,會群體起飛,黑壓壓的一片。由於認識不足,村民都認為如此大的鳥群會讓自家的稻穀受災,因此大片大片地砍掉了織布鳥棲息的灌木,從而導致瑞麗江沿線的織布鳥一度絕跡。

中緬邊境重現黃胸織布鳥成群築巢熱鬧景象
▲一隻織布鳥在巢邊等待伴侶歸來(張仁韜 攝)

德宏自然生態保護志願者呼曉宏長期關注中緬邊境特別是瑞麗江沿岸的鳥類保護。據他介紹,2018年,自然生態保護志願者在瑞麗市弄島鎮曾發現黃胸織布鳥,當時還拍下了它們築巢的照片。然而,當再次返回的時候,原本織布鳥棲息的灌木已經被村民砍掉了。之後他們一直沒有放棄努力。

中緬邊境重現黃胸織布鳥成群築巢熱鬧景象
▲用蘆草編織自己的巢(張仁韜 攝)

“織布鳥喜歡群居,往往會在一棵樹上築十幾個鳥窩。但人類活動還是對它們有影響,以前大規模的築巢場景很難見到了。”呼曉宏說,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外拍受阻,他們就加大了本地鳥類的觀測與拍攝。

中緬邊境重現黃胸織布鳥成群築巢熱鬧景象
▲有一些黃胸織布鳥會選擇在瑞麗江邊的竹梢上築巢(張仁韜 攝)

通過幾個月的找尋,終於在瑞麗江沿岸找到了一片黃胸織布鳥集中的棲息地。“一開始只有2個巢穴,我們擔心會受到附近村民的侵擾,就組織志願者開展宣傳併發放宣傳畫冊。”呼曉宏說,透過1個月的努力,終於傳來好訊息,目前巢穴已經增至10餘個。隨著攝影師的常來常往,鳥兒們也不再像當初一樣小心謹慎,隔著不到5米的距離就能觀測它們打情罵俏、織巢、撫育後代。

中緬邊境重現黃胸織布鳥成群築巢熱鬧景象
▲幼鳥出生後,雄鳥依然會不斷加固鳥巢(張仁韜 攝)

“生態補償是野生動物保護中一種有效的措施,野生動物對群眾的莊稼進行了破壞,國家對群眾進行補償之後,能讓群眾加大對野生動物的保護。”雲南省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瑞麗分局副局長陳浩表示,透過與林草部門、森警支隊以及自然生態保護志願者的資訊互動,不斷加大對野生動物保護的宣傳,也收效明顯。相信隨著織布鳥重新走入大家的視野,能扭轉過去認識的誤區,讓它們在瑞麗江沿岸不斷繁衍生息,成為中緬邊境的一張生態名片。

德宏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張仁韜 巖 曉 朱邊勇

瑞麗市融媒體記者 祁魁

責編: 段晨陽

稽核: 李武周  朱邊勇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32 字。

轉載請註明: 中緬邊境重現黃胸織布鳥成群築巢熱鬧景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