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草原上的“書敖包”。馬知遠攝
中新網鄂爾多斯7月31日電 題:在草原“書敖包”裡尋找詩和遠方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在內蒙古自治區烏審旗烏蘭陶勒蓋鎮巴音希利嘎查茫茫的草原上,這10個由鐵框焊接的大字分外惹眼。
由此繼續驅車前行約50米,然後拾級而上,即可在這片草原一處制高點上看到頗為壯觀的“書敖包”。
“每一塊石板上都用蒙古語鐫刻著一部書名,以此表示牧民對文化的崇敬和虔誠,這也是‘書敖包’的由來。”58歲的阿拉騰畢力格是“書敖包”的主人,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介紹。
“敖包”是蒙古語,意為“堆子”,原為人工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標誌,後來逐步演變成祭山神和祈禱豐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徵。
“這座敖包建於2010年,在每年的農曆四月十三進行敖包祭祀的時候,把每年新出版的蒙古文書籍的書名要提前刻在不易風化的石頭上,經過祭祀後,把石頭擺放在‘書敖包’上。”阿拉騰畢力格表示。
10年前修建的這一“書敖包”,只是牧民阿拉騰畢力格在這片草原上尋找“詩和遠方”的冰山一角。這位被外界稱為“書痴”的牧民說,“除了喜歡藏書、閱讀、對文化敬仰外,似乎找不出其他理由。”“我們家一直有祭書、讀書的習俗和習慣,我覺得有必要把這件事做好,家裡人也很支援。”
事實正是如此,在這片面積約2400平方米的草原上,阿拉騰畢力格不僅建有“書敖包”,還有由三座蒙古包式主體建築組成的“畢力格貢倉蒙古文書館”。圖書館中展有著名的蒙古族三大鉅著之一的《蒙古秘史》,這是一本記述蒙古民族形成、發展、壯大的一部歷史典籍。
值得提及的是,在他的這一文化場所中,還展示有著名臺灣詩人、散文家席慕蓉參觀“書敖包”時即興創作的手稿。
作為當地的特色文化戶,阿拉騰畢力格告訴記者,2009年以來,他累計投入300多萬元還建成了“畢力貢倉蒙古文圖書印刷博物館”,館藏農牧業技術與實用知識、醫藥衛生與健康生活、文化科普知識與工具書、文學等不同科目圖書達30000多種(60000多冊),文化名人畫像100餘幅,珍貴文人手稿、手跡100餘種,並單獨設有蒙古文圖書印刷發展史、蒙古文圖書版本、期刊、書刊裝幀設計、蒙古族著書立說習俗和蒙古族文化名人等內容的展廳。
“每年接待旅遊、文學藝術愛好者、讀者近10000多人次。”阿拉騰畢力格透露說,“受疫情影響,今年接待人數並不是很多,往年有很多外賓來此參觀,這些外賓對這裡的藏書頗感興趣,他們豎起大拇指嘖嘖讚歎。”
內蒙古文化名人曾涵撰文說,阿拉騰畢力格放牧之餘當起了“書痴”,不只把養羊喂牛的辛苦所得全買了書,還為這些書蓋房置龕,準確講,他那不叫藏書,簡直是在“供書”。在他的書櫃上,書不是一本挨一本擠在一起喘不過氣來的樣子,而是成套成套單獨放,而且每套書都給供奉一條藍色的哈達。
“在這裡,你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人類對知識和文化的熱愛,不對,應該說是崇拜。那些被當神像一樣供起來的書,它們是如此安逸和自由,同時又平添了幾分神秘。”曾涵這樣寫道。
“由於近年來出書的蒙古族作家越來越多,這裡的藏書場所看起來有點小。”阿拉騰畢力格正在醞釀擴大場所,但他更想做的是,“所有來這裡參觀的民眾,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