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御史臺精舍碑》
在書法發展史上,唐代是晉代以後的又一高峰,在真、行、草、篆、隸各體書中都出現了影響深遠的書家,真書、草書的影響最甚。
唐前期的幾位皇帝皆好書法,唐太宗好行書,推崇王羲之,武則天以草書寫碑。唐玄宗李隆基好隸書,他寫的《石臺孝敬碑》《紀泰山銘》,體態寬博,字勢橫逸,筆畫豐腴。此時湧現出一批擅長隸書的書家,如徐浩、韓擇木、良昇卿等。因此,隸書在唐朝中期輝煌了近百年,出現了隸書中興的局面。梁升卿書法隸書《唐御史臺精舍碑》是“唐隸”代表之一,唐隸雖然不及漢隸古樸,從書法歷史而言,起到了隸法傳承的作用。
《唐御史臺精舍碑》,開元十一年立。螭首方趺,通高185CM,碑身寬64CM,厚14CM,趺寬73CM,趺厚40CM。碑文連題18行,滿行30字,崔湜撰文,梁昇卿隸書,趙禮刻。碑陰、側及額有當時的御史臺官員近千人題名。此碑左下角略有殘損,現存西安碑林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