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漲姿勢:中國人首獲諾貝爾醫學獎 2015.10.6日
2015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一半授予威廉·坎貝爾(William C. Campbell)和大村智(Satoshi ōmura),以表彰他們在創新蛔蟲療法方面的貢獻;另一半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在治療瘧疾方面的貢獻。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從1901年開始頒發,第一位獲獎者是埃米爾·阿道夫·馮·貝林,他的主要成就是對白喉血清療法的研究。在所有獲獎者中,最年輕的32歲,最年長的87歲,平均58歲。其中還有11名女性獲獎者。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首先公佈,來自中國的女科學家獲得2015年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屠呦呦1930年生,藥學家,中國中醫研究院(China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來自日本的大村智(Satoshi ōmura)以及愛爾蘭的威廉-坎貝爾(William C· Campbell)與屠呦呦共同分享了本屆生理學或醫學獎。
諾貝爾委員會稱,屠呦呦,威廉-坎貝爾以及大村智三位獲獎者發展了一些療法,這對一些最具毀滅性的寄生蟲疾病的治療具有革命性的作用。
威廉-坎貝爾以及大村智發明了一種新藥阿維菌素(Avermectin),這種藥物的衍生品已經極大地幫助降低了盤尾絲蟲病以及淋巴絲蟲病的發生率,並且已經顯示出對其他型別寄生蟲感染的有效性。屠呦呦製成了青蒿素,這種藥物顯著降低了瘧疾患者的死亡率。
屠呦呦相關資料:生於1930年,今年85歲;她是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她突出貢獻是創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2011年,屠呦呦曾獲得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