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以上資訊,看官老爺們有什麼要補充的,可以在評論區下方留言哦。
一部電視劇或者電影,能夠成為幾代人的記憶,你首先想到的會是什麼?
中條秋黃,雄峭而鮮有南方山的蒼潤,漫山槐樹給大山帶來無限生機
今天小編要帶給大家的文章是有關於山西平陸的茅津古渡,大家應該也都聽說過這個地方吧。話不多說,快點和我一起看看今天的文章內容吧!
中條秋黃,雄峭如鐵而鮮有南方山的蒼潤。倒是漫山遍野的槐樹給大山帶來無限生機,鬱郁有如綠色雲錦,給北方的山一種大氣。天高雲淡,更顯出山的線條遒勁。秋天的陽光鮮亮而不刺眼,天空湛藍如洗,萬物清亮如新。秋陽下,平陸縣城顯得生機勃勃,興致盎然,讓遊覽者流連忘返。
歷史雖往,浩氣長存。如今三門峽大壩像大禹手中的長龍,緊緊地鎖住黃河的咽喉,不捨晝夜地為人類造福。當年的艄公們結束了其歷史使命,成了千古佳話。不過距三門峽不遠的一個地方,自古以來都在承擔著晉豫之間的通道任務,直到三門峽公路大橋的建成,也才成為歷史的遺蹟,留下了許多趣聞。這便是遠近聞名的茅津渡,在中國解放戰爭史上,它也曾立下了“汗馬功勞”。
滔滔的黃河水,“根隨九曲深”,奔騰咆哮行,而到了茅津時,卻突然中開,水勢變得平緩了,留下一座美麗的渡口。茅津渡又叫陝津渡,皆因今三門峽古稱陝州,平陸為茅地也,故名。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雲:“陝城北對茅城,故名茅亭,茅,戌邑也,津亦取名。”這就是茅津名稱最初的由來。
茅津渡兩岸地形險峻,自古為黃河中游的要津。據《平陸縣誌》載:“茅津地當水陸要衝,晉豫兩者相衢,冠蓋之絡繹,南旅之輻輳,三晉運鹽之孔道。”早在春秋戰國時,這裡就已經形成了渡口,不僅是連結豫晉的交通要道,而且是兵家必爭之地。公元前627年,“秦穆公伐鄭,晉襄公率師敗諸”。晉人正是抄近路從茅津渡河南下,以逸待勞,才致以秦全軍覆沒。秦穆公因此發出了著名的《秦誓》,誓雪奇恥大恨。“越三年”,秦穆公挑選精兵,發戰車500輛,搶先佔領茅津渡,沉舟北上,大敗晉國,報了一箭之仇。漢代時,韓信受劉邦之命,制木罌北渡黃河,直奔河東安邑,用智謀大破魏豹城,使魏豹為階下囚。滄海桑田,黃河作證,浩浩幾千年,茅津渡經歷了無數次血與火的洗禮。1947年8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8萬餘人在陳賡將軍的率領下,神出鬼沒就是從這裡突破黃河防線,挺進豫西、陝南、鄂北,至11月下旬,殲滅國民黨軍新編第1旅、第135旅、第64旅等4萬餘人,建立了豫陝鄂根據地,揭開了我軍戰略大反攻的序幕。
聖人澗有史蹟,1947年7月上旬,以太嶽軍區參謀長樊執中為首的渡河工作組來到平陸,勘察地形,籌備渡河的問題,決定集中茅津村、席家坪、蒿店、沙口以及芮城、河津等渡口的船工和水手約二百多人,在聖人澗的呂家灣開始了戰友前動員訓練,並決計用油包來完成渡河任務。油包,就是用布做成的約尺多寬、一丈長的大布袋子,裡邊裝滿棉花或麥秸草,紮緊口,用桐油罩面,油包放在水中當筏用。因為長期以來,人們多用油包運鹽,用木棍把三個包聯在一起,增加在水中的浮力,划起來輕便,又不怕觸礁,水手們常用它夜間運潞鹽過河。
8月22日(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的乞巧節,大軍決定這天渡河。一彎新月投入西山,天色漸漸昏暗。這時,萬馬齊喑,惟有黃河在咆哮,五百多米寬的河面,水急浪高,在月光的照射下,泛起幽幽的浪波。突擊隊員們匍匐在油包上如騎龍背,個個搏龍猛進,直刺向對岸的馬家河。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真所謂蛇龍起伏奔騰急,載著英雄試比高。船工們不分晝夜,連續擺渡三天三夜,把太嶽兵團的22旅和第38軍共約一萬五千多人送過了黃河。接著又連續四天四夜,把隨軍的支前民工、擔架隊和後勤物資全部運過河去。至此,陳賡大軍的右集團軍全部挺進中原。茅津船工創造的油包運送大軍渡過黃河的奇蹟,為解放戰爭的勝利立下了曠世奇功。
如今,茅津渡雖然失去了它原有的交通作用,卻成為一處遠近聞名的旅遊勝地。每當仲夏到秋末時期,日落方向與河道走向近乎平行,晚霞紅似火,水天共一色,遊人點點,船來船往,激浪洪波,十分壯觀。因故,歷代都把“茅津晚渡”列為平陸奇景之一。歷史上,文人學者對這裡多有吟詠的詩章,或寫景,或抒情,堪稱佳作亦為數不少。北宋隱居詩人魏野,因眷戀茅津渡景物,就搬住在對河陝州,常來渡口散步,觸景生情,寫了一首《茅津渡》,抒發了詩人留戀茅津渡口景色的情懷:“數點歸鴉啼遠樹,人行欲盡夕陽落。暮靄還生竹塢村,西風乍起茅津渡。禺邛三兩待舡人,立賽扶筇望水濱。忽見爐中煙一縷,祗應炊稻烹霜鱗。”
有心者,可前來遊覽,黃河東去,留下一灣濁水,有風吹過,蕩起層層波瀾。天空飛鳥翱翔,岸邊散落幾隻孤舟,天地之間有云霧繚繞,與西山相銜的落日更顯得深情。在岸邊散發,心中是一片寬闊而深遠的情韻
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大家看完以後有什麼感受呢?如果喜歡今天的文章的話可不要忘記給我們點贊收藏哦,如果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者給我們的建議也歡迎大家發表在評論區,小編都會仔細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