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1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宅茲中國——寶雞出土青銅器與金文精華”展,今天上午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展出寶雞及其周邊地區出土的青銅器精品143件。
展品中有一批極具代表性的文物精品,如最早出現“中國”一詞的西周早期著名禮器何尊,記載武王伐紂準確時間的國之重寶利簋,記錄周王世系、承載家族榮寵的牆盤、逑盤,能夠證經補史且具有高度歷史研究價值的樂器秦公鎛……
圖片說明:何尊,因為銘文中出現了最早的“中國”而備受矚目。西周早期,1963年陝西寶雞縣賈村鎮出土,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
圖片說明:利簋,銘文記載了武王伐紂的具體時間是在甲子日。西周早期,1976陝西臨潼縣零口鎮西段村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這些青銅器的時代涵蓋商周秦漢等中國青銅時代的主要時期,均具有非常顯著的代表性。在所有文物中,一級品65件、二級品62件、三級品11件。多數展品不僅器形莊重、典雅,而且文字清晰,篇幅較長,內容極其重要。以器類而言,包括西周一代銘文最長的圓鼎是毛公鼎(497字)、銘文最長的盤是逑盤(372字)等。
青銅是銅與其他金屬的合金,因器物表面氧化而生成的銅鏽多呈青綠色而得名,又稱吉金。青銅器是我國商周時期最具代表性的物質遺存,其表面鑄刻的文字被稱為吉金文或金文,代表了中國文字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一環,也是見證中國古代歷史事件的重要物證。寶雞是著名的“青銅器之鄉”,出土了大量有代表性的重要青銅器。
展覽分為金文的藝術、金文中的故事、金文中的智慧三個單元,展示早期中國絢麗多彩的文明成果。
吉金文字從商代早中期就已經開始萌生,其後日益繁複、豐富,至秦漢時期仍然廣為流行。在這1500年左右的時間內,金文因時而異,因世而異,因地而異,漸次譜寫出早期中華文明的異彩華章。大體而言,殷商金文神秘瑰麗,西周金文典雅莊重,東周金文清新繁細,秦漢金文素雅古樸。風采各異的金文面貌和藝術風格,濃縮了各個時代、地區、族群的禮儀生活與文化精神。
商周秦漢時期,祭祀、宴享等禮儀活動是貴族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青銅禮器則是參與、見證此類活動最核心的物質文化遺存,承載著政治、等級、禮儀、文化、信仰、審美等多方面的精神內涵。製作青銅禮器時,作器者往往將自己的宗族背景、社會活動、功名利祿、家族榮耀等內容鑄刻於器表,銘以記之,傳之後世。對我們而言,青銅器如一位翩翩信使,穿越時空隧道,將解鎖歷史謎案的秘匙傳送至今。
同時,青銅器作為祭祀、宴享的禮儀之器,某種意義上堪稱溝通人與自然的神器,其表面鑄刻的金文則充分體現了作器者對於成就功名、光耀祖先、萬年永寶的躊躇滿志與熱誠企盼。金文的字裡行間往往記錄著貴族們的榮寵繁華和至誠祈望,時時透露著他們對於世界、人生、價值、生死的諸多認知,也處處閃現著古人探索自然與人文世界的智慧光芒。
本次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陝西省文物局、寶雞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展覽呈現在北8展廳,將開放至2020年10月13日。(攝影 餘冠辰)
(文化副刊部編輯)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