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肉強食,這才是這個冷酷世界的本來面目。尤其從十九世紀以來,社會達爾文主義不斷拓展到全世界,逐漸成為欺凌和征服的遮羞布。於是,整個人類歷史似乎都可以用一條鐵律予以總結:落後就要捱打。尤其對於艱難走來的中國,整部近代史就是落後的中國被接連打爆在地的屈辱史。
可以說,世界上再沒有人會比中國更有這種生存的急迫感了吧?雖然眼前的史實明明白白,歷經多年的屈辱也足夠切身體會。但細細想來,難道落後就一定要捱打嗎?什麼是落後和先進的定義呢?二者之間又有什麼差別嗎?
當然,中國人領悟這番道理是創鉅痛深的。我們經歷了無數的不平等條約和外敵賊寇的殘酷蹂躪,無數的仁人志士為民族的尊嚴獻出了珍貴的生命。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有必要來探究這一花費巨大代價得來的經驗教訓。
按照一般的“落後”概念,中國並非一直像晚清一樣腐朽衰弱。作為始終延續的唯一古文明,中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歷史和文化,無論是強漢盛唐,還是兩宋文采,都有相當的可稱道之處。所以,“先進”的中國是應該驕傲的。只是到了近代,中國沒有自覺自願地加入世界的現代化大潮,透過列強的堅船利炮而被迫走上了現代化征程。
那麼,是不是可以說:中國的落後首先是因為“捱打”呢?反覆而不斷的外力的擊打,徹底摧毀、打掉了中國人千年以來維護的天生優越感,並且灌輸給了國人:中國本來就落後的自卑感。當然,歷經傷痛的歷史也產出了“落後就要捱打”的觀念。但放在近現代成立於中國的定律,在其他文明和文化生態環境中,也許並不是這一不變的邏輯。
回想五胡亂華和靖康之難,中國文明在當時都算是世界級別的。武功更勝一籌的野蠻部族雖然文明程度低,但文弱的輝煌文明卻無力自衛,最後都逃不脫被征服的命運。或者,古代西方也是,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尚武的斯巴達打敗了雅典。但這並不能說明雅典要比斯巴達落後。同理,中國傳統歷史上的草原遊牧部族總是比中原文明更有武力,但顯然,中原的文明程度要更勝一籌。那麼,我們可以說這就是落後征服了先進嗎?
文明的誕生和發展,總會經歷曲折。近代以來,西方對東方古國產生了劇烈衝擊,很多國家先後被殖民和征服。但中國依靠最強的文化內聚力,當然抵抗力也是最強的,並未徹底沉淪。就在日本等國家奮起直追的情況下,攻守易位,昔日“落後”的傳統卻成了日本崛起的推進劑。與此相似的,亞洲四小龍當年都是“落後”的,至少和歐美相比。
可見,落後從來不是文明延續的最大敵人,傲慢才是。所以,我們的偉大崛起是不能忘卻“落後就要捱打”的,當然,更要記得必須不斷進步和反省,這才是偉大崛起所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