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花了3年半的時間,在大山裡建別墅,裡面的庭院,驚豔了我

有些人選擇在繁華的都市裡,紙醉金迷,也有人跋山涉水,選擇定居在山林茂密的院子裡,這裡不僅有詩有遠方,還有四時皆暖。

北方漢子王先生,難以割捨安徽黃山之景,他花了3年半的時間,在大山裡建了一座豪宅,完工後,白牆黛瓦的庭院,簡直驚豔了我。

▼藏在山林裡的徽派豪宅

他花了3年半的時間,在大山裡建別墅,裡面的庭院,驚豔了我

▼2002年逛過黃山,就再也回不去了

2002年,王先生和家人一起遊覽了黃山,山裡的巍峨之景,松柏挺拔,青山如舊,隨處可見的馬頭牆,讓他流連忘返。這一次遊覽,似乎他的心全都停留在這裡,再也回不去了。

他花了3年半的時間,在大山裡建別墅,裡面的庭院,驚豔了我

▼租下一棟老宅,建造屬於自己的山林之居

安耐不住的王先生,在黃山的小村莊裡,租下了一棟老宅,他希望在徽派建築的風格之上,打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山林小院,從設計再到完工,足足花了3年半的時間。

他花了3年半的時間,在大山裡建別墅,裡面的庭院,驚豔了我

▼完工後的徽派別墅,推門而入,滿目風華

這座擁有著極強徽派建築風韻的老宅,坐落在山坡之上,推門而入,一整個庭院的松林,帶著古韻迎面而來。灰瓦白牆之下,小小院落,顯得詩意萬千,或許這就是李清照詩裡的“小院閒窗春已深,重簾未卷影沉沉。”

▼透過迴廊,踏著青磚石板路,走過這道小柴門,就能穿過一個藏在庭院裡的小茶室。

▼庭院裡的小小茶室

小茶室裡,修舊如舊,裡面的古舊的老傢俱,都是王先生從舊貨市場淘來的,有些傢俱甚至是丟在市場上不要的,王先生撿了回來重新修復。

▼竹林搖曳的廊道

從茶室裡出來,經過一條長長的廊道,重塑了古人詩裡的“曲徑通幽”。廊道一側是藤蔓攀爬的圍牆,另一側則是竹林搖曳,透過月洞圓窗裡,依稀可以看見王先生的客廳。

▼庭院裡最讓人驚豔的清泉小池

而廊道盡頭,最讓人驚豔的便是這一汪清冽的山林清泉,從山裡接到這裡的泉水,匯聚成了一汪靜如鏡面的小池,美得不可方物。

▼夜幕華燈初上,小院裡亮起了微醺的燈光,再往前走,就是王先生的宅邸入戶門了。歷時3年半,這棟老宅被改造成3層的山中豪宅。

▼圍繞在庭院裡的客廳,不管是月洞外的竹林,或者是落地窗外的青松柏樹,都成為了客廳裡獨一無二的風景。

▼一些景色和光線,都被納入到了空間之中。信坐在沙發上,就能欣賞山林之間的茂林修竹,這樣詩意的生活,真的羨煞了許多人。

▼晨起時,山雲還繚繞在小院裡,坐在茶室裡,品上一杯清茶,別提有多愜意。

▼茶室外部芭蕉棲牆,小池靜謐,松竹交翠,偶然點水的錦鯉,在嬉戲,這裡有清風,有明月,有煙雲,有詩更有遠方。

▼禪風滿滿的書房和休閒廳

▼燈光微醺的臥室空間

▼山林裡的臥室,以榻榻米為地材,鋪設了一整個空間。而屋頂則加入了唐風花格,再在屋外開了一扇院牆,山林裡的松景竹影,全都盡收眼底。

▼月色之中,憑欄而往,在寂靜的松林之中,只可以聽到水聲潺潺,還有依稀可聽的山間鳥鳴,這樣遠離都市的生活,或許才是現代人所追求的美好吧!

▼清晨時,灑落的陽光

清晨時,陽光落在庭院之中,蒼松越顯挺拔,這一幕像極了王維詩中的“出入唯山鳥,幽深無世人”。

▼家有庭院,才算家庭

家有庭院,才算家庭。由古傳承至今的庭院情懷,在這裡,被重新實現,並融入了山林之美。

▼院子裡的山石,全部都是從山上撿來的,搬的時候就請了許多工人,足足200噸的石頭,可以算是大工程了。

▼這樣有竹有院的生活,簡直太愜意了。

▼庭院裡的廊道、護手護欄,都取自唐式之風,徽派建築融以唐韻之美,簡直不要太美了。

▼空間之內,處處都陳列著舊物,有些是王先生收藏的佳品,有些則是舊物市場淘回來的,更有一些是原有老宅遺留下來的器物,它們溫暖又充滿歲月感,在王先生的手裡,得以重現。

▼歷經了3年半的時間,原本藏在松林裡的老宅,被重新改造,變成了一處臨泉之趣、松竹相依的庭院式豪宅。

這樣的老宅改造設計,是否能打動你?如果是你的話,你會不會也會擇一老宅,加以改造呢?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90 字。

轉載請註明: 他花了3年半的時間,在大山裡建別墅,裡面的庭院,驚豔了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