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喬宇
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
中國國家統計局對於青年的年齡段定義為15歲至34歲。當很多人還在盤算著能過幾年青年節的時候,部分“90後”已開始在資本市場扮演起重要的角色。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資料瞭解,在A股上市公司中,最年輕的董事長是一名“95後”,共計18位董事長的出生年份在1990年之後。在上市公司董監高的陣營中,“90後”人數已經達到100人。如果將出生年份放寬至1988年,這個名單上董監高的總人數達到了296名。
盤古智庫高階研究員江瀚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我們正處在一個發展變化十分迅速的年代。“迅速抓住科技創新機會,把握時代發展脈絡,恰好是在網際網路時代下成長起來的‘後浪們’的優勢所在”。
那麼,是當下的時代塑造了資本市場的“後浪們”,還是“後浪們”加速了時代的變化?那些活躍在資本市場的青年們又在經歷著怎樣的人生?
《證券日報》記者邀請了一位擬上市公司聯合創始人、一位上市公司子公司CEO、一位科創板上市公司的研發總監,向大家展示他們的“而立之年”。
印奇:“刷臉”的男人
想要賦能時代
“我們都是這個大時代的見證者和建設者。”談及年少立業的感觸,曠視科技聯合創始人印奇告訴《證券日報》記者。1988年出生的他起步很早,時至今日,他和兩個同學共同創辦的曠視科技已經有了9年的發展歷史。
在印奇看來,缺乏資源和經驗是年少創業的劣勢也是優勢。“我們沒有什麼包袱,也沒有什麼擔心失去的。我們的優勢就是年輕、大膽,敢於試錯。”印奇告訴記者。
時間倒回至2006年,清華大學“姚班”確定了首屆學生名單。經過筆試、面試層層關卡,印奇等人從全校大一、大二共147名報名者中脫穎而出。加入“姚班”的大多為新生中的尖子生,知名的“姚班”成員還有無人駕駛公司小馬智行創始人、在大學生計算程式設計領域具有“樓教主”之稱的樓天城、福布斯全球30位30歲以下金融天才、國際資訊程式設計奧林匹克比賽金牌選手鄒昊、光流科技創始人胡伯濤以及被斯坦福大學聘任的馬騰宇等人。
在這裡,印奇遇到了他的同學以及創業夥伴唐文斌。5年後的2011年,兩人攜手學弟楊沐一起創辦瞭如今的曠視科技。
“大學期間,我前前後後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待了4年多。我所參與的人臉識別專案讓我認識到,一旦人臉識別的影象搜尋技術有了關鍵的突破,消費級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及智慧家居等將馬上成為現實。”談及創業初衷,印奇回憶稱,“我那時想,這至少是一個萬億元級的市場。我清華的同學唐文斌與楊沐也非常贊同我的看法。”
如今,這個由幾個年輕人建立的公司已經啟動上市計劃。2019年,曠視科技確定公司資本化方向。2019年8月25日,曠視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了IPO招股書。今年4月份,又有報道稱曠視科技或將同時籌備科創板上市。
2014年,曠視科技與支付寶展開合作,因協助德國總理以“刷臉”的方式購買郵票而一戰成名。印奇也因此一度被戲稱為“刷臉的男人”。但印奇的野心不限於此。他或許並不滿足公司上市、並不滿足創辦一家成功的公司,甚至不滿足於僅在AI視覺有所建樹。
他想要成為時代變革的推動者。
2019年1月份,曠視科技宣佈進行品牌的戰略升級,將公司名稱從“Face ”升級為“MEGVII”。宣佈將以人工智慧驅動物聯網產業發展,基於自主原創的深度學習框架,打造人工智慧演算法平臺Brain ,進軍人工智慧底層生態建設。
2020年3月份,Brain 宣佈開源。“我們希望能夠吸引一些優秀技術人員給出更好的建議,一起貢獻程式碼、共建更好的深度學習框架。”印奇如是說。
印奇給曠視科技的定位是賦能者。“我們期待能夠真正激發市場的創造力,讓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都能用上深度學習和人工智慧技術,加速人工智慧產業落地。”印奇如是說。
楊驥:程式設計師學霸
也得讀《霸道總裁》
米讀CEO楊驥是一個典型的“別人家孩子”。
5歲上小學,15歲跳級讀浙大,本科畢業後赴美讀碩士,先後在Facebook、優步等名企就職。如今年僅29歲,已有8年工作經驗。
當下的職位則讓他實現了年少時每天讀小說的夢想。2004年,還在上中學的楊驥第一次接觸到了網路文學,課餘之時,楊驥時常徘徊在天鷹、龍的天空等網路文學論壇。“當時絕大多數網文都是免費的。”楊驥回憶稱,網路文學能夠向讀者收費其實也不過是最近幾年的事,在他看來,其實網路文學可以滿足更多樣化讀者的閱讀需求。
“網路文學創作者需要的不僅是活下去,還需要揚名立萬。”楊驥認為,作者們必須要拿到稿費,但在此基礎上也不該以縮小讀者群體為代價。“對於讀者群體而言,目前能夠接受付費閱讀的使用者經濟實力都不差,一線、二線城市使用者佔比偏高,這就會導致作品和作者群體更傾向於迎合一線、二線城市的偏好。”
他告訴記者,米讀希望能夠以免費閱讀、廣告分成的方式,推動閱讀的“下行”,提高作者的收入、打破優質作品的讀者群體侷限性。
這會不會只是看起來很美?
“其實,我是個程式設計師。”楊驥告訴記者,“我是程式設計師出身,雖然為了管團隊、管業務,已經五六年沒有寫程式碼了。我們目前還無法透過程式碼寫作,但程式碼能夠很好的作用於內容的篩選與分發上”。
“一味地衝擊流量和規模有著明顯的瓶頸。”楊驥談道,“內容平臺能夠吸引使用者的本質還是內容本身。我們的編輯團隊與資料、技術結合得更為密切,能夠實現更精準的內容推送與廣告分發。隨著米讀閱讀生態的擴大,我們能夠反哺給使用者更多的廣告分成和閱讀資源,這是與其他網路平臺不一樣的地方”。
楊驥至今每天晚上還要讀一個小時網路小說。甚至為了瞭解產品,瞭解使用者,楊驥也在強迫自己每個月讀一本類似《霸道總裁》的女頻小說。“我現在還是完全看不懂,很多事情我看的還是有點懵。”談起女頻小說的閱讀體驗,楊驥笑稱,“但作為一個從業者,我需要理解它背後擁有的市場邏輯”。
如今的米讀仍走在一條競爭激烈的道路上。在網路閱讀市場上,已有閱文集團等先行者在前,在免費閱讀的賽道上,也有番茄、七貓等競爭者躍躍欲試。2019年,米讀母公司趣頭條的整個年度營收約為55億元,僅及閱文集團同期的六成。2019年,趣頭條平均月活躍使用者達到1.38億,同期閱文已實現月活躍使用者達到2.2億人。
初出茅廬的米讀想要打破閱文們深耕行業十餘年所打造出的付費閱讀模式,這聽起來就像是天方夜譚。
但這或許也恰恰是讓這位“90後”熱血沸騰的地方。
“顛覆者最難的地方,同時也是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你需要不停向前跑。而且你跑的這條路可能沒有一個先行者能給你很多的意見。”楊驥告訴記者,“我是一個真正的‘90後’,一直處在一個比較折騰的狀態。米讀需要破局,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成為推動米讀破局的顛覆者。”
曾思潔:研發小程式
月活突破兩億
“曾思潔更願意在中午或者晚上接受採訪。”在正式接觸到這位金山辦公的“90後”之前,金山辦公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平時會比較忙,我中午不用休息,晚上時間會更多一些。”這位金山辦公的年輕研發骨幹隨後在電話中進一步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在近期沒有采訪的午休時間中,他在讀一本書,名字叫作《瞬變》。
曾思潔也曾有午休的習慣。“後來不歇了,給了我更多的時間去沉澱和思考。”曾思潔告訴記者,“疫情讓我們看到雲辦公方式的不同可能性,市場和使用者對我們的期待很高,我們需要更細緻地打磨產品,產品的節奏也需要跟上使用者的成長。”
談到目前的工作節奏,曾思潔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每天的工作,都需要和使用者保持溝通,研究使用者遇到的場景和問題,有的時候和使用者的交流,可以持續到晚上10點甚至更晚。
2011年,剛剛走出校園的曾思潔第一次站在金山辦公位於珠海的辦公大樓前。
他認為自己是幸運的。彼時,移動網際網路正值爆發前夜,就在那一年,金山軟體將辦公事業部業務分拆出來成立金山辦公子公司,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拓展移動辦公軟體領域。時至今日,金山辦公早已憑藉掌握移動端的先機實現彎道超車,公司旗下核心產品WPS的月活躍使用者人數(簡稱“月活”)已經突破4.11億,海外使用者月活突破1.12億,覆蓋46種語言,服務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使用者,成為全球最主流的辦公軟體產品之一。
今天的人們將2011年形容為移動網際網路元年。但在那個時點,移動網際網路趨勢尚不明朗,金山辦公對於手機版產品的投入一度受到市場質疑。這家公司在2011年這個特殊的年份迎來的新鮮血液曾思潔就見證了公司因敏銳捕捉趨勢而搶佔先機的完整過程。
時代的變化以及金山辦公對於趨勢的捕捉影響和啟發了當日的曾思潔。他仍在擁抱變化,保持專注,以及持續自我開啟。
歷史似乎正在重演。2018年,微信小程式進入快速增長階段。這一年6月份,曾思潔帶領著一個僅三四人的小團隊迅速推出的金山文件小程式版本。最初,這個小團隊預估到2018年底金山文件小程式的使用者數量能夠500萬,而事實上,在2018年,金山文件小程式的使用者總量以超過8000萬,截至目前,該產品的月活躍使用者數量已經達到了2.39億。
“我覺得我們做得還算挺不錯的。”曾思潔談道。
“很快‘00後’們也要登場了。”談及年齡問題,曾思潔表示,他並不認為自己是一個比同齡人更出色的“90後”,也認為人不該為年齡所侷限。“網際網路本身就是一個快速變化的行業。相比於年齡的確定性變化,我們還會面臨著更多不確定性的變化。”在曾思潔看來,“行業的每一次變化都是慘烈的,就如每個人在每個階段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但如果能夠以不被打敗的樂觀態度去應對,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近三百名董監高亮相A股
上市公司轉型決心漸顯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資料粗略統計,截至目前,已有百名“90後”董監高亮相A股市場。
資料顯示,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已經出現了18位出生年份在1990年之後董事長。其中,最年輕的董事長來自順灝股份,出生於1995年。公司董事長同樣較為年輕的公司還有聚飛光電以及三聖股份,兩公司董事長的出生年份均為1994年。聚傑微纖、大禹節水、申科股份等公司董事長的出生年份亦在1990年之後。此外,另有7家上市公司董事長的出生年份為1989年,13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出生年份為1988年。
此外,“90後”們的身影也在以上市公司監事會主席、總裁(總經理)、財務總監以及董事會秘書的身份活躍在A股市場。據記者粗略統計,A股上市公司中已經出現了23位“90後”監事會主席、14位“90後”總裁(總經理)、7位“90後”財務總監以及38位“90後”董秘。如果將出生年份放寬至1988年,這個名單上董監高的總人數將達到296名。
在江瀚看來,“90後”們在資本市場的活躍並非僅意味著財富的接班和轉移。“江山代有才人出,年少立業並不是這個年代特有的現象,當年的比爾·蓋茨以及戴爾也是如此。”
“我們能夠看到‘90後’創業者和高管們更多活躍在網際網路、科技創新等領域。”江瀚告訴《證券日報》記者,“90後”是網際網路的原住民,這意味著網際網路時代下成長起來的“90後”們更能敏銳地捕捉到時代發展的新的跡象和趨勢。
江瀚同時談道,在當下環境中,以年輕人為核心也展現出相關企業進行科技創新、甚至進行全面科技化轉型的決心。“在新的環境下,前輩們的經驗正在失效,把握住時代發展的脈絡才能把握住未來。”
“如果說每個時代都會有自己的比爾·蓋茨,那麼未來的比爾·蓋茨可能就出自今天的‘90後’陣營。”江瀚如是說。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