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補公共衛生防控短板,但資料孤島問題如何破
我國在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上,人工智慧的應用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如何利用人工智慧補公共衛生防控短板,目前正在得到重視。
5月15日,重慶兩江新區、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廣州天鵬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鵬大資料”)簽署了三方協議,擬共同在重慶兩江新區打造天鵬健康醫療大資料及人工智慧應用創新平臺專案,意在為重慶乃至西南地區的健康醫療大資料及公共衛生管理體系發展提供支撐。
此次的新冠疫情屬於呼吸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由於發病率高、疾病負擔重、對人口健康威脅大等緣故,已成為全球性醫療保健與公共衛生的重要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對第一財經記者等在場媒體表示,中國在新冠疫情的防治上取得了階段性成績,疫情在今年2月底、3月初就基本得到控制,這主要是以預防為主的指導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醫療大資料和人工智慧也在新冠肺炎的預防控制和治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舉例稱,柳葉刀雜誌發表的權威文章曾預測中國最高的患病人數達到17萬,而他們的團隊利用人工智慧進行預測,並把政府幹預、春節人流等正負面因素加入分析,建立的模型預測最高應該是6到7萬人,與真實資料非常接近。
人工智慧應用到公共衛生防控上,資料收集是關鍵。然而,在醫療行業,由於資訊系統技術缺乏規範、醫療資料普遍不能互通互認,使各醫療機構的大量醫療資料變成了“資料孤島”。
另外,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長、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鄭勁平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資料來源是否準確、真實;資料採集如何標準化;不同資料如何整合;資料的安全性如何保證,這些也成為醫療大資料在應用中的痛點。“在醫學大資料和人工智慧專案開發過程中,僅有醫護人員和技術人員是不夠的,需要更廣闊的視野、需要整合各方的資源。”
而此次的人工智慧專案如何助推公共衛生防控呢?
天鵬大資料董事長陸廣林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實現呼吸醫學公共衛生的應急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需要按照分步走,一是引入國家級呼吸系統疾病大資料中心專案,由重慶兩江新區的三甲醫院牽頭與天鵬共建,建立符合地區特色的呼吸疾病資料標準、質量控制標準和診療規範,實現區域內醫療機構資料互聯互通;第二,圍繞呼吸疾病大資料平臺,建立呼吸系統疾病分級診療體系,支援分級、分層、分流的管理,打造基於大資料的呼吸疾病健康管理和服務閉環生態;第三,健全科學研究、疾病控制、臨床治療的有效協同機制,建立常態化的醫療、防控、戰疫相結合的支撐體系,組建重慶市衛生防疫和綜合應急大資料平臺,建立對傳染病防治和公共衛生安全的長效體系。
根據協議,天鵬健康醫療大資料及人工智慧應用創新平臺專案將在重慶兩江新區設立南山健康醫療大資料人工智慧研究院(下稱:“研究院”),研究院依託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透過與頂級專家合作,建立呼吸系統醫學大資料雲平臺,覆蓋區域內主要醫療機構;研究院還將與重慶市醫療健康領域聯動,將從臨床醫療、臨床科研、衛生防疫、公共應急、健康服務等方面推動人工智慧創新型應用。
【來源:第一財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