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阿里雲,人狠、錢多、易發瘋的標籤瞬間浮現。
畢竟三年花光2000億,王多魚都肝顫。
想想也能理解,一個敢在早期產品未健全的時候就接入淘寶;敢在國內雲計算局勢未定就進軍海外;敢在2017年投入1000億後,又在2020年再投入2000億的組織,本身就很 “瘋狂”。
但正是憑藉這樣“瘋狂”的行為,才造就了當下的阿里雲。
那麼,如今計劃三年投入2000億後,阿里雲的未來會不會一帆風順?瘋狂投資背後,阿里雲又隱藏著哪些秘密呢?
01
往風口裡砸錢
“風口”是資本圈經常提到的詞彙,象徵著未來的經濟發展方向。
2020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了中國“新基建”的範圍,雲計算赫然在列。受此影響,資本市場中的“雲計算概念”企業股價上漲,“風口”徹底坐實。
不知是有意還是湊巧,同日阿里雲放出訊息,計劃在未來三年再投入2000億元,用於雲作業系統、伺服器、晶片、網路等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和麵向未來的資料中心建設。
其中,“面向未來的資料中心”是被單獨列出的,顯然是未來三年投入的重點規劃之一。
參考阿里巴巴2019財年總支出355億元,就不難發現,阿里雲此次投入將是往昔財年的近兩倍,足見決心之大。
按照阿里官方說法,建設完全後,阿里雲的資料中心和伺服器規模將翻三倍,很可能會成為全球最大的雲基礎設施。
不過,雖然阿里雲率先搶佔了新基建的發展先機,但也並不代表這個做法沒有風險。
至少從阿里雲的發展歷程可見,該專案花錢的強度極大,僅從2017年算起就差不多投入了3000億。
面對這樣的消耗,阿里雲智慧總裁張建鋒說道:“我們對未來有信心,對數字經濟有信心。雲智慧是阿里巴巴的核心戰略之一,我們已經堅持投了十一年,不會因為疫情而減少投入,反而要加大投入。未來三年,阿里雲再投2000億,用來搞新技術、新基建。”
張劍鋒說得是豪情萬丈,但行業對此也會抱有一些擔憂。畢竟3000多億的投資不是一筆小錢,十幾年的歲月都是青春。
有市場分析師就表示,阿里雲如果不能在保障當下市場份額的情況下,迅速實現收支平衡,對於阿里系其他產品的擴張都是不利的。
因為阿里巴巴體系的錢就那麼多,這邊能省出來,那邊投入的力度就可能會加大一些。
把錢投到風口裡,當然是機會。但機會都是稍縱即逝的,如果抓不住,任何機會都經不起幾年、十幾年的考驗。好在我們都知道,至少在未來幾年內,國內雲計算市場依舊會持續壯大。
中國通訊研究院資料顯示:到2022年中國公有云市場規模將達到1731億元,私有云市場將達到1172億元,整體的上升空間仍然很大。
而這對於阿里雲就是個機遇。如果可以藉助雲市場的快速增長期實現盈利或穩固市場份額,那麼這次2000億的突擊,對阿里雲日後的發展都將是一件好事。
不過這個機會能不能抓住,就要看阿里雲的本事了。
02
做未雨綢繆的打算
新基建的政策扶持只是“東風”,而市場對雲服務的需求,才是阿里雲持續壯大的根本動力。
我們可以把時間線調到2009年,即阿里雲誕生的時間。
彼時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爆發,阿里巴巴的B2B電商平臺越做越大,與此同時阿里巴巴的後臺承載壓力也即將到達臨界點。
時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馬雲,不再滿足與當下公司的資料處理。於是,在那年春節,馬雲找到王堅和一群小夥子開始研發“雲計算”。
不得不說,阿里巴巴膽子很大,在2012年之後就讓阿里雲成為淘寶的資料平臺,並處理當時的“雙11”的後臺。
雖然結果沒能令人完全滿意,系統還是不出意外地癱了好幾次,可最後還是踉踉蹌蹌熬過了艱難時期。
能勉強承擔起“雙11”的資料洪峰,這對於阿里雲是一個突破。可是研發團隊確是高興不起來,因為“雙11”年年有,阿里雲卻不能年年癱。
但是,在2019年11月12日,這個阿里雲的大喜日子,阿里雲在昨天的 “雙11”中,扛住了訂單創新峰值達到54.4萬筆/秒、單日資料處理量達到970PB的瘋狂流量洪峰。第一次得到了真正的認可。
不過,故事到這裡遠沒有結束,就像阿里雲一次次技術突破一樣,“雙11”逐年消費的產生的資料也越來越龐大。這導致在未來的大考中,沒有工程師敢保證阿里雲的系統一定能熬過去。
說的這裡,有人會說這是危言聳聽。可如果你能觀察淘寶、天貓歷年“雙11”消費人群的變化,或許就會閉嘴了。
資料顯示,2019雙十一大資料報告中,關注雙十一的人群中,90後輸出者,佔比60%。00後是第二消費群體,佔比20%。整體邁向30歲的80後表現下滑,佔比僅為17%。
不僅如此,雙十一的消費群體也出現一定變化,雖然女性使用者還是主力,但是男性使用者增速加快,且集中在00後和90後人群。
以此為基礎,大家不妨做一個推測,三年後,阿里巴巴的電商使用者群體會有什麼變化。
答案顯而易見,隨著80後逐漸邁向“不惑之年”,第一批00後大學生開始步入社會,彼時90後大多正處於壯年。那時候“雙11”產生的流量洪峰,對於阿里雲來說,將會成為又一個難以跨越的坎。
再加上阿里巴巴的生態逐步擴大,旗下業務越來越多,未來產生資料會呈指數型增長,以後阿里雲伺服器能否承載未來業務帶來的資料洪流,還未曾可知。
至少從自身角度而言,阿里雲的提前佈局,並不是毫無道理。三年花費2000億加強資料中心建設,做未雨綢繆的打算,確實是一家希望存活102年的企業,需要去思索的事。
03
趨勢如此,順之者昌
當然,僅僅把阿里雲投入2000億看成是最佳化企業內部的行為,未免有些狹隘。因為阿里雲面向的是數量龐大的使用者,阿里雲要在為企業內部帶來價值的同時,更好地獲取外部的價值。
眾所周知,當前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的C端紅利已經到達天花板,新增網民以及使用者的上網時長的增長,都遇到了瓶頸。企業的獲客成本也越來越高,經營也越來越不容易。
面對大環境增長的整體放緩,資本市場需要迅速找到新的增長點。於是“下沉”和“ToB開始成為新的關注點。
所謂下沉,就是繼續去挖掘三四線移動網際網路覆蓋薄弱的領域,比如拼多多、快手的快速發展。
而ToB則是從技術層入手,透過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應用,降低人力資源消耗、提升企業經營效率,用工具代替人來完成更多的任務。
早在2017年的雲棲大會上,當時的阿里巴巴集團主席執行長張勇就提到,要利用阿里巴巴現在的全域資源,打造一個全新的產業網際網路經濟體。
這是阿里巴巴想要做到的,也是馬雲一直以來夙願。而事實上,阿里巴巴這樣去做了,阿里雲、釘釘都是這樣的典型產物。
比如萬物上雲,很多網際網路企業就不用在部署私有化機房,減少資料維護成本,可以利用雲服務的高彈性、按需付費等特點,更高效地處理業務。
而類似釘釘這種SaaS軟體,更可以帶來明顯的效率提升。部署一套這樣的SaaS,時間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它卻可以在考勤、協同等層面,節省大量人力。尤其是疫情期間,這類產品的作用就更為明顯。
當C端紅利逐漸稀薄,網際網路企業必須要從跑馬圈地的“遊牧民族”,變成了精耕深作的“農耕民族”,而移動網際網路向產業網際網路轉型,將是比新基建更大的趨勢,也會是中國未來3~10年內的主要趨勢。
而像阿里巴巴這樣的大廠,所帶來的產業網際網路變革,不僅僅影響著國內市場,受中國經濟影響較大的東南亞,也已經迎來了阿里雲的佈局。
從無到有,從有到強,這是阿里雲的壯大,也是靠一代代的人“發瘋”似的拼搏精神換來的,是值得人respect的存在。
雖然我們無法完全確定未來企業市場的發展走向,也不清楚三年投入2000億的阿里雲是否會一帆風順,但趨勢如此,順之者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