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不少一線企業面臨著來自成本、供應鏈、訂單等方面的壓力,但與困難相比,更多的是迎難而上的幹勁兒。把落下的“功課”補回來,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趕進度抓生產,是多數企業的選擇。各地企業職工正迎難而上、主動作為,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在應對挑戰的過程中,不斷化解壓力,危中尋機。
5月7日,工作人員在福建省莆田市零伍玖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倉庫直播。2020年第一季度,全市實現納入限額以上統計電商企業網路零售額54.67億元,同比增長18.5%。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把耽誤的工期搶回來
工人有序穿梭,塔吊來回轉動,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綠心”專案,332位建設者正進行地下室結構施工。承建方中建三局北京公司專案經理馮荊凌說,目前正加班加點,把延誤的工期奪回來。
同時“上演”類似施工場景的還有河北、天津、山東、山西……在全國各地,中建三局北京公司著重打好“組合拳”,在抓好防疫的同時,推進全國各重點工程復工復產,截至目前,在各地已復工專案86個,整體復工率達97.7%,進場勞務工友25176人。
在北京,該市2019年度重點工程阿里巴巴北京總部土方開挖已經超過10萬方,為建設成為北京望京地區高階科技中心築牢根基;城市副中心職工週轉房專案正在進行緊張的收尾驗收工作,專案預計於5月交付業主,為副中心發展提供配套支撐……
“除了各地的‘名片’工程,涉及國家宏觀佈局和精準扶貧專案也是復工復產的重點。”中建三局北京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唐金國介紹,“雖然很多專案地處偏遠,資源組織更加困難,但必須優先保障。我們一定要把延誤的工期搶回來。”
復產同時,防疫不放鬆。中建三局北京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王健告訴記者,中建三局北京公司各地區建設專案積極響應政府鼓勵企業“點對點”接送職工復工復產政策號召,組織為勞務工人進行點對點專車接送、進場人員專人實名制檢測建檔、防疫物資專人發放、專人隔離室等,並組織全體進場工人進行核酸檢測,同時派專人為本地員工的健康證明進行審查,確保專案無感染病例。“讓工友就業有著落,安全有保障,幹起活來自然事半功倍。”
疫情發生後,供應鏈復工延後,手機行業一季度預期較為消極。在此情況下,小米集團保證防疫工作的同時,開始利用自身網際網路公司的優勢積極復工。小米集團總裁王翔稱,小米在保持穩定的產品釋出節奏同時,也和上下游企業一起互幫互助,積極為疫情下的穩定生產,做出努力。針對疫情期間各代工廠的招工成本費用上升問題,小米給代工廠合理的招募補貼平衡成本。截至目前,小米供應鏈的復工率超過80%。3月19日,小米線下門店千店同開,目前,已經累計超過1800家小米門店正式恢復營業。
“雲”上尋商機
美菜是一家頭部餐飲供應鏈服務商,疫情之前,一直為餐館和酒店類商家提供餐飲食材採購服務,從未面向個人家庭。疫情期間,餐飲行業遭遇年夜飯退訂、堂食取消,線下業務受到巨大沖擊,作為產業鏈上游,美菜的業務也受到一定影響,企業決定開闢對應消費者個人的商業模式,面向個人家庭提供服務,解決疫情期便民服務痛點。他們與支付寶小程式團隊對接,迅速商討針對C端使用者小程式的開發方案。僅用了一週多時間,美菜商城支付寶小程式上線,面向個人和家庭使用者開展服務,讓美菜的服務第一時間覆蓋全國30多座城市的支付寶使用者,後期逐步擴大到80座城市。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印發《關於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在企業“上雲”等工作基礎上,促進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加工、經營管理、銷售服務等業務數字化轉型。支援平臺企業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提供多層次、多樣化服務,減成本、降門檻、縮週期,提高轉型成功率,提升企業發展活力。並要求構建數字化產業鏈,“打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資料通道,促進全渠道、全鏈路供需調配和精準對接,以資料供應鏈引領物資鏈,促進產業鏈高效協同,有力支撐產業基礎高階化和產業鏈現代化”。與此同時,要培育數字化生態,“打破傳統商業模式,透過產業與金融、物流、交易市場、社交網路等生產性服務業的跨界融合,著力推進農業、工業服務型創新,培育新業態”。並以數字化平臺為依託,構建“生產服務 商業模式 金融服務”數字化生態,形成數字經濟新實體,充分發掘新內需。
實際上,很多平臺企業早已開始行動起來。
京東數科正式對外發布了大宗商品產業數字化解決方案,透過整合“大宗商品產業鏈協同服務”“大宗商品智慧物聯倉庫”“大宗商品線上金融”“大宗商品風險管理”等多個垂直類解決方案,讓京東數科能夠向政府、機構和企業等提供定製化的服務模組,從而解決大宗商品領域在不同場景下所遇到的需求痛點,在帶來安全便捷、智慧高效的全新服務體驗同時,也進一步推動了大宗商品產業數字化程序。
生產掃地機器人的深圳家衛士營銷總監闕建龍告訴記者,目前工廠已經全面恢復生產。他透露說,此次疫情期間,新一輪的自主品牌新產品研發也沒有停止,他們會根據拼多多的後臺資料分析,針對拼多多的使用者,推出一款新產品。“我們有很多本來‘不露面’的線上客服,都逐步開始嘗試‘露面’直播工作。”闕建龍說。(記者 車輝)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