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產業區塊鏈的“三國”之爭

洞察|產業區塊鏈的“三國”之爭

近日,騰訊雲首次對外公開了其產業區塊鏈能力的全景圖,再次引發公眾對區塊鏈的關注。

2017 年開始,區塊鏈在數字貨幣領域經歷了瘋狂的泡沫,社交巨頭 Facebook 推出 Libra 也引發行業震動。然而虛假的繁榮終歸退去,隨著一批區塊鏈專案實現落地,產業區塊鏈的底色開始顯現。

正如馬化騰在《產業區塊鏈》一書的序中說的那樣,區塊鏈有望從 “比特幣” 的光環中走出,遠離狂熱的炒作,從腳踏實地的谷底起步,開始攀爬產業網際網路的長坡。

產業網際網路正在趕超消費網際網路

隨著消費網際網路的流量紅利慢慢殆盡,產業網際網路正在取代消費網際網路引發關注。正如高瓴資本創始人兼 CEO 張磊在最近的釋出會上提出:過去五年,新技術的紅利正在從消費網際網路轉向蓬勃發展的產業網際網路。

今年 4 月,國家發改委多次提出構建多層聯動的產業網際網路平臺,明確區塊鏈、人工智慧、雲計算等被列為資訊基礎設施代表。區塊鏈正式被納入新基建範疇,開始在產業領域發光發熱。

可以說,區塊鏈正在給數字化升級中的行業帶來新一輪技術創新。藉助密碼學、共識演算法和分散式儲存等技術,區塊鏈組合出一種新的資料共享方式,透過資料的公開透明、不可篡改與集體維護等措施促成新的信任機制,使得資料更合理地流動和配置。

各巨頭如何佈局區塊鏈?

區塊鏈技術作為產業互聯網布局中的重要一環,區塊鏈產業規模的增長離不開科技巨頭的跟進。目前,騰訊、阿里、華為都在探索在金融、醫療、電商和法務等領域推出 “區塊鏈 ” 解決方案。那麼,巨頭們是如何佈局區塊鏈技術的?

騰訊:應用全面偏向 C 端,涵蓋民生和消費

早在 2015 年,騰訊就已開始進行區塊鏈領域的研究和探索,並逐步構建了從底層引擎到上層應用的全業務產品能力,並分為騰訊區塊鏈、騰訊雲和微眾銀行三大區塊鏈業務版塊。

2018 年以來,騰訊發起 “930” 變革宣稱要發力產業網際網路,並將 AI 技術和騰訊雲作為產業網際網路的核心基礎能力。騰訊在推動區塊鏈專案落地方面的動作也變得頻繁,陸續推出區塊鏈電子發票、至信鏈等專案。

2018 年 11 月,騰訊區塊鏈電子發票落地沃爾瑪,之後在微信支付商戶平臺、深圳市地鐵乘車碼和計程車平臺上線了區塊鏈電子發票功能。2019 年 4 月,騰訊釋出了含有區塊鏈元素的遊戲 “一起來作妖”;8 月上線提供司法服務的 “至信鏈”。在最新公佈的騰訊雲區塊鏈產品佈局中,已經涵蓋了供應鏈金融、可信存證、電子票據、供應鏈管理等七大領域的應用。

可以看出,騰訊雲的區塊鏈應用多在民生和消費領域,偏向於 C 端,這自然與騰訊本身的 C 端基因密切相關。

阿里巴巴:專利申請數量最多,螞蟻區塊鏈是主力

同樣在 2015 年,阿里系的螞蟻金服成立了區塊鏈小組。2016 年,螞蟻金服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了支付寶愛心捐贈平臺和互助保險中。2017 年,螞蟻金服發起 “BASIC” 戰略,支援進口食品安全溯源、商品正品溯源等。2018 年,阿里宣佈天貓海淘將基於區塊鏈技術跟蹤、上傳、查證跨境進口商品的物流全鏈路資訊,防止造假。2018 年 6 月,螞蟻金服宣佈上線全球首個基於區塊鏈的電子錢包跨境匯款服務,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跨境轉賬業務也在香港上線。

阿里在區塊鏈技術的重視和投入是有資料支撐的。根據零壹財經發布的《全球區塊鏈專利報告》,在區塊鏈數量上,阿里巴巴是國內、乃至全球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公司,數量達到 1137 條,而騰訊及旗下微眾銀行共有 429 條。而在 Gartner 針對全球領先公共雲廠商區塊鏈服務能力報告中,阿里雲超越亞馬遜、谷歌、IBM 等國際巨頭,在區塊鏈基礎設施配置等 6 個專案中獲得了最高分。

目前,阿里在跨境金融、供應鏈金融、電子票據、公益慈善、醫療資訊存證、溯源、圖片版權等多個領域實現了區塊鏈技術的落地。Gartner 的報告指出,阿里雲的優勢在於支援 Fabric、螞蟻區塊鏈、Quorum 三種區塊鏈技術架構,不僅與其雲服務良好整合,而且為客戶提供整個雲平臺的增值能力。

華為:聚焦於 B 端,與其他業務協同並進

相比較之下,華為在區塊鏈領域的最大優勢是其在軟硬體層面的整合能力,區塊鏈也被業界認為是華為在雲計算市場突圍的關鍵點之一。在 2016 年,華為開始探索區塊鏈技術,加入了由 Linux 基金會發起的超級賬本(Hyperledger)區塊鏈聯盟專案,並在 2018 年釋出了《區塊鏈白皮書》。

2018 年末,華為雲區塊鏈架構師張子怡曾對外表示,華為雲區塊鏈服務將聚焦於資料、IoT、金融、運營商四大方向,並以區塊鏈平臺為核心,結合網路和晶片,形成 “三位一體的端到端解決方案”。

在產品定位上,華為區塊鏈服務更加立足於 B 端,業務上也是以華為云為基礎推動客戶落地區塊鏈技術。2018 年,華為區塊鏈率先在自家的硬體供應鏈物流中應用,透過區塊鏈技術對物流貨物進行跟蹤管理,構建了由生產商、倉儲方、物流商、客戶共同參與的區塊鏈協作平臺。而在 2019 年華為雲更新的區塊鏈產品文件中,新增了電子政務、公司間交易、醫療健康等行業落地方案。目前,在電子政務領域,華為已與國內多地政府部門以及海外的塞爾維亞等國政府展開了合作。

對於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來說,不管目前哪家的佈局更先人一步,在區塊鏈衍生的商業價值正快速升溫的市場背景下,加緊佈局都意味著在產業網際網路爭取更大的機會。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187 字。

轉載請註明: 洞察|產業區塊鏈的“三國”之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