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8月5日訊息(高娟)隨著雲計算技術的不斷深入,“雲”既成為了新型資訊基礎設施,又成為企業的戰略型關鍵業務。現如今,以雲計算為核心的十年技術躍升,以及以5G、AI、IoT、邊緣計算等為代表的新興技術浪潮正處於歷史交匯期。經歷高速發展期後,雲計算似乎依然“動力”強勁,隱有開啟下一個黃金十年之勢。
“未來十年,目前初步形成的雲計算市場格局一定有所改變。”日前,聯通雲資料有限公司首席產品官宋國歡在接受c114採訪時談到了雲計算行業未來的發展機遇。事實上,為了抓住這機遇,聯通沃雲已經開始在PaaS、SaaS、雲網一體以及雲管等方面積極佈局,並盡全力完成“3-5年加速快跑進入第一梯隊” 的發展目標,實現“彎道超車”。
運營商背景帶來稀缺稟賦,雲+5G成關鍵能力
如果說2019年是5G商用的元年,那麼2020年應該是5G的真正爆發之年。一方面,國家清晰界定了新基建包含範圍,並將5G基站建設納入重點領域;另一方面,雲計算與邊緣計算的全面結合又將5G商用落地場景擺在了近在咫尺的未來。
在宋國歡看來,5G技術給雲計算發展帶來的衝擊十分巨大,並驅使著雲計算行業快速走向改變。他認為影響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首先,5G技術將催生更多的行業雲出現;其次,隨著5G的成熟,邊緣雲將爆發式增長;5G到來將加快雲計算技術的分層;此外,業界探討已久的雲網融合,也將隨著5G的發展真正成為現實。
為了應對這樣的衝擊、把握歷史機遇,中國聯通開始積極探索5G網路和人工智慧、大資料、雲計算的融合,圍繞5G+ ABC(AI 人工智慧+BigData大資料+Cloud 雲計算)重塑自身的創新力。
一方面,中國聯通透過加強自身5G網路建設,實現從非獨立組網(NSA)到獨立組網(SA)的平滑演進,使自身具備5G安全專網、5G雲網融合、5G智慧物聯等網路能力,為萬物互聯全面賦能。另一方面,也需要開始基於自身雲計算、大資料等業務,構建智慧化的業務和運營體系,適應未來即將出現的管理智慧化趨勢。
作為中國聯通傾力打造的數字化轉型基座,聯通沃雲承擔起了這一重任。
IaaS邁入成熟期, “彎道超車”的機會在哪裡?
眾所周知,雲計算是一個重資產行業,規模效應明顯。而單從市場環境來看, 無論份額、投資還是營收,國內IaaS格局都逐漸趨於固定。但值得注意的是,雲平臺系統更上層的 PaaS和SaaS、以及系統之外的雲運營、雲運維領域,仍然擁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和增長空間。
採訪中,宋國歡在談及國內雲計算產業格局及突破機會時表示:我國雲計算產業體量雖大,但云運營水平不高,雲管理技術相對落後。由此形成了目前中國雲市場一個突出特徵:多雲能力還未提升,但多雲需求卻早已來臨。
對此,他補充說:“IDC預測未來混合雲將佔據整個雲市場份額的67%,Gartner更預測到2020年90%的組織將利用混合雲管理基礎設施。結合隨5G而來的邊緣雲趨勢,我們研判智慧PaaS、雲網融合、邊緣雲及雲管理將是聯通沃雲必須抓住的四個超車機會。”
事實上,2020年上半年聯通沃雲已在這四個方向上取得了不少成果:
據悉,PaaS方面,聯通沃雲全面沉澱中國聯通在雲計算、物聯網、大資料、區塊鏈以及安全方面的能力,在今年7月對外推出了全新的智慧PaaS,統一整合雲原生、大資料、人工智慧等六大能力賦能行業;雲網融合方面,基於中國聯通領先打造的SDN化骨幹網路,聯通沃雲已打通雲池、雲管以及雲網,已能為行業使用者提供真正的雲網融合產品;邊緣計算方面,聯通沃雲是KubeEdge等知名邊緣技術社群的主要貢獻者,在邊緣雲的佈局和推廣方面始終走在前沿,還即將釋出一款基於沃雲的邊緣雲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雲管方面,聯通沃雲在去年就正式公佈了自身既要做雲服務商(CSP)也要做雲運營管理服務商(CMSP)的角色定位。7月份,聯通沃雲對外正式推出了自主研發的多雲管理平臺--靈雲CMP。
靈雲混合多雲管理平臺是聯通沃雲在管理數百異構雲池、數百萬核vCPU的技術實踐基礎之上,自主研發打造出的功能全面的雲管理商業軟體,旨在幫助企業構建雲環境,實現混合雲或異構雲的統一管理、自動化部署與運維、持續整合與交付,提供私有化及SaaS兩種部署模式。
基於靈雲CMP的異構資源納管、雲網融合等能力,聯通沃雲透過打造四大平臺,為中國聯通提供整體的業務轉型服務。而這場在中國聯通身上進行的轉型,也為行業帶來了目前體量最大的混合多雲納管實踐。
31411+N背後,是中國聯通的 “第三次革命”
縱觀中國通訊網路的發展歷史,中國聯通經歷了並正在經歷三次大的技術革命--第一次是全國通訊網路統一化,第二次技術革命是全國IT系統集中化建設,而第三次技術革命正式現如今的全國雲業務統一平臺化運營。
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雲計算市場,聯通沃雲主動求變,制定了“31411+N工程”(即“三層雲池一張網,四大平臺一朵雲,N個產品一市場”)打造統一的業務管理平臺,並且將整體行動拆分為“造雲、聯雲、騰雲、薈雲”四大計劃。
“造雲計劃”旨在對雲資源池進行更結構化的管理--將全國雲資源池劃分為更為清晰的三層雲池架構,從而將重資產資源進一步合理規劃,形成核心雲池、骨幹雲池和邊緣雲池立體多層次的佈局。
“聯雲計劃”則是構建雲網一體的關鍵--透過拉通雲池間的網路互聯,讓雲間網路與三層雲池一起,成為統一規劃、統一建設,雲網一體的基礎配置 。
“而騰雲計劃”正是則是基於靈雲CMP能力實現對資源、業務受理、運維、經營的統一管理--透過打造面向客戶的雲徑平臺、面向資源的雲暢平臺、面向經營的雲策平臺、面向運維的雲警平臺四大平臺來實現。
“薈雲計劃”的重點則是拓展聯通沃雲朋友圈--透過雲市場對內實現聯通各個專業子公司的應用和PaaS對接,對外聯合金蝶、用友、百度等一些列有代表性的應用廠商,進一步擴大應用生態。
據瞭解,現如今這四大計劃已取得不少成果:上半年雖有疫情阻隔,但聯雲計劃已按計劃完成雲池交付、騰雲計劃的四大平臺也已於7月正式上線、薈雲計劃的聯通沃云云市場推出大量優質SaaS應用協助全行業抗擊疫情,甚至主打雲影片產品走進了人民大會堂,成功支撐國家重要會議的召開。
聯通沃雲的突圍稟賦
雲的江湖向來不缺話題。前不久,蘇寧雲、美團雲、甲骨文雲等紛紛倒下,也側面印證了雲計算行業競爭的殘酷一面。
談到國內非頭部雲商的現狀,宋國歡表示:“這是雲計算領域發展正常的新陳代謝。”在他看來,行業才剛剛進入下半場,聯通沃雲將自己定位為國家新型基礎設施的承載者、政企數字化轉型的基座、聯通集團資訊化轉型的基座、5G時代萬物互聯的基座,並正在以一個奮力的追趕者的角色,快步進入第一梯隊。
對聯通沃雲而言,單以IaaS進行突圍的空間並不大,但“網路運營商、雲服務商、雲運營管理服務商”的多重身份為聯通沃雲帶來了更大想象空間!
一方面,雲服務商身份讓聯通沃雲具備提供從IaaS到PaaS、SaaS全棧服務的能力,雲運營管理服務商的角色則能圍繞客戶多雲管理需求,打造自身差異化服務優勢。而網路運營商的身份不僅為聯通沃雲帶來了打造真正意義上“雲網一體”服務的資格,另一方面,聯通沃雲還能借助中國聯通的屬地優勢,利用全國各級雲池提供優質雲基礎資源,並與屬地團隊協同提供多級MSP服務。
毫無疑問,聯通沃雲很清楚自身的稟賦--藉助混改東風、“網路運營商、雲服務商、雲管理服務商”的多重身份、實現業務統一平臺化運營的四大平臺、面向行業的解決方案以及覆蓋全國的屬地優勢,這也是聯通沃雲能在雲計算下半場快速趕超的真實原因。
無論如何,雲計算的下半場哨聲已經響起,未來的競爭也會已趨激烈。但聯通沃雲奔跑追趕的速度讓我們相信,雲計算的下一個黃金髮展十年也將一併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