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如何拯救你, 我的知乎

由 梁丘憐翠 釋出於 科技

真作假時假亦真。

凜冬悄然而至,從今年9月初算起,騰訊、阿里、華為、宜信、京東、錘子、趣店、鬥魚等網際網路企業,相繼被爆裁員。這其中,有些得到證實,有些則闢謠稱正常人員調整。

近日,媒體報道知乎也趕了一波裁員潮流,或波及公司20%左右的員工。隨後知乎官方便站出來否認三連,這是每年年底都會進行的結構最佳化。風言風語並沒有就此止住,脈脈上有眾多認證為知乎員工的使用者,一致表示,“江湖再見!”

身在局外,訊息是真是假難以考證。然而,有些事,旁觀者可是看得真真切切。

文:彬彬(熊出墨請注意)

知乎變了

裁員10%是人員調整,裁員20%是結構最佳化。

而最佳化是出於何種考慮?36氪報道,知乎可能在為上市做準備。一方面高管團隊調整,迎接新任CFO;另一方面最佳化結構,完成資料指標。

曾經小而美,如今要去叩資本市場的大門,“知乎變了”。但合理的推測也終歸是推測,還是來看一些使用者可感知,且口誅筆伐的變化。

首先是知乎的社群氛圍之變。知乎2011年上線之初,並未開放註冊,而是採用邀請制。這種註冊方式為知乎身後的一系列標籤打下基礎,比如“知識”、“精英”、“高逼格”等。

之前知乎乾貨滿滿,使用者刷知乎多是為了學習天文地理、人文歷史、哲學、心理學等各方面新知識,以求“發現更大的世界”。而現在,知乎社群內低質量的問題和回答越來越多,高贊答案中抖機靈和營銷軟文的比重越來越大。


甚至有已經登出賬號的前知乎使用者表示,“知乎越來越像天涯”。在“你怎麼看:‘知乎變了’?”問題下方,目前獲贊最多的回答指出,本來想到知乎查資料,最後卻發現是在浪費時間。評論區中充斥跟風、撕逼黨,之前理性思考、指正錯誤的認真交流已經不再。

烏煙瘴氣的氛圍,使得原本自帶光環的“知乎大V”榮譽稱號,變成調侃用詞。知乎聯合創始人張亮,也亮出了自己對知乎大V的態度。他在近日釋出的動態中提到,有公司HR哭訴,知乎大V“華而不實且心態不好”,再不敢招這類員工。張亮對此“相當贊同”,並說道,“招聘時你還是得判斷對方究竟是想成名還是想做事。”

已經成名的知乎大V “海賊-王路飛”,一人分飾244角,看得使用者直呼過癮,更映證了那句“上知乎,分享你剛編的故事”。

至此,不知創始人周源是否會想起自己曾說過的話,知乎反對一切破壞社群氛圍和信用的行為。

其次是知乎的使用者體驗之變。氛圍之外,使用者感觸最深的另外一點變化就是,知乎的廣告越來越多。


開啟客戶端,首先是開屏廣告,然後推薦頁面第一屏又有廣告,點開某個問題,下方回答中仍穿插廣告。並且,廣告的展現形式與正常的話題、回答別無二致,僅在底部標明瞭“廣告”字樣。小心翼翼躲過這些雷之後,底部推薦閱讀,還有廣告在等著使用者。

“感覺走偏了,有種怪怪的說不出來的感覺”,懷著沉重的心情,那些忍受不了知乎這些改變的老使用者,只好解除安裝了之。

抑或說,這部分使用者是不忍心再眼睜睜看著知乎朝著這個方向走下去。

生存焦慮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循著知乎的經典句式發問,知乎為什麼變了?

簡單粗暴地講,為了生存。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上述變化,分別對應著知乎的兩大舉措,開源和節流。

開源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拓展使用者,二是擴大盈利。

其一,知乎此前一直是以“小而美”的形象示人。2013年,知乎向公眾開放註冊,公開資料顯示,在隨後不到一年時間裡,知乎註冊使用者迅速由40萬攀升至400萬。又經過幾年發展,2017年9月,周源宣佈知乎註冊使用者達到1億。

從0到1億,知乎走了六年。從1億到2億,知乎僅用了11個月。截至今年8月底,知乎使用者數突破2億。


使用者聚集帶來的好處是,知乎可以自信地對外說出,“一個擁有2億使用者的品牌”。漂亮的資料,也能夠為知乎在資本市場換來更多的關注。使用者破2億的當月,知乎宣佈完成2.7億美元E輪融資,投後估值24億美元。

雙刃劍效應告訴我們,有正面必然有負面。大量新增使用者對知乎原有的使用者結構造成致命衝擊,精英的標籤隨之弱化。

“30%是財務自由,北上廣別墅數套。50%是全球TOP20大學海歸,精通三國語言。80%是清北、985、211重點大學碩博畢業”,雖有誇張,但過去的知乎使用者素質較高是不爭的事實。

當擁有2億使用者之時,知乎的使用者群體就已經凸顯出“多元化”的特點。“普通青年大量湧入,拉低知乎的level”,評論雖有偏頗,但一定程度上能夠說明問題。

去年知乎聯合艾瑞釋出的《知乎使用者刻畫及媒體價值研究報告》指出,知乎使用者性別上,男女比例接近1:1。年齡構成呈紡錘形,25-35歲佔比61%,前後各佔22%和14%。地域分佈上,從一線到五線城市知乎都已佔據,相對均衡。

其二,知乎在月亮和六便士之間來回掙扎,且想要兼得。知乎深知自己流量變現離不開廣告,於是不停地試探。在開闢新功能、新產品的同時,也悄悄地把廣告塞了進去。


方才有了前文中使用者所吐槽的,“哪哪兒都是廣告”。廣告品牌的篩選也從之前調性相符的高要求,變得網貸、電商、遊戲來者不拒。

而曾幾何時,知乎是屬於十分愛惜自己羽毛的那類網際網路企業,在周源的認知中,所有的動作都應該從使用者體驗出發。

節流,裁員無疑是最有效的手段,但知乎對此已經予以否認。除此之外,更多地是透過與同行之間的對比呈現。

作為內容社群,使用者能夠透過知乎官方獲得的收入,一直以來在業內都屬於偏低的水平。去年今日頭條簽約300位知乎大V時,知乎還給出了頗具理想主義色彩的回應,“有價值的知識分享,是無法簡單粗暴地用批次生產的方式實現的,也無法批次計價。”

然而,使用者是用腳投票。在各大平臺內容生態的構建過程中,待遇是極具誘惑力的籌碼。一個淺顯的道理,“畢竟,大V也是要吃飯的。”

擋不住野蠻人的進擊,大V集體出走,加上開源使使用者“多元化”,最終擺到使用者眼前的就是越來越多低質量的內容。

無解難題

知乎變了,但也有從未改變的地方。

過去7年間,知乎終日都在接受靈魂拷問,怎樣的盈利模式才與自身定位看起來不那麼違和?

而這個問題似乎無解。這也是某些群眾更傾向於知乎裁員訊息屬實的原因所在。

為了盈利模式,知乎開始從高冷走向大眾。尤其是2015年知識付費風口到來,知乎逐漸意識到這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機遇,終於出手。整合Live、課程和讀書會,打造知乎大學。並先後成立商業廣告和知識服務兩大事業部,迫切地證明自己的商業價值。

證明給誰看?結合上市的各種傳聞,答案顯而易見。就此,有質疑者表示,“往往越強調就越證明心虛。”


事情遠沒有設想的那麼簡單。知識付費已經走到第3個年頭,從最初的熱火朝天趨於理性,行業變得安靜下來。說得更嚴重些,知識付費的泡沫已經被戳破。

人民日報近期發文《知識付費緣何“遇冷”》,寫道“使用率的降低”是知識付費降溫“最直接的反映”,消費者對內容的挑剔程度越來越高,競爭進入精耕細作的階段。

知乎在一眾知識付費平臺中地位如何?按照目前業內主流的劃分方法,知乎被歸於平臺型產品,另外還有內容型產品和工具型產品。與其他型別相比,平臺型產品流量優勢較為明顯,因為此前都已經有使用者基礎。

而相較於競爭對手,知乎的優勢在於媒介形式豐富,覆蓋範圍更為廣泛。這也對知乎的運營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如果不建立起完善的內容篩選和推廣體系,使用者尋找優質內容的難度將日漸增大。

並且,在分析知乎自身的收入構成之後,《時代週報》評論稱,知識付費取代廣告成為知乎的經濟支柱,尚需時日。今年3月份資料顯示,知乎日活使用者為3400萬,其中付費人次600萬,每天使用知乎大學的只有100萬人次。

還有一個不得不考慮的現實問題,市場是否會給與知乎充足的崛起時間?艾媒統計的資料顯示,2017年國內知識付費使用者規模增速達到近年最高值102.2%,2018年預計將大跌至55.3%。

增速放緩,開啟率和復購率也出現縮水,知乎的知識付費之路是否也將因此轉為下坡?只有交給時間來檢驗。

最後,回看今年5月19日,知乎第五屆鹽Club新知青年大會上,周源正式宣佈戰略調整,知乎將“邁向普惠內容平臺”。與此同時,他依然在強調,“知乎初心從未更改”。

或許在周源眼中,真正變心的是那些棄知乎而去的舊知青年。

「熊出墨請注意」,文:彬彬,轉載請註明來源並保證文章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