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碼”人人隨行,“雲辦公”便捷易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新型數字科技成果廣泛應用,也快速提升了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工作效率。5G、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形成的數字產業叢集,正成為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無需車票,也不用掏出手機,只需要“刷臉”就能輕鬆透過地鐵閘機。類似的黑科技產品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各類生活場景,也加快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不斷彰顯我國在數字化建設方面的系列成績。
全國兩會期間“新基建”備受關注
電商網購、線上服務等新業態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2020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推動製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發展工業網際網路,推進智慧製造。
其中,在擴大有效投資方面,重點支援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後勁的“兩新一重”建設,包括支援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資訊網路,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而在全國兩會期間,“新基建”也成了多位代表委員熱議話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表示,數字基建催生的新行業、新業態、新模式,將變革工業、農業、醫療、教育、國防、交通、金融等眾多領域的運作模式,促進行業轉型升級。
鄧中翰認為,“新基建”是推動國家經濟現代化的重要抓手,而數字基建推動傳統基礎設施向數字基礎設施轉型,是新時代增強綜合國力的重要途徑;加速數字基建落地,是助推產業升級的重要基石。
鄧中翰介紹,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領域,本質上都是新一代資訊基礎設施,也就是數字基建。與傳統基建的“鐵公基”相比,數字基建內涵更加豐富,範圍更廣,更能體現數字經濟特徵。數字基建源自數字化、智慧化的升級與經濟社會轉型需求的疊加,是與時俱進的結合,具有新時代的特徵,將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在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看來,人工智慧已從概念階段進入規模化應用階段,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推動,正在加快人工智慧應用落地速度,助力社會進步與升級;人工智慧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大顯身手,成為我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法寶,再次證明推動“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戰略方向的正確性。
數字技術創新帶來發展新成果
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發展,正在為各行各業效能提升、轉變服務方式提供越來越多的手段和方式。為減少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前往行政視窗辦理業務次數,福建省福州市行政(市民)服務中心管委會開發智慧審批系統,首批上線了“運輸企業運輸建築垃圾備案”“國內船舶代理和客、貨運輸代理業務備案”等六個“秒批”事項。
為了讓系統“讀懂”企業提交的審批材料,“秒批”服務上線前的一個多月,中心管委會及視窗業務人員和技術人員反覆溝通,詳細分析每個“秒批”事項的審查細則、申請表、申報材料、審批結果等,儘可能將人工判定轉化為系統判定;再透過引入資料查詢核驗、影象識別、語義理解識別等技術手段自動校驗,智慧化生成業務辦理結果。
從“數字福建”到“數字中國”,作為全面展示我國數字化轉型新成就,資訊化發展向智慧化躍升新階段的重要視窗,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集中展示數字中國建設的最新成果。機場和地鐵人臉識別,無感通行;城市大腦智慧停車,先離場後付費;全息投影技術,讓無法親臨現場的大咖與會場同步對話。在前兩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上,這些社會生活的生動圖景,不僅讓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更多地為人們所熟知,也顯示著我國數字化建設的成果與方向。
記者瞭解到,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以“創新驅動數字化轉型,智慧引領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數字省域、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智慧社會、特色主題、大事記等為主要內容,透過文字、圖片、影片、實物、場景互動等形式,體系化展示了20年來我國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發展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全方位展現了資訊化對我國經濟社會各領域帶來的深刻變革,數字中國發展的美好願景。
本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將透過多種技術形式、應用技術體驗和人機互動,使觀眾切身感受到數字技術發展和融合應用帶來的魅力。在展會的“特色主題”展區內,5G、人工智慧、大資料、區塊鏈等新一代資訊科技,與金融、醫療、教育、交通、能源等領域密切結合,展示著我國數字化發展的豐富應用實踐。
“新基建”立足於科技端,本質上是資訊數字化的基礎設施建設,以資訊化、數字化為代表的新產業和生產力,正成為引領創新、驅動轉型、塑造優勢的先導力量。作為數字中國發展成果的展示平臺,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將以時間軸為展覽導引,展示數字中國和數字福建發展歷程中的重大決策、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的創新實踐成果。(光明網記者 姚坤森)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