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半年來,阿里、騰訊、百度、京東、華為在怎樣做醫療?

這半年來,阿里、騰訊、百度、京東、華為在怎樣做醫療?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vb動脈網

在任何一個有利可圖的領域。科技巨頭們,國內的如百度、阿里、騰訊、京東、華為等,在繼續發力既有業務外,也紛紛開始多元佈局抑或跨界,帶著技術、資本、模式四處出擊。

除了為自身的發展找到增長的第二曲線外,它們更是在賭下一個潛力巨大的行業抑或是下一個還未被命名的時代,賭自己的身影出現在其中,且是會被人們所屢屢提及的那一個。

健康醫療,則是巨頭們都盯上的一個。

十年後,大健康將成為超過房地產、汽車的最大產業。”泰康保險集團創始人陳東昇在2019年的某次論壇上說。馬雲也曾在不同場合公開表示,最有可能誕生下一個BAT量級企業的領域是醫療健康。

大佬們的話有一定依據。2019年,我國醫療支出佔GDP的比例為6.6%,而在美國,這一比例為19.4%,且醫療健康的支出還在逐年上升。為此,巨頭們其實都早已進入有著巨大賽道規模和社會需求的醫療健康行業多年。

本文以市值規模、醫療業務比重、醫療業務動態數量等為參照指標,將BATJH作為分析案例,接下來將為你解答這樣兩個問題:今年上半年,巨頭們在醫療業務上有何動作?它們既往的醫療佈局是怎樣的?

巨頭實力一覽:5家總市值超10萬億,年營收超2萬億
這半年來,阿里、騰訊、百度、京東、華為在怎樣做醫療?

資料截止北京時間2020年7月26日。數值換算依據,1港元=0.905元,1美元=7.016元。

在本文分析的網際網路巨頭公司中,市值最高的是阿里,緊隨其後的是騰訊,兩家市值都達到了4.5萬億元的規模。而排在其後的京東和百度,和AT的差距懸殊,京東大概等於兩個百度。華為沒有披露市值資料。

這半年來,阿里、騰訊、百度、京東、華為在怎樣做醫療?

在2019年度的收入上,收入規模最高的是華為,年度收入達到了8588億元,按照其19.10%增速預計,華為2020年的年度收入將達到萬億級別。

從收入的同比增速來看,阿里同比增長了50.6%,而百度則僅有5%的增長。

這半年來,阿里、騰訊、百度、京東、華為在怎樣做醫療?

在淨利潤這個指標上,2019年度淨利潤最高的是騰訊,為944億元,其次是阿里,為802億元。按照增速預計,騰訊和阿里在2020的淨利潤都將達到千億級別。

在年度淨利潤的同比增速中,京東的淨利潤增速最高,同比增長了5.2倍,不過其淨利潤才剛剛達到百億量級。增速最低的是百度,其出現了-92.54%的負增長,同比下滑近一倍。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百度2020年的一季報中,百度實現了31億元的淨利潤,同比增長219%,業務正向增長的一個原因為其AI業務開啟商業化後帶來的增長。其它4家在2020Q1變化相對穩定,故不再展開討論。

下面想探討的是,這5大科技巨頭,在怎樣做醫療?(除特別註明外,本文公司動態資訊皆來源於動脈橙資料庫快訊。)

阿里健康:CEO變動,收入增長88%逼近百億

在2014年時,阿里巴巴集團宣佈聯手雲鋒基金,對中信集團旗下中信二十一世紀有限公司進行總額1.7億美元的戰略投資,同年10月,港股上市公司中信二十一世紀(00241.HK)釋出公告,正式改名為“阿里健康”。

此後,阿里健康便成為阿里巴巴集團“雙H戰略”(Happiness & Health)於大健康領域的落地及踐行平臺。在阿里巴巴構建的大商業生態中,阿里健康扮演著向14億國人提供“網際網路+健康”服務解決方案的角色。(注:本文提及的阿里健康有兩種意義,指阿里巴巴集團在醫療健康行業的佈局或港股上市公司“阿里健康”)

今年上半年,阿里健康業務變動較大。在2月份時阿里健康宣佈擬以80.75億元收購天貓醫藥電商業務;在3月份時發生了人事更替,朱順炎接替沈滌凡出任CEO;在5月份時,阿里健康披露了2個重磅資料,一是支付寶醫療健康頻道累計淨活躍使用者超過3.9億,二是在阿里健康在2020財年,營收95.97億元,同比增長88.3%。

這半年來,阿里、騰訊、百度、京東、華為在怎樣做醫療?

注:在各大公司的業務動態分析中,本文剔除了疫情相關動態,以使核心的資訊更得以展現。在疫情來臨後,各大公司履行起社會責任,積極抗疫,值得讚揚,動脈網此前也多次報道,故本文不再討論巨頭們的抗疫事項。

在過往的醫療佈局中,阿里健康主要有醫藥電商、網際網路醫療、智慧醫療、消費醫療四大業務。

這半年來,阿里、騰訊、百度、京東、華為在怎樣做醫療?

本業務佈局圖截止時間為2020.3.31.

醫藥電商是阿里健康的傳統業務,也是目前最核心的業務。在阿里健康5月份披露的財務資料中,財年實現95.97億元營收、超835億元GMV,醫藥電商業務無疑貢獻了這兩個資料的大頭。

在網際網路醫療業務上,阿里健康依託阿里雲,幫助浙江省搭建省級網際網路醫院平臺,已實現地市級全覆蓋。此外,阿里健康緊密協同阿里系兄弟BU,如支付寶、釘釘等,給使用者提供諮詢、掛號、患者管理、名醫課堂等服務。在慢病管理上,阿里健康與浙江省衢州市政府共建衢州慢病管理平臺,探索“網際網路複診+處方線上流轉+醫保線上支付+藥品配送到家”的新型慢病管理模式。

在智慧醫療上,阿里健康的醫療演算法正在電子病歷、各類病種AI篩查、CDSS等領域開始部分應用。

據阿里健康內部人士透露,阿里健康的業務佈局在今年下半年還會有較大變化,動脈網也將持續跟進。

除了自建業務外,阿里還在一二級市場上大手筆掃貨。比如在健康體檢這個細分領域,2019年初,阿里旗下的淘寶和其投資的蘇寧易購等多方出資私有化了體檢巨頭愛康國賓的全部股份,交易金額達15億美元,隨後,阿里系又合計斥72.65億元成為美年健康第二大股東。

由此,在國內的健康體檢這個領域,誰還會質疑阿里的地位?

綜合目前的業務佈局和過往的業務動向來看,阿里的健康戰略趨勢是打造大平臺、力爭成為未來整個行業的核心入口。而達成整個戰略的路徑是自建加收購,打通整個阿里系的內部資源,朝著醫療健康的核心不斷靠近。

騰訊醫療:投資財技顯眼,已建起巨大醫療版圖

今年1月26日,新冠疫情期間,騰訊正式在微信支付頁面(俗稱“微信九宮格”)上線醫療健康模組,向超10億使用者提供醫療服務。

這個動作引起了很多行業人士的驚歎,擁有超10億使用者的騰訊健康要來了?

在疫情穩定後的3月末,騰訊醫療便動作頻頻,在相繼與多家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後,在投資上也是出現了兩筆的投融資,5億美元投向了高濟醫療,並參與了老百姓的定增募資。

這半年來,阿里、騰訊、百度、京東、華為在怎樣做醫療?

在過往的醫療業務佈局中,騰訊其實一直在暗度陳倉。近年來,騰訊以社交平臺微信、QQ等為依託,以AI、大資料、雲計算等技術為支援,圍繞醫療服務、醫院管理、醫療保險和醫藥研發流通已構建起巨大的醫療事業版圖。

這半年來,阿里、騰訊、百度、京東、華為在怎樣做醫療?

(騰訊醫療佈局)

根據易觀分析不完全資料統計,自2014年起截止至2020年5月,騰訊在醫療領域總投資超過240億元人民幣。從所投企業目前的發展來看,騰訊的投資可謂出色,在醫美、網際網路醫療、運動健身等多個領域,騰訊所投資的企業不是居於第一,都至少能排進行業前五。比如,在網際網路醫療這個領域,騰訊相繼投資了微醫、丁香園、好大夫線上、醫聯等企業。

在網際網路醫療迎來爆發的當前節點上,誰還會質疑騰訊在這個領域的地位?

騰訊的戰略一向是連線,而這種戰略也延伸到了醫療健康行業。綜合騰訊在醫療健康行業的當前動態和過往佈局來看,騰訊正在完善健康醫療生態的閉環,即儘可能縮小使用者在騰訊生態裡獲得健康醫療服務的路徑,讓使用者“一鍵”達成任何健康醫療服務,如諮詢、健康管理、掛號、問診、購藥等,這或是騰訊最核心的戰略指向。

疫情期間,騰訊正式在擁有十億級使用者的微信“九宮格”上推出醫療健康頁面,這可看作騰訊初步締造起醫療生態閉環的標誌。從短期和中期來看,隨著閉環能力的加深、使用者抵達服務的路徑縮短,“騰訊健康”呼之欲出。屆時,騰訊健康的資本體量、使用者體量在行業裡可能將是一個無比龐大的存在。

百度健康:攜演算法迴歸,快速入局多個領域

在過去十年,百度在技術研發上投入了超800億人民幣,而技術研發的方向主要是人工智慧。

在裁撤醫療事業部三年後,百度帶著它的演算法重新歸來。

與以前百度的業務主要落在醫療側相比,百度這次的迴歸,業務在健康側和醫療側都同時發力。百度健康醫典、網際網路醫院、AI影像、健康管理......百度在健康醫療上開始火速進場。

今年的疫情,給了百度一個近乎完美的時間點,大規模佈局健康醫療業務。百度以“內容+服務”雙生態的戰略定位開始了完美亮相。

這半年來,阿里、騰訊、百度、京東、華為在怎樣做醫療?

注:百度健康成立時間較短,故將其2019年下半年醫療動態一併梳理

今年3月,百度成立健康子公司並且推出了“百度健康”的小程式,這或許標誌著百度已將“百度健康”的大船正式推下海,透過內容+服務構築雙生態閉環;7月,百度健康糖尿病中心正式上線,透過構建醫患一體化專科網際網路醫院,圍繞慢病管理,為廣大糖尿病患者提供糖尿病健康管理、用藥提醒等多維度的產品和服務。

百度雖然再度開啟健康醫療業務的時間稍晚,但其已在較短的時間內進入多個細分領域。

總結來看,百度健康正在搭建一個從健康醫療科普、問答、直播等內容生態到線上問診、健康管理等健康醫療服務的商業閉環。

這半年來,阿里、騰訊、百度、京東、華為在怎樣做醫療?

在內容生態上,百度健康宣佈將提供5000萬現金以及500億流量定向扶持醫生、藥師、護師、註冊營養師等健康領域權威作者,內容形式涵蓋影片、直播、圖文、問答、動態等形態;在健康醫療服務生態上,百度健康平臺聚合了多元化的醫療服務,涉及了線上問診、預約送藥、預約掛號、心理諮詢、保險等相關領域,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醫療服務鏈條和健康內容生態的整合。

除此之外,百度在AI和大資料能力表現顯著。今年2月,百度先是首次開源肺炎CT影像分析AI模型,6月,百度更是和業界知名健康管理公司妙健康達成合作,圍繞慢病管理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共同打造基於小度在家智慧音箱的智慧家庭醫生解決方案,為廣大慢病患者提供多場景的慢病服務體驗。

人工智慧作為核心驅動,搜尋和資訊流作為強力牽引,自建健康醫療服務作為承接,未來,百度能奪下它在健康醫療行業應有的位置嗎?

今年5月,在百度釋出的Q1財報中,百度健康首次在財報中亮相。財報顯示,疫情期間百度健康問醫生累計提供線上健康諮詢服務數千萬人次,成為中文線上健康諮詢的第一入口。

從長遠來看,百度投入超800億元的演算法,或將給數字醫療帶來很多增量和想象。

京東健康:10億美金出場,正向醫療服務縱深邁進

2019年5月,京東集團宣佈正式成立京東健康子集團。京東健康成立初始,便獲得了10億美元的A輪融資。據騰訊新聞《一線》欄目報道,京東健康的投後估值約70億美元。

此訊息一經披露,便引起了行業的震驚:又一網際網路巨頭要開始大規模佈局健康醫療了?

獨立初始,京東健康最為成熟的業務是醫藥零售,其核心產品為京東大藥房,獨立後,其從最初的藥品零售向藥事服務和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縱深領域拓展。目前,一年多的時間內,京東健康已初步實現了對藥品全產業鏈、醫療全流程、健康全場景、使用者全生命週期的覆蓋,構建了業內佈局較為寬廣“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生態。

這半年來,阿里、騰訊、百度、京東、華為在怎樣做醫療?

運用AI技術,京東健康在醫療健康領域落地了一系列產品和應用,包括AI分診、AI輔助診療體系、AI客服隨訪以及AI合理用藥及審方系統等。此外,京東健康還與多個城市或地區簽署了“健康城市”戰略合作協議,合作內容涉及醫藥零售、網際網路醫院、線上醫保、智慧醫療等多個領域。

今年上半年,京東健康依然同時在多個業務上發力。4月,“南開京東網際網路醫院上線”,讓就醫買藥的服務打通了醫保,使用者可線上醫保支付;6月,京東健康成立了子公司,業務涵蓋一類和二類醫療器械的銷售、遠端健康服務等;6月底,京東健康宣佈與世界級醫療巨頭西門子達成戰略合作,據京東健康CEO辛利軍在採訪中透露,雙方將共同探索非公醫療機構的醫療裝置採購、供應鏈服務等解決方案。

這半年來,阿里、騰訊、百度、京東、華為在怎樣做醫療?

儘管京東健康作為健康醫療行業的新生代玩家,但背靠京東集團近4億的使用者資源和強大的供應鏈體系、物流網路,京東健康擁有動力強大的引擎。

京東健康CEO辛利軍在一次採訪中透露了他對行業的理解:“醫療健康猶如圍棋的棋盤,豎線是以人為中心的,串起醫療服務、線上問診、慢病管理,橫線是以藥品配送、線下服務等實體業務為主導的,網際網路醫療的特點就在於,任何時候它都是要落子在兩條線的結合點才能產生效應。”

未來京東健康的戰略重心也或將由此展開和深耕,即圍繞使用者健康全場景、全生命週期,加大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和服務能力建設。

華為醫療:悄然進場,下一個醫療巨頭正在崛起?

低調的華為,其實已佈局醫療多年。從早期的智慧可穿戴裝置開始,到近一兩年來的醫療業務動向,華為其實已逼近了醫療的核心。華為目前在數字醫院、區域醫療資訊化和分級診療等業務上,為醫療行業提供全面覆蓋,安全可控,運維簡單,面向未來的無線網路解決方案。

華為的數字醫院業務包括移動醫療、數字醫院網路和中小醫院網路;華為的區域醫療資訊平臺包括虛擬化雲平臺、健康檔案全生命週期管理、雲網絡等創新ICT方案;華為的分級診包括基於醫療協同、雲端共享、開放相容的一網一雲一平臺的新ICT架構,以及攜手合作夥伴構建分級診療解決方案。

在今年上半年,華為在醫療業務上動作頻頻。3月份,華為釋出了2款智慧手錶,支援水下監測、科學睡眠等功能;到4月份時,其成立了榮耀終端新公司,經營範圍涵蓋了I類、II類和III類醫療器械的銷售,同月,華為雲宣佈向全球免費開放醫療AI服務。

這半年來,阿里、騰訊、百度、京東、華為在怎樣做醫療?

從未來的戰略來看,華為會繼續堅持並推進人工智慧、5G、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在醫療行業的落地應用。能研發出鴻蒙系統的華為,將其一系列黑科技應用到健康醫療行業,那會給行業帶來怎樣的期待?

目前,在消費者層面,華為的主要產品還只是智慧可穿戴裝置。但是,在B端,華為已推動其5G、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和落地,和醫院、醫療器械廠商、醫療IT廠商、政府等產業鏈上的多個產業參與方達成深度合作,一些顛覆級的應用場景和產品正在醞釀中。

綜合來看,華為醫療的戰略側重是賦能產業鏈,幫助參與方做科技化的提升,未來,整個健康醫療行業的大部分產品和服務,可能都將有華為的身影。

小結

今年爆發的疫情,在暴露出巨大的健康醫療需求的同時,也催化了行業在供給端的提升。在非常直接的程度上,疫情加速了巨頭們的進場,以及進場後在多個細分領域的快速佈局和崛起。

在分級診療、處方外流、網際網路醫療、商業健康險等多個政策指涉領域都迎來了蓬勃發展的節點上,公立醫院的圍牆正在倒塌,大量的醫療級別的資料正在流出院外或正在院外生成,創新醫療服務體系正在建立。

在過去,公立醫院幾乎是意味著整個醫療服務的所有;而在未來,公立醫院或將只是健康服務生態裡的一個節點,一個無比重要的節點。

在創新醫療服務體系和創新醫療支付體系的建設程序中,BATJH的戰略所指或皆是力爭成為新型醫療生態裡的巨頭。從更長遠的視角來看,他們5家當前的業務佈局,還僅只是找到了未來醫療拼圖中的一塊或幾小塊,未來醫療的程序某種程度上才剛剛開始。

這個行業,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才、企業和資本進場。2018年1月,美團成立獨立醫美板塊,切入消費醫療,10月,拼多多上線醫療健康板塊;今年5月,位元組跳動宣佈對百科名醫網的全資收購。自此,網際網路巨頭已悉數入場。

在資本端,政府基金、產業資本、風投資本,在健康醫療行業的投資比重愈來愈大。高瓴資本、紅杉資本、北極光創投等老牌資本,重心已放在了健康醫療上,投資比重至少在30%以上。

從以往巨頭和資本突入領域/行業的經驗來看,它們突入的領域,即使有對手已經在賽道中深耕多年,但它們仍然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躋身第一陣營。

但是在健康醫療行業,就算是手握億級或十億級流量的巨頭,就算它們手裡拿著人民幣或美元或港幣的雄厚資本,它們也很難在短時間內真正顛覆或改變整個行業,甚至可以說難以真正顛覆或改變行業中的某個細分領域。

這個行業曾用無數次的失敗,驗證了這樣一個道理:真正能改變醫療的,其發心必是慈悲,其目光必是敬畏,其道路必是時間。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6298 字。

轉載請註明: 這半年來,阿里、騰訊、百度、京東、華為在怎樣做醫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