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康容:無常態下更要鍛造企業業務韌性
2020年突然而至的新冠疫情,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奇點。於是,處於這個奇點之上的組織都不得不開始思考:如何在這個奇點之上完成蛻變,從而進入一個更好的輪迴。關於這個問題,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兼市場營銷及運營總經理康容給出了一個體系化的答案。
業務韌性為何成了渡劫法寶
在奇點之上,一切已知的物理定律均在此失去效力,而疫情所帶來的恰恰是一個確定性消失的無人區。在經濟停擺的大環境之下,企業更多地感受到了眼前的經營壓力以及對未來的迷茫。
然而,在一片混亂之中,全球各地卻有不少企業和機構紛紛開始採用數字化工具,確保員工能夠在遠端辦公的同時保持高效協作。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在今年四月對這場防“疫”戰的程序進行了概括:“兩個月內,我們見證了兩年才能實現的數字化轉型進展。”
為了找到問題的正確答案,康容覆盤了疫情期間企業的應對過程:“疫情之下,組織首先做出的一定是響應,透過最快的方式與全部員工保持溝通,保證全體員工的安全。同時要跟自己的客戶、生態中的合作夥倖保持溝通,保證自己工廠生產能力,以及銷售體系的正常運作。在此基礎之上,迎來了復甦的狀態。但此時,我們卻會發現我們已經很難回覆到原來的工作狀態,遠端工作和辦公室的工作必須實現協同,我們必須重塑我們的工作流程和基礎架構。”
在疫情初起時,醫藥行業最先做出了響應。這其中,九州通醫藥集團一直堅持在援鄂抗疫一線,肩負醫療物資運輸重任;藉助微軟Teams,九州通醫藥集團順利緩解了其員工以及志願者的遠端協作以及物資排程壓力。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藉助Azure、Microsoft 365 和Dynamics 365,整合了東盟地區醫院資源,並在疫情期間藉助微軟Teams成功實現了跨境的遠端溝通協作。
接下來,進入到復甦階段之後,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利用微軟的數字化武器開始了反擊之路。疫情造成的全球經濟波動,帶來的是全球性的供應鏈中斷和生產停滯。在這樣的極端情況下,聯想智慧供應鏈展示出了極強的韌性,一方面在不同生產地點之間靈活配置產能,另一方面與上游供應商緊密協同,保持生產的持續。
透過這些成功案例,我們可以看到,不僅業務韌性真正成為了組織渡過疫情奇點的法寶,而且透過整合IT系統來擁抱變化,企業已經可以重新構想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
創新力文化四要素
在一個充滿變化的時期,最好的應對方法就是透過創新,找出新的應對方法。在響應和復甦階段,借用數字化工具完成數字化轉型,也許是疫情壓力使然。而在重塑階段,要從長遠角度設計利用數字化轉型實現創新,則需要一種具備遠見性的創新力體系。
所幸的是,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已經認識到了這種創新力體系的價值。微軟和IDC亞太區發起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63%的中國企業正在加速創新和數字化程序。67%的中國企業決策者表示,創新力是他們快速應對市場挑戰、抓住市場機遇、確保業務韌性的“必備條件”。調查還發現,打造具有持續性創新力的環境,是強化企業韌性、實現業務成功的關鍵。企業快速、持續響應危機的能力,就是創新力文化。而要衡量企業的創新力文化是否足夠成熟,就要從四個維度——即人才、流程、資料和技術——進行判斷。
在其中的技術環節,國內企業透過雲計算、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等技術,幫助企業實現IT簡化、彈性和靈活性,從而強化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手段,達到增加企業韌性的目的。在人才環節,透過創造開放包容的環境,吸引優秀、多元化的人才,整合工作場所創新。在資料環節,透過開發新的資料驅動型產品和服務、以及收入流來利用資料的價值,以提高企業競爭力。在流程環節,從創意到商業化,建立一個系統化的方法來驅動創新,並建立一個集中的數字化轉型預算,以及數字化KPI。
康容介紹說:“企業現在越來越認識到資料的價值。為此,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微軟提供一種很重要的服務,就是數字化反饋迴圈,就是不僅幫助企業客戶收集資料,還要把收集來的資料打通。建立通用型資料模型,然後利用人工智慧和大資料分析的工具,把這些資料經處理後展示成最快、最精準的決策。”
創新效率靠什麼收穫
疫情已經打破了固有的常態,因此儘管疫情已經趨於平復,但我們卻進入到了一個隨時可能變化的常態。這種隨時可能會變化的常態由於無法用新常態來描述,所以又被稱為是“無常態”。在這種無常態之下,“建立企業的業務韌性”是企業最佳的應對方式。
在疫情考驗之下,包括微軟在內的相當數量的企業已經取得了成功,而深究下去,這些企業透過創新力文化打造業務韌性的背後,都可以看到一種選擇型智慧。
在創新力文化最佳實踐的技術環節,國內企業都在透過雲計算、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等新技術,加強數字化轉型手段。而微軟的智慧雲已經可以做到一站式滿足使用者所有業務需求。透過Azure、Microsoft 365、Dynamics 365、Power Platform的四雲結合,再結合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技術和智慧物聯網創新平臺,微軟能夠充分將企業內部的資料進行打通、整合,並實現資料的分析和視覺化,進而獲取商業洞察,實現決策 最佳化、提升業務價值。其中的Azure已覆蓋了全球61個區域,財富500強的公司中有95%的公司都採用了Azure。
並且在微軟智慧雲內部,Azure與Visual Studio、GitHub之間,也建立起了一條完整的開發者工具鏈條。不僅微軟提供的雲服務是混合雲模式,對開源更具親和力的開發環境也完全適應目前雲計算中75%的虛擬機器都是開源產品的中國國情。藉助於這種開發環境,企業可以利用更有活力的開源進行更具想象力的創新。
而即使是在創新力文化中的人才環節,微軟智慧雲依然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在微軟智慧雲體系中,LinkedIn往往是容易被忽略的一環,但康容卻用一個小故事談了LinkedIn的特別功用:“微軟在為國內排名靠前的銀行客戶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時,面臨著雲架構師等技術人才的空缺,為此我們把LinkedIn開放給客戶,幫助他們招到相應的技術人才。之後我們還對這些招到的技術人才實施有針對性的培訓,提供包括Microsoft learn在內的免費課程。”
科學的探索、技術的進步,以及工程的實現,賦予了人類不斷提高自身,發現工具與利用工具的能力。當前,資訊科技所替代的已不僅是簡單的重複工作,而是所有可以被演算法識別為模式的人類行為,無論是人類大腦的作用還是人類四肢的作用都是可以被機器所替代和強化。因此,要想收穫創新效率,在數字化轉型工具的選擇上,同樣充滿了智慧。
【結束語】
這一次,在突然而至的疫情面前,技術又一次顯露了它的威力。古人云:聖人畏因,凡人畏果。從ICT系統走下神壇,與業務應用越來越緊密結合在一起之後,我們就應當明白,技術是為人類所用,是幫助人類解決問題的,而不是給人類新增麻煩或者得不到回報。
而另一方面,技術發展到今日,要想實現創新性突破,就必須與企業文化模式相結合,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因為,在打造創新力文化時,我們在最後要強調的,是建立與創新相適應的流程,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為持續改進提供動力。
—————————————————————————————————
微信關注公眾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科技圈資訊~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資訊豐富,觀點獨到。
釋出各大自媒體平臺,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