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人民網版權保護新技術研究中心召開研討會

由 漆雕佁 釋出於 科技

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關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係高質量發展,關係人民生活幸福,關係國家對外開放大局,關係國家安全。日前,人民網版權保護新技術研究中心舉辦線上研討會,邀請法學界、司法界、傳媒界、產業界專家,圍繞智慧財產權保護和新技術應用新發展、新經驗,以及新情況、新問題進行深入探討,為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建言獻策。

展望一個新戰略——

從智慧財產權大國到智慧財產權強國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智慧財產權學院常務副院長張平談道,目前我國正處於智慧財產權引進大國向智慧財產權創造大國轉變的關口,未來還要向智慧財產權利用大國轉變。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智慧財產權法研究所所長馮曉青指出,制定實施建設智慧財產權強國戰略,是我國從智慧財產權大國變為智慧財產權強國的必經之路。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是激發創新活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根本要求。

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監督庭審判員馮剛認為,全面加強著作權保護是建設文化強國的關鍵抓手。

人民日報高階記者蔣建科指出,沒有智慧財產權就沒有未來。

中國網際網路法治研究院秘書長、真相科技董事長兼CEO石松認為,保護好智慧財產權,形成強大競爭力,才能在全球化程序中保持優勢地位。

聚焦一個大產業——

為經濟發展增添“版權動力”

2019年中國版權產業的行業增加值為7.3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34%,佔GDP的比重為7.39%。基於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2019年中國版權產業經濟貢獻”調研報告的這組資料,馮剛表示,版權產業對於我國經濟結構最佳化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2013年至2019年,我國網路版權產業市場規模持續保持較快增長,2019年中國網路版權產業市場規模達9584.2億元,同比增長29.1%。盈利模式主要包括使用者付費、版權運營和廣告收入三類。上海百事通法務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左晶晶援引國家版權局網路版權產業研究基地《2019年中國網路版權產業發展報告》資料,提出隨著整個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網際網路內容產業日益繁榮。

“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是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協調利益關係的制度保障。”馮曉青指出,智慧財產權保護涉及法律制度,既是保障機制,也是激勵機制、利益協調機制和市場機制,需要利用市場轉化來實現智慧財產權的價值。

加強三大保障——

行政、司法、技術保駕護航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其中包含6個板塊、99條措施。馮曉青指出,這是當前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提高法治化水平的綱領性檔案。

馮曉青接著介紹,2020年4月,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制定出臺貫徹落實《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推進計劃,其中包含133條措施;年底,最高人民法院還一次性作出18件智慧財產權類司法解釋修改的決定。

“在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司法居於主導地位。”馮剛介紹說,網路審理模式依託新技術,最突出的應用就是網際網路法院。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作為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的上級法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規定,上訴再審案件一律使用網路審判規則。當前網際網路法院對於新技術、網路技術的運用是到位的。

“區塊鏈、時間戳技術已經成為證據保全的‘主力軍’。”馮剛認為,常見的以郵件和微信為代表的電子證據,在認證標準上已經相當成熟了。這方面,最高人民法院有專門的司法解釋,各地高階人民法院也對本地的電子證據的取證、舉證、質證規則也出臺過一些檔案。著作權特別是網路著作權案件中,基本上採取以區塊鏈、時間戳為代表的證據保全手段。

把握三大趨勢——

案件數量大、型別多、技術含量高

智慧財產權案件數量飆升。馮剛談及,2019年全國法院受理的智慧財產權案件有48萬多件,其中地方人民法院受理的一審智慧財產權案件將近40萬件,其中著作權案件將近30萬件,佔比接近3/4。馮曉青查閱有關統計資料也發現,近五六年來智慧財產權侵權案件飆升。

新型案件層出不窮。馮曉青說,隨著資訊網路技術日益發展,網際網路經濟日趨活躍,新式衝突和矛盾隨之產生,涉及電商平臺、跨境貿易、人工智慧的新型案件層出不窮,相關智慧財產權保護落後於時代發展。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銜接、協調、交叉,證據制度銜接等問題尚待促進解決,智慧財產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審合一”沒有全面推廣。

新技術催生侵權新行為、司法保護新客體。馮剛指出,新技術也是著作權客體,但人工智慧生成內容還不能夠直接納入現行著作權法保護。相關法律制度有待完善,司法領域的新行為認定也有待解決,業界對相關案件定性、定量及審判方式等方面還沒有達成統一認識。智慧財產權客體的無形性導致鏈條長、環節多,同一環節還存在無數使用主體,導致案件數量眾多、型別複雜。

解決三大痛點——

司法資源供需矛盾、維權難、智慧財產權意識不強

智慧財產權領域司法資源出現區域性供需矛盾。馮曉青指出,智慧財產權案件飆升、辦案壓力增大等現狀,導致法官數量減少。馮剛認為智慧財產權領域司法資源較為稀缺,分佈不平衡,難以滿足現實需要。民事訴訟司法解釋對於侵害資訊網路傳播權的特殊管轄規則,導致此類案件向中心城市以及中心城市的中心地區集中。

維權取證難、週期長、賠償低、執行難。馮曉青提出,智慧財產權侵權手段存在多樣化、智慧化、專業化、網路化趨向,對證據獲取、侵權查處造成極大困難。蔣建科認為,當下存在侵權型別廣泛、侵權行為隱蔽,侵權行為認定複雜等現狀。石松認為侵犯商業秘密和不正當競爭的智慧財產權複雜案件中,權利主體存在確權難、取證難、維權難困境。左晶晶認為目前存在取證難、週期長、執行難等維權困境。

公眾智慧財產權意識不強。馮曉青認為總體上公眾智慧財產權意識不強,維權意識淡薄,當下社會上仍然存在“盜版有利”“盜版有理”等錯誤觀念。蔣建科在新聞採訪中也發現,公眾對無形資產產權重視程度不夠。

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

提高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法治化水平。馮曉青建議,加強科學立法工作,綜合運用司法、行政等手段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張平提出,嚴格落實懲罰性賠償機制才能真正讓知識產權制度起到保護創新、促進競爭的有效作用。

運用新技術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馮曉青提出,技術帶來的問題要透過技術來解決。利用技術手段形成全鏈條智慧財產權保護;運用智慧技術加強對侵權假冒行為的偵測、發現和固定證據;建立企業資訊化智慧財產權管理系統,預防侵權風險,減少打擊侵權、保護智慧財產權成本;用智慧化技術手段能化解巨大的案件壓力。

石松認為,基於區塊鏈、大資料、人工智慧、雲計算這幾項新技術的運用到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的方案已經非常成熟。左晶晶建議,可用區塊鏈技術打造版權監測一站式解決方案。當前網際網路環境中的商標權維權,一些技術公司已經採用以圖搜圖等方式查詢侵權線索、進行取證,也有一些企業在區塊鏈存證技術方面取得了不少實踐經驗。

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宣傳。馮曉青認為要加強對國內外智慧財產權問題的關注,加強交流和宣傳,推動全社會關注智慧財產權問題。蔣建科建議積極培育智慧財產權文化,講好智慧財產權故事。

據瞭解,人民網近年來持續聚焦版權保護技術創新和應用。2019年,人民網輿情資料中心、人民線上推出“人民版權”一站式版權保護管理平臺,為融媒體時代版權保護提供新的解決方案。2020年11月,人民網獲得國家版權局“版權保護新技術研究推廣站點”授牌。在十家單位獲得授牌的單位中,人民網是唯一的新聞媒體。

人民網黨委委員、監事會主席、人民網研究院院長唐維紅參加研討併發言。她提出,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應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大力加強技術創新。新成立的人民網版權保護新技術研究中心將致力於搭建文化等產業的權利人、法學專家、媒體、技術服務方溝通、交流的平臺,凝聚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資源,積極開展侵權預警、版權保護、技術創新趨勢及應用等方面的研究和合作,提升版權管理水平和保護水平,為加快建設智慧財產權強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研討會由人民網法務部主任兼人民網版權保護新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滕力主持。(楊文全、徐江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