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世紀戰爭,熱愛遊戲的你第一反應是什麼?單槍匹馬、快意恩仇的《刺客信條》?運籌帷幄、揮斥方遒的《全面戰爭》?亦或是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帝國時代》?無論你首先想到的是哪款大作,都離不開英雄主義的輝煌與浪漫,我們總能在刀光劍影的殺戮中感受到征服的喜悅與榮耀。
然而,戰爭真是如此美好嗎?
歷史總是由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勝利者書寫的,在謳歌征服者的榮光時,屍橫遍野的戰場、丟盔棄甲的殘兵、拖妻帶兒的流民就這樣被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默默凋零,悄無聲息。
所幸總有人沒有忘記這些戰爭中的陰影,5月18日,《征服的榮耀》開發商Black Eyes Games在Steam平臺上正式發行了該系列的新作《征服的榮耀:圍城》,這一次,沒有了戰爭史詩的恢弘與狂熱,玩家將站在平民視角,在斷壁殘垣中從打點柴米油鹽開始守護堡壘,等待救援。目前遊戲Steam好評率為84%,國區售價79元。
這是最真實的戰場,卻也是最殘酷的煉獄。
平民的戰場沒有眼淚
《征服的榮耀》原作是一款2016年釋出的開放世界MMORPG,背景設定為略帶魔幻風格的中世紀。遊戲中有兩大陣營:居住在大草原上自豪而傲慢的中土人與居住在寒冷北方而又復仇心切的伊斯米爾人。玩家需要在兵荒馬亂與刀光劍影中奮勇殺敵,成為所在陣營的英雄。
是否覺得這些描述有些眼熟?
沒錯,即使是在官方介紹頁面,也提及這款遊戲是“《騎馬與砍殺》和《行星邊際2》的結合體”,而開發團隊的設計初衷也是希望玩家探索“由《巫師》系列和《哥特王朝》系列忠實粉絲設計的奇幻瑰麗,大氣磅礴的開放世界。”
正因如此,這款致敬經典的MMORPG雖然整體差強人意,但並不能說特別驚豔,Steam評價也僅僅是“多半好評”。
不過,當我們的視角從“英雄”變成“平民”,新的大門就開啟了。
《征服的榮耀:圍城》的故事發生在原作中的中土帝國陣營,玩家作為一名手無寸鐵的平民,身處一座被敵人圍困的中世紀城市,而確保城牆不倒的唯一力量就只有少數同樣沒有武器的平民。這款遊戲混合著生存策略和資源管理,我們需要建立自己的營地,製作物資,搜尋被佔領的城市,以供應我方最後的部隊,抵擋侵略者。
與沙盒類生存遊戲不同,《征服的榮耀:圍城》是由劇情推動的RPG策略冒險遊戲,遊戲過程中玩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NPC並觸發相應的任務,也會面臨各式各樣兩難的抉擇,這些抉擇推動著劇情的發展,也煎熬著玩家的內心:你以為只需要考慮救與不救?不,你需要選擇的是幫助搶救補給品的工人還是逃亡的市民。
作為一款3D寫實風格的俯視角RPG遊戲,《征服的榮耀:圍城》在美術風格上忠實還原了中世紀硝煙下的城市生活,昏暗的色調輔以冰冷的磚石,讓人夢迴那個戰火紛飛、陰森壓抑的黑暗時代。筆者甚至認為遊戲營造出了一種“欲哭無淚”的氛圍:身處這樣的環境,連淡水都是極其寶貴的生存資源,誰又願意將之浪費在恐慌的眼淚上呢?
除了強烈的視覺衝擊,《征服的榮耀:圍城》還力邀《巫師3》的音樂總監與首席作曲家馬爾欽·普日貝沃維奇操刀本作的配樂,與原作氣勢恢宏的戰爭組曲不同,本作的BGM低迴婉轉,也暗喻平民視角下戰爭的殘酷與無情。
玩膩了種田流?走,撿垃圾去!
《征服的榮耀:圍城》擁有著複雜多樣的遊戲系統,完全還原了中世紀戰爭下的真實市民生活,從最基礎的砍柴種地開始,玩家必須精打細算每一項資源的產出與開銷。例如木板和原木都可以變成木柴,玩家需要根據遊戲場景下的總體資源配置和其他木製品的材料需求仔細斟酌用哪種材料生成木柴。
隨著劇情的推進,我們收集的資源也許並不總是隻用於維繫自己和最後守軍的生存,如果你選擇拯救一個飢腸轆轆的難民,你就必須消耗柴火和食材來幫助他,也許幫助他並不能為你帶來即戰力,反而會導致你的物資供應越發緊張,但你會選擇對他視而不見嗎?
本作另外一個重要的機制是時間系統,白天和夜晚對玩家來說有著完全不同的行動策略。白天,侵略者會在失守的城市中肆意橫行,外出就意味著死亡,因此玩家需要堅守堡壘,在有限的空間裡耕作、採集、生產,為隨時應對敵人的突襲做好萬全的準備。對於包括筆者在內的大多數玩家而言,真正的樂趣來自夜晚,當日落西山之時,驚心動魄卻又讓人慾罷不能的好戲就要登場了——走,撿垃圾去!
所謂“撿垃圾”(拾荒系統),就是利用夜間侵略者疏於防範的契機在城市中潛行遊走,搜尋任何可以利用的資源,尤其是那些堡壘中稀缺的資源,只能透過外出搜刮獲取。此外,玩家還可能在城市中觸發許多支線劇情,既可以化身正義的夥伴幫扶弱小得到他們的饋贈,也可以為你的基地招攬更多新鮮血液,利用城中倖存平民增強自己的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夜間的行動也並非絕對安全,侵略者依然可能藏身於黑暗之中,而一旦玩家選擇奔跑,就將產生更大的聲響,也意味著更容易打草驚蛇。是小心駛得萬年船躲避敵人的搜尋,還是罔顧敵人的追殺用奔跑換來有限的時間裡更大的活動範圍,你的選擇將直接決定劇情的走向。
同樣影響劇情走向的還有人心,儘管更多的新鮮血液能壯大你守衛堡壘的力量,但資源的日益稀缺使你不得不在士兵與平民對生存物資的爭奪中作出決斷。雖然只需要再堅守幾星期就能等來援軍和最終的勝利,但日夜的每一次交替對玩家來說都可能意味著愈發艱難的道德抉擇。
中世紀版《這是我的戰爭》?
在Steam的玩家評測中,不少玩家留言都提到了《這是我的戰爭》:“好玩,有(這是)我們的戰爭的味道”、“中世紀版《這是我的戰爭》”、“一款合格並且更進了一步的這是我的戰爭型的遊戲”,甚至有玩家直言“和Forstpunk(《冰汽時代》)、This war of mine(《這是我的戰爭》)並稱三大不會給人帶來快樂的遊戲”。
《這是我的戰爭》是11 bit studios公司在2014年釋出的一款生存冒險類策略模擬遊戲,遊戲開發靈感源自1992年至1996年波黑戰爭中的薩拉熱窩圍城戰爭。遊戲中總共有12位角色可供玩家控制,他們都是手無寸鐵的平民,白天需要躲避狙擊手的狙擊,在避難所中收集資源、製造工具、增強防禦力,夜晚才能外出探索、搜刮資源、觸發NPC劇情。
從遊戲玩法上來說《征服的榮耀:圍城》與《這是我的戰爭》確有一脈相承之處,不過正如一位Steam玩家所說,本作“難度比(這是)我的戰爭做得要好,不再只是照顧好自己家的人,還有守衛隊需要幫助,攻城事件會投射石頭、火箭、病死的牛,整體體驗很棒,自定義劇本比這是我的戰爭更進一步,自己做或者下載其他人做的劇本玩也會很有趣”。
無論是對軍隊的支援,還是敵人白天的突襲事件,又或者是開放的自定義遊戲編輯器,《征服的榮耀:圍城》在遊戲性上都比《這是我的戰爭》更進一步,為玩家帶來了更為豐富的遊戲內容和更具挑戰性的遊戲體驗,讓玩家對戰爭環境下平民所經歷的痛苦與磨難有著更為全面深切的認知。
在《征服的榮耀:圍城》官方臉書剛建立的時候,開發團隊就不斷丟擲令人兩難的抉擇,例如當你經過一棟被燒燬的房子,看到一位被兩個敵方士兵撕碎衣服的女性發出絕望的尖叫,第三個士兵正步步逼近準備侵犯這位女性,還有一個士兵則負責警衛,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是選擇立刻救人還是伺機而動?
投票結果顯示只有27%的人選擇立刻衝進去救人。儘管英雄救美的作品自古以來就層出不窮,但真的當我們普通人面對這種情況時,卻鮮有人真的有勇氣懲奸除惡、捨生取義。在筆者看來,這或許正是《征服的榮耀:圍城》這款遊戲存在的意義:當我們看慣了帝王將相的英雄戲碼,突然迴歸平民視角應對紛繁複雜的求生困境時,我們真能做到捨己為人、殺身成仁嗎?
結語
儘管《這是我的戰爭》取得了市場的強烈反響,但平民視角並沒有成為當下戰爭遊戲的主旋律,《征服的榮耀:圍城》也只是時隔多年後又一次對平民視角的試水與突破。畢竟,遊戲的本質還是要給人帶來快樂,主流玩家群體對英雄的欽慕和對征服的渴望使得英雄史詩依然會是未來戰爭遊戲的重要主題。
Gamelook認為,Steam上《征服的榮耀:圍城》所收穫的好評證明,即使是“不會帶來快樂的遊戲”,也能讓人慾罷不能,除了遊戲性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對道德與人性的拷問,總能觸動我們每個人內心最柔軟之處,引發我們無盡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