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搜尋引擎正在部落化?

編者按:本文為專欄作者李北辰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不知你是否有種感覺,不知不覺間,你的搜尋習慣已發生改變,而且你已經習慣了這種改變。

譬如前段時間,我媽跟我說,相比於百度,抖音才是她最好的搜尋引擎,是她日常生活的“萬能小幫手”:同一道菜的幾種炒法,同一款茶的幾種調法,圍巾的幾種系法,褲腿的幾種改法,收納的幾種疊法,搜啥有啥。

而且用影片的學習方式“很傻瓜”,比圖文輕鬆,易懂,且專業許多,即使有疑問,看看下面的網友評論,也能獲得不同的辯論。按她的意思,簡直能夠歸為八字口訣:“遇事不決,抖音來學”。

我媽說,她周圍的朋友,很多人都酷愛用抖音搜尋,她們也樂於互相分享“優質答案”。

抖音的搜尋框,對我暫時沒有多大吸引力,但它再次佐證:各大網際網路平臺與搜尋引擎的脫鉤,正在愈演愈烈。

很多年前,有業內人士直言,未來真正“完美”的搜尋引擎應該是某種“大一統”形態,能夠檢索到的內容無遠弗屆。十幾年前,時任谷歌CEO的埃裡克·施密特曾被人問到:你眼中的WEB3.0是什麼樣?施密特的回答是:APPlications that are pieced together,將碎片化的應用集中在一起。

但十幾年後,現實卻與此相反,如果你對資訊檢索這件事懷揣敬意,應該不會否認,今天的搜尋引擎的確無遠弗屆,但“最佳”的內容,往往並不在傳統的搜尋框裡。

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公佈的《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19年國內搜尋引擎使用者總數持續上升,但使用率降至81.3%,連續兩年呈下滑趨勢。

對此業內普遍解釋為:搜尋引擎使用率下降,並不意味著搜尋行為減少,它們分散在各個場景的頭部應用裡。

這並不難理解,至少在理論上,搜尋引擎的底層根基建立在網際網路的開放性上(可參見25年前搜尋引擎的誕生背景)。但時至今日,資料已被比作黃金,在全球各地,曾被許諾互聯互通的網際網路,正恢復成一個個相互割裂的的資訊孤島。

其中,有的島大,有的島小,有些島屬於同一主權的“群島”。

曾幾何時,這些被不同頭部應用割裂的“島嶼化世界”令人不適,但值得玩味的是,在今天,或許是慣性使然,或許是路徑依賴,許多人似乎已慢慢習慣了這些資訊孤島,也慢慢適應了每天“跨島”,似乎覺得這樣沒什麼不好。

甚至或許未來某天,人們不再將“搜尋引擎”掛在嘴邊,因為它已內嵌在許多應用中。

在中國,拋去微信和支付寶兩個超級APP裡日漸繁茂的搜尋框不談,隨便舉幾個例子。

譬如除了抖音,同樣被不少人當“搜尋引擎”用的還有微博。

許多年前,曾有社會學者寫道:“微博資訊的碎片化和定製模式與‘資訊繭房’生成內在嵌合。”但許多年後,至少在其中一種使用場景裡,如今微博的廣場效應很大程度上走在資訊繭房的反面——在已習慣分眾傳播的網際網路環境,資源似乎在向熱門新聞和話題傾斜的微博,更像是在打破每個人的資訊繭房,比如作為諸多社會熱門新聞的發源地,微博的熱搜榜提供了每個人圈層之外瞭解新鮮資訊的最佳入口,很多時候,它甚至以主動搜尋的形式完成。

再比如我非常喜歡的“得到”,它就是一個很棒的知識搜尋引擎:除了“得到錦囊”這種實用工具,“得到”上有著更多電子書與課程,在這個時間成本越來越高的時代,對於大多數“非知識分子式使用者”,用“得到”搜尋任何領域的知識都基本夠了。

當然,除了“大而全”型平臺,你也可以在“小而美”型平臺上搜索特定內容:比如用丁香園搜尋醫學問題,用小紅書搜尋消費問題,等等。

有句話說,“這個時代所有行業的生意,都值得重做一遍”。借用過來或許就是,所有行業應用,都值得擁有自己的搜尋框。

現實就是,我們正習慣於想搜尋某領域內容時,就去代表這個領域的頭部甚至唯一平臺。

當然,這會固化頭部平臺的優勢,以資料為血液的網際網路產品註定陷入“越多人使用它,它就越好(表現在智慧化程度和內容池總量),它越好就會有更多人使用它”的收益遞增迴圈。

也就是說,會有更多從搜尋引擎趕來的路人,變成各個頭部APP裡可量化跟蹤的定居者。

因此或悲或喜,網際網路正在從開放走向封閉——當然,從商業角度,你也可以說,資訊市場總是以自由為起點,以“壟斷”為成熟。

也許就像哥倫比亞大學教授Tim Wu所言,通訊技術的每一次主要變遷,其實都遵循著相似模式:最先出現的是短暫卻足以讓人感到興奮的開放性階段,隨後帶有壟斷性質的封閉性階段會逐漸取代前者。

但這種壟斷封閉是否真的對未來有利,就屬於另一個話題。

作者:李北辰,媒體專欄作者,關注技術驅動帶來的社會變革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878 字。

轉載請註明: 為什麼說,搜尋引擎正在部落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