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電商巨頭的新農業大戰?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近年來“農產品上行”、“數字農業”等詞語,開始頻繁出現在巨頭的“雙11”購物節上。農業數字化也作為一個重要議題,被越來越多的巨頭所提及,在此背景下巨頭在數字農業上的動作也越來越頻繁了。
去年10月,阿里正式成立阿里數字農業事業部,開始全力推進其數字農業專案;而在此之前,拼多多則舉起了“農貨上行”大旗,全力推動農產品的產銷對接;京東也與多地政府建立了合作關係,推動其數字農業技術落地。從各家的動作來看,對於數字農業各家巨頭都是勢在必得。但在具體的發力點上,各家卻有明顯不同。
拼多多全力推動農貨上行
在三大電商平臺之中,拼多多對推動農產品上行最為熱衷,而如今它也是業內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能夠取得如此成績,與多方面的因素有關。
首先,我國農村電商的線上流通率非常低。根據艾媒諮詢的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中國農產品流通各渠道佔比調查中,農貿市場佔比最高達到51.8%,超市佔比位列第二位達36.4%,位列第三的是個體商販佔比為8.5%,其次是電商渠道,僅有2.8%。農產品線上渠道佔比如此之低,給後來者發力線上創造了機會。
其次,拼多多在農貨上行方面擁有先發優勢。早在2017年之前,拼多多就開始推動農產品上行,助力農產品產銷對接。這種先行一步的佈局,讓拼多多吃到了下沉市場崛起的巨大電商紅利,從而讓其迅速在農貨上行方面建立了競爭優勢。
比如,拼多多構建的體系化、系統化的助農模式,就為其推動農貨上行提供了諸多助力。例如,針對傳統農產品流通鏈路長、資訊不對稱等痛點問題,拼多多推出了“產地直連”的新模式,拉平了產地和銷地之間的資訊差,很好地保證了供需平衡;針對農村人才不足的問題,推出了多多大學,幫助培養新農人、新農商……正是憑藉這一體系化的舉措,幫助拼多多奠定了其農貨上行第一平臺的行業地位。
據拼多多《2019年農產品上行發展報告》顯示,拼多多2019年農產品電商銷售額達到了1364億元,同比上漲了109%,據預計2020年,拼多多農產品電商銷售總額將會達到2500億元,仍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其在行業的地位也將愈加穩固。
阿里押注全鏈路農業數字化改造
與拼多多不同,阿里則提出了全鏈路農業數字化改造的新設想。所謂“全鏈路數字化改造”是指透過把控從上游到終端的整個環節,並將每一個環節都進行數字化改造,從而將農業整個從產到銷的過程,都納入到數字化程序之中。阿里之所以選擇用這樣的方式參與農業改造,背後則有著多方面的考慮。
一方面,我國傳統農業各個環節都存在很多的問題,數字化改造的空間很大。比如,我國農業的“小農”形態,使得農業生產的集約化程度很低,這給農業的產業化帶來了一些困難;其次,由於缺乏很好的農業供應鏈,農產品在流通環節耗損嚴重,這些都嚴重製約傳統農業的進一步發展,而數字化技術則對改善這一問題多有助益。
另一方面,阿里在數字化方面積累了雄厚的技術基礎,具備很好的數字化改造的能力。比如,阿里雲旗下的數字農業ET大腦,就能夠為農業資料的打通提供技術支援,阿里雲旗下的AI、區塊鏈技術等,也為農業的智慧化、可溯源追蹤提供技術解決方案。
而阿里之所以想要做全鏈路農業數字化,則與農業的產業鏈較長不無關係。農業從產地到流通再到銷售,中間經歷各種環節。而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任何單一環節的數字化,對農業數字化改造的效果都不會太理想,這也正是阿里投身全鏈路農業數字化的原因。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阿里在產源地數字化(基地模式)的基礎上,又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了打通供應鏈的產地倉,來加速流通環節的數字化。據悉,目前阿里已經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了5個產地倉和十幾個銷地倉,進而形成了覆蓋全國的倉網群。
由此,阿里已經形成了從田間地頭(基地模式),到運輸流通(產地倉),再到淘寶、天貓、盒馬前端零售的全鏈路農業數字化閉環生態。從這裡不難看出,在做數字農業上,阿里有著全盤的謀劃和全方位的佈局。
京東側重技術賦能
與前兩者不同,京東的農業數字化主要是從產業端開啟的,其農業數字解決方案也主要是聚焦於產業端的,更側重於透過技術解決方案來給行業賦能。
京東開啟數字農業,最早源於此前京東數科旗下的數字農牧。早前京東數科,偶然間獲得了一個保險客戶的需求:他們想要準確識別不同的死豬,以避免養殖戶用同一頭豬騙保,京東由此推出了一個“豬臉識別”的數字技術解決方案,並以此為契機切入了智慧養殖業務,投了一家山黑豬養殖廠商,開啟了數字化養殖的試驗。
此後,京東數字農牧依託於大資料、人工智慧、IoT、區塊鏈等方面的數字科技能力,自主研發並推出整合“神農大腦(AI)”+“神農物聯網裝置(IoT)”+“神農系統(SaaS)”的智慧養殖解決方案,獨創養殖巡檢機器人、飼餵機器人、3D農業級攝像頭等先進裝置,打通養殖全產業鏈,真正實現了智慧化、自動化、精細化生產。
這套技術真正從生產環節,改變了傳統農業自動化程度低、生產資料難採集、人工成本大等痛點問題,為數字農牧產業的降本增效和結構化轉型,注入了強勁的科技動能。
在數字化養豬試驗取得實效之後,京東又將智慧養豬,拓展到智慧養牛、智慧水產養殖等多個養殖領域。之後,京東又以無人機農林植保服務為切入點,整合京東集團物流、金融、生鮮、大資料等能力,搭建智慧農業共同體,同時打造旗下首個農場品牌“京東農場”,由此形成了完整的數字農業版圖。
今年以來,京東又與四川地方政府建立了合作,建立農業大資料中心,探索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以及數字農業的場景落地。總的來看,京東在數字農業領域涉足甚廣,但目前為止京東在農業方面的應用落地,還主要集中在技術賦能方面。
新農業大戰即將開打?
隨著三大電商平臺,同時匯聚於數字農業領域。外界就不時傳出一種聲音認為,三家電商企業將會在數字農業領域掀起新的大戰。但當前來看,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很小。
一方面,目前我國的農業數字化水平還很低,目前整個市場也還處於增量博弈的階段。據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7月3日釋出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顯示,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為35.8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6.2%。而在三大產業中,數字經濟在農業中佔比7.30%,在工業和服務領域,則已分別佔比18.30%和35.90%。這意味著在三大產業中,農業領域的數字化潛力最大。
而農業數字化巨大的市場空間,在短期之內很難被某一家巨頭所獨享。因此,對於目前各家電商企業來說,其核心的任務還是以拓展市場增量為主,現在相互觸碰的可能性還比較小。
另一方面,各家在數字農業的佈局上也有差異,開打的動機並不明顯。阿里做的是重投入的產業鏈數字化改造,拼多多目前還主要是聚焦農產品上行、注重的是渠道暢通,而京東農牧則主要是透過輸出技術解決方案,來為農牧業發展賦能,相對而言更偏重於技術應用。從三者之間的發展情況來看,各家之間的差異性明顯,因此各家目前開打的可能性並不高。
因此,現在談巨頭之間的數字農業大戰,還為時過早。不過,隨著各家巨頭農業數字化的步伐加速,接下來各家之間交叉的點必然會越來越多,而到了那時彼此之間的衝擊,也就不可避免了。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