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背靠萬億美元市場,老年人會是音樂產業的新藍海嗎?

由 郎文芬 釋出於 科技

編輯導語:如今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老年人對於電子產品有一定的需求,老年人除了影片軟體外,最常用的也就是音樂軟體;但年輕人的音樂市場已經飽和,老年人方面的關注度卻不夠;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老年人是否是音樂產業的新藍海的思考,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近日,AI音樂初創公司Muru Music Health與環球音樂澳大利亞公司建立了獨家音樂合作伙伴關係;目前,該公司正在透過眾籌平臺尋找投資者,準備在明年登陸英國市場。

今年9月,Muru Music Health在澳大利亞建立,該公司宣稱其是首個針對60歲以上人群的音樂流媒體平臺,旨在利用AI技術抵禦大腦老化的影響;費用方面,Muru Music Health每半年向其會員收取67.90澳元(約合50美元)。

眾所周知,音樂產業的主流消費者一直是年輕人,而老年人的音樂需求其實一直是被忽視的;而Muru Music Health為什麼劍走偏鋒,致力於滿足中老年群體對於音樂的需求?

一、專注音樂治療,背後是萬億美元老年市場

“Muru”一詞是在澳大利亞原住民中的意思是小路、門戶或旅程;由此可知,產品Muru Music Health的寓意則是音樂健康之旅。

Muru Music Health的創始人Nicc Johnson在西班牙Ibiza長大,在那裡他成為專業DJ並在Pacha居住;Nicc Johnson學習過音樂學,專門研究音樂、大腦和音樂品味方向,九年前移居澳大利亞;同時,他也是AI Music Brain和PRSNL.ai的建立者。

Nicc Johnson說,自己的父母曾經非常喜歡聽音樂,但這幾年,因為不太會用電子產品,他們已經不聽歌了;而他的祖母在患上阿爾茲海默症後也不幸離世,但他從中看到可以產生直接的影響,於是想建立一個易於使用的平臺來延緩大腦衰老;他提到,”每個人都知道有人正在經歷某種形式的大腦老化,我們的使命是使我們的老年人儘可能獨立、快樂和健康。”

這一理念,也貫穿到了產品功能的構建中;從操作來看,這款應用的邏輯十分簡單。

在填寫完個人資訊後,系統會為使用者呈現三個歌單,不同歌單的音樂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分別是讓使用者放鬆、幫使用者重溫記憶以及激發使用者的活力;進入播放介面後,如果使用者喜歡或不喜歡某一首歌,可以及時在系統中反饋,演算法會根據使用者的喜好調整播放列表。

那麼,音樂治療是否真的有前景呢?

有報道稱,目前全球22%的人口年齡在60歲以上,每3秒鐘就有1個人被診斷出患有阿爾茨海默症(即老年痴呆症);每年有1000萬新診斷,到2030年,痴呆症護理的費用預計將超過2萬億美元。

儘管音樂無法治癒衰老或認知能力下降,但研究表明,聽音樂可以減輕焦慮、緩解抑鬱、降低血壓和減少疼痛,並改善睡眠質量、情緒,記憶力,並減緩腦部衰老的影響;心理治療師和神經病學家發現,當一個人聆聽年輕時熟悉的歌曲時,可以減少認知混亂的程度,在某些情況下還可以進行更有效的溝通。

Muru Music Health聲稱,公司正在領導一種可測量且靈活的音樂解決方案來以支援這項研究;而對於很多中老年人來說,音樂在醫療、教育、娛樂等多方面都能發揮出不小的作用,只是潛力還有待挖掘。

二、線上音樂治療,在中國或許也走得通

Muru Music Health將線上音樂治療與AI技術結合起來,填補了這方面的市場空白;然而,音樂治療本身的歷史已經十分悠久了,對於這種療法的文獻記載,可以追溯到1789年。

據瞭解,在一戰和二戰後,音樂人到退伍軍人醫院為傷員表演節目,醫護人員觀察到,傷員的身體因音樂而產生了明顯的積極反應。

經過不斷地經驗總結與學術探究,1940年,被稱為“音樂治療之父”的塞耶·加斯頓創立了第一個音樂治療培訓專案,美國出現了正式的音樂治療臨床職業;音樂治療發展到今天,在歐美已經開始變成一項基礎性社會服務,美國的聯邦法律就做出規定,老年病醫療機構必須設有音樂治療。

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華裔音樂治療家劉邦瑞來華講學,為我國開展音樂治療起到了推動作用,一些醫院的理療科開始常識應用音樂理療。

1984年,湖南省馬王堆療養院建立了我國第一所心理音樂治療室;1985-1986年期間,北京回龍觀醫院、北京安定醫院先後開展了老年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的音樂治療研究,這項專業在我國得到了進一步推進。

1985年,著名搖滾歌手竇唯初中畢業後,還曾在安定醫院定向培養的精神病護理專業班裡學習過音樂治療的相關知識。

線上下的老年醫學領域中,音樂治療主要作為一種非藥物治療方法,有助於幫助預防與解決譫妄、疼痛、認知障礙、哀傷等問題。

對老年人進行音樂治療的主要原因(圖:《音樂治療在老年醫學領域的應用》)

轉到線上,在我國將網際網路與音樂治療結合起來,也就有可行性;近幾年,能夠熟練上網的老年人越來越多。

QuestMobile資料顯示,2019年,我國50歲以上網民已超1億,2020年,銀髮網民數量增加14.4%,增速超過全體網民。

與被工作掏空身體的打工人相比,老年人的時間更充裕,也有更多的時間泡在網上。

趣頭條聯合澎湃新聞釋出的《2020老年人網際網路生活報告》顯示,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使用者日均使用時長達到64.8分鐘,高於使用者平均水平。

不過,這些看似自由的“老網癮少年”,內心未必快樂;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釋出的《我國中老年人網際網路生活研究報告》,中老年人搜尋最多的是和心理諮詢有關的音訊節目,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們需要理解和關懷的心理需求;而一款專門於他們的音樂治療服務,無疑是有價值和機會的。

從技術上,透過網路進行音樂治療也並非難事;除了澳大利亞的Muru Music Health,我國也已經有了類似嘗試;疫情期間,武漢音樂學院教授萬瑛憑藉豐富的音樂治療經驗,帶領16人團隊,針對疫情中各類人員出現的心理問題開辦了音樂療愈電臺,向民眾釋出減壓音樂。

雖然這些嘗試有其特殊性,也不涉及盈利與長期的商業化發展,但無疑也驗證了這一需求;面對巨大的潛在市場和規模龐大的老年群體,從音樂治療角度切入音樂市場,在中國或許也能走通。

三、老年音樂產業,值得被充分開發

除了音樂醫療,老年人在娛樂與教育方面對於音樂的需求同樣不可被忽視;資料顯示,在網際網路平臺中,我國50歲以上老年人對於線上音樂的活躍滲透率僅次於線上影片與短影片。

對於很多有社交需求和展示欲的中老年人來說,一個人悶悶地聽歌是遠遠不夠的,在K歌軟體上一展歌喉才更過癮。

資料表明,K歌軟體斬獲了很多中老年人的寵愛,2017年,全民K歌釋出了一組使用者資料統計,資料顯示,在該軟體的4.6億使用者中,70後線上時長是95後的1.6倍、00後的3.3倍;70合唱、私信和分享次數遠超其他年齡段。

根據AgeClub研究團隊今年7月發表的產業分析,50歲以上銀髮人群使用網路K歌軟體的人均時長已經高於全網使用者。

近幾年新興的音樂線上培訓市場同樣吸引了一批中老年人;以快樂中老年藝術學院為例,2018年,該機構進駐騰訊小鵝通,主要業務是教年過半百的中老年人聲樂和鋼琴;近一年,快樂中老年藝術學院就搭建了5000+的私域流量池,獲取忠實粉絲上十萬。

除了聽歌、唱歌和學音樂,音樂產業中的大肥肉“偶像經濟”也能吸引老年人的興趣。

在韓國,除了流行全球的K-POP,還有一種音樂流派叫做Trot,可翻譯為“韓國演歌”,這種風格的音樂以中老年人為主要受眾群,一般會以通俗的歌詞配上活潑的曲風,非常適合跟唱和律動;韓國國民主持人劉在石和姜虎東,頂級偶像組合BIGBANG的成員大聲,都分別推出過韓國演歌單曲,由此收割了不少中老年粉絲。

目前,韓國的頂流Trot歌手是34歲的宋佳人,有不少媒體稱她為“韓國演歌界的防彈少年團”;這個稱呼並不誇張,在韓國Idol Chart榜單中,宋佳人在一眾大火的男團愛豆裡排名第八,是唯一入圍前十女明星;喜愛她的中老年人們還組成了秩序井然的粉絲組織,為其應援,甚至刷榜。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中老年人的消費觀念相對保守,但資料表明,作為音樂產業中的消費者,上了年紀的人消費力並不弱;據AgeClub報道,2018年,騰訊音樂娛樂就發現,來自銀髮網民K歌的收入驚人,00後不敵60歲老年網民。

比如,上文提到的快樂中老年藝術學院,單個課程售價達599元,一年營收就高達三百萬,賺得盆滿缽滿;音樂工具類APP自樂班在蘋果App Store釋出後,第67天就在音樂付費類應用榜排名第1名;小半年後,逐漸累積了3萬多使用者,付費比例在5-7%,其中大部分是中老年。

至於飯圈裡的中老年人,更是和年輕的迷妹們一樣能肝能氪,捨得為愛豆花錢,很多社交平臺上至今還流傳著一位老太太想要直接給宋佳人送錢的GIF動圖。

對音樂產品充滿興趣,很多時候還捨得花錢,這是很多中老年人的真實寫照;當他們的需求被滿足,既是社會關懷的體現,背後也是可觀的商業潛力。

四、存在特殊性,但不是不能克服

有潛力就有風險,由於中老年群體的特殊性,這部分市場存在著一些獨有的困難。

首先,很多中老年人並不太擅長操作電子產品;根據MobTech大資料統計的結果,45歲以上的使用者群使用的APP型別較為單一,其中多集中在工具類應用上,比如支付寶、應用寶、百度、手機管家等,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老年使用者對於智慧手機五花八門的功能不夠熟悉。

不過,目前看來,這不是一個很難被解決的問題,老人之所以在用很多app的時候感到吃力,是因為這些產品在設計之初就沒有將老年人作為目標使用者;只要一個產品不主動“棄老”,很多中老年人上手還是很快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大爺大媽對於微信很熟悉,但卻總是搞不懂面向90後、00後的手機QQ。

很多音樂類產品也已經做出嘗試,推出了很多對中老年人友好的功能;比如酷狗音樂就推出了更容易看清螢幕內容、操作邏輯更簡單的“大字版”;該產品上線5個月,日活就突破了100萬,中老年使用者佔比超過75%。

此外,雖然很多資料顯示,喜歡音樂的老年人不太吝嗇自己的錢包,但這其中暗藏的隱患在於,很多老年人有可能是衝動消費。

在《科學美國人》發表的一篇研究稱,中老年人常要面臨的孤獨等因素,會影響人的認知功能,並且會對人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造成影響,同時還會導致自我約束能力的減弱;很多讓青壯年都難以招架的營銷手段,更可能會讓老年人白白消耗自己的積蓄;如果一家企業在開拓老年市場的時候不注意這類問題,就有可能被質疑“割老韭菜”,一旦企業背上了這種“原罪”,就很難在市場上走遠了。

比衝動消費更可怕的是網際網路詐騙;在2018年騰訊釋出的《中老年人上網狀況及風險網路調查報告》中顯示,有16.9%的中老年網民遭遇過網路傳銷,有16.4%的遭遇過理財欺詐/非法集資;另外,還有30.4% 的中老年網民遭遇過保健品詐騙,25.1% 遭遇過紅包詐騙,24.2% 遭遇過中獎詐騙。

2019年上半年,騰訊110平臺共受理中老年人受騙舉報量超過兩萬次;其中,97%受騙的中老年人曾遭資金損失,涉案金額從百元到數萬元不等。

如果資本希望能從中老年網際網路產業中得到紅利,客觀上必然會增加很多中老年人與網路之間的黏度,如何降低其受損失的風險,也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必須考慮的問題。

在絕大多數市場中,中老年群體的錢都不如青少年的好賺,但資本在評估蛋糕大小的同時,更應該看到有多少人在跟自己搶蛋糕。

目前,年輕音樂市場明顯已經入競爭激烈的紅海狀態,而中老年音樂市場中仍有需求未被滿足;更何況,每個人都會變老,老年群體在我國人口中的佔比也越來越大,關注老年人的需求,在科技上不棄老,更是一個健康市場應有的溫度。

作者:王榨沙,編輯:範志輝

本文由 @音樂先聲 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