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共享出行第一股,嘀嗒的順風車能否順“東風”?

由 納喇傲兒 釋出於 科技

作者|孟會緣 來源|鋅刻度(ID:znkedu)

最近,打著“快車價格一半的打車APP”旗號,嘀嗒出行在六週年之際於某短影片平臺投放的廣告吸引了白領關悅的注意,“嘀嗒的價格挺誘人的,倒是可以體驗一下。”

在這個號稱“不用優惠券也能半價打車”的平臺上,作為註冊新人的關悅還拿到了不少低至5折的優惠券,“平時我上班的話,在其他網約車平臺上不論是打快車還是出租都要二十到三十塊,碰到堵車的情況還要更高,但是用上了嘀嗒送的新人優惠券,那天上班才花了十一塊多,確實是挺便宜的。”

眼下,不光關悅這樣的平臺使用者,正因發掘了一個可低價打車、能節約生活成本的平臺而感到高興,在資本市場亦有一部分投資者,正歡欣鼓舞等待著嘀嗒出行的到來——9月2日,有報道稱,“嘀嗒考慮在香港進行5億美元IPO”。

即使嘀嗒出行對相關上市訊息表示不予置評,也不能減退投資者的熱情。畢竟中國網約車市場發展多這麼年,總算將要迎來“中國共享出行第一股”。

不過,對記憶體在讓使用者提出質疑的接單難、服務不到位、安全性不足等問題,對外又面臨哈羅出行、曹操出行、彩虹出行等新老對手正伺機而動的局面,僅靠低價打法的順風車業務,真能支撐起嘀嗒的IPO之路嗎?

想接單才接,滴答司機最直白的“任性”

“順風車肯定要便宜得多。”在嘀嗒平臺認證成為順風車車主五年多的白毅,是個標準的“老司機”。跑了這麼多年順風車,他深諳平臺的業務邏輯,“接單一定要接跟我順路、在我時間預估範圍內的,不然就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在白毅看來,順風車之所以如此便宜,就是因為“順”。不管途中是不是會堵車,是不是會出現特殊情況而導致繞路走,反正都一定要開到目的地,那麼要是乘客行程大致能與之重合,相當於油費就有人分擔了。

按白毅的話來說,“接單有次數限制,不可能靠這個跑單賺錢,但僅僅是上下班的話,跑空車也是跑,搭個順路的又不費勁,白賺個油錢,那不香嗎?”

然而,油錢細看下來也不是那麼好賺的。

與白毅抱著類似想法入駐嘀嗒的王川,就跟鋅刻度多次強調了接順路單的重要性,“要是接到要去商業中心這種容易堵的單,一旦真的堵車了,總不能把乘客撂下就跑吧,肯定是要把他送到目的地,但是中途因為堵車產生的多餘費用就得司機自己承擔了,畢竟嘀嗒的規則是提前預付全程車費,乘客不會因為堵車再付給司機任何費用,再說這也白白浪費了司機的時間,得不償失。”

因此,包括白毅、王川在內,不少嘀嗒順風車司機相對於開快車、專車、計程車的司機來說,會表現得更加“任性”。在將“乘客和司機的行程是否高度匹配”視為潛在接單標準的情況下,甚至有嘀嗒順風車車主直接在網上表示,“我都是9成順路才考慮帶,心情不好順路都不帶。”

的確,因為採用司機自主接單的方式,乘車的主動權更大程度上也掌握在司機手中。那麼,勢必會有一部分嘀嗒乘客因行程不順路、有堵車可能等因素面臨無人接單的局面。

“乘著平臺6週年發福利,我本來想先用幾天,好用的話以後就繼續用,沒想到連平臺送的新人優惠券都還沒用完,我就想解除安裝APP了。”關悅告訴鋅刻度,嘀嗒給她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很難打到車

關悅的超時訂單

朝九晚五的關悅,對順風車需求最強烈的時段正好是上下班高峰期。因為關悅公司所在地位於西南某一線城市的核心CBD,經濟的繁榮在匯聚大量人流的同時也帶來了擁堵,這讓關悅的上下班之路變得尤其艱辛,“雖然除了順風車之外,在嘀嗒上還能叫出租車,但是計程車比順風車更難叫。更奇葩的是,這個平臺的兩項業務不能同時進行,只能選出租車和順風車其中一個叫。”

“打車全靠運氣,更看司機心情。”關悅無奈表示,自己曾枯坐在辦公室,足足打了半個多小時車,才終於等到有司機接單,“上車後司機告訴我要不是看擁堵情況稍微緩解,他也不會接我的單,他還說我這個位置很少會有人接,沒人明知道會堵還接這裡的單。幸好當時是下班時間點,多等會也無所謂,要是早上的話,萬一因為等車遲到了,節約的車費還不夠扣的錢,那我寧願換個平臺打車。”

白毅對這樣的說法表示了肯定,他告訴鋅刻度,如果考慮司機與乘客雙方的共同需求與意願,順豐車這種模式其實在區縣級的二三線城市比一線城市的表現更佳

這些低線城市交通壓力小,下單的乘客通常也不怎麼趕時間,他們對價格更加敏感,低價是一個很吸引人的點。因此,下單過後很少會出現因為預設時間不夠而取消訂單的情況,順風車司機接單的限制也就沒那麼大。

總的來說就是相容度更高一些,“所以區縣的單子更好跑。”

實惠價格與使用者需求的矛盾引發衝突

當下,“接單難”似乎正在成為部分消費者為嘀嗒出行貼上的一個新標籤

“我要被嘀嗒順風車氣死了,昨天就開始預約,一個接單了,晚上取消了,一個昨晚接單了,今天臨出發前取消了。很耽誤出行的好吧,不順路就別接單啊!”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平臺,諸如此類的吐槽不絕於耳。

有網友曬出自己被多次取消訂單的簡訊通知

一些有幸搭上順風車的乘客,對於如此實惠的價格對標的服務也並不滿意

網友暖暖啊窩鵝就在網上發文分享了自己的遭遇,“嘀嗒順風車司機要給我扔馬路邊,我就問了一句司機路線不對…...順風車不是順路才接單的嗎?你要指著這個掙錢去跑其他平臺不就得了?”

對於該網友的疑問,嘀嗒官方也做出了回應,稱會盡快落實處理。不過,這也牽扯出相關使用者對嘀嗒的安全性發出疑問,“我今天也遇到了,電話投訴就賠償我優惠券,要是這其中出意外咋辦。”

事實上,早先順風車曾發生的一些安全事故,為行業和消費者帶來的陰影至今猶在,使用者對乘車安全方面的考量自然是重中之重

鋅刻度詢問了多位經常使用網約車平臺的使用者,他們一致強調,安全比價格、服務等因素重要。那麼,對相關從業平臺及從業人員來說,無疑是對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在王川看來,成為嘀嗒的順風車司機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以至於,他就是因為嘀嗒平臺管理寬鬆,才在橫向考慮了哈羅、曹操等多個平臺後選擇了嘀嗒,“不需要培訓,按照平臺的要求,提交相關材料等待稽核透過就可以了。”

“反正嘀嗒沒出過什麼事。現在我們一週刷一次臉,只要和資料一致就行。”提及當年整個順風車行業經歷的黑暗時刻,白毅也坦言,安全事故雖然防不勝防,但卻不得不防,“當年安全事故之所以爆發,就是因為相關安全措施沒有做好。”

司機一週打一次臉卡、上車時提示乘客驗證資訊是否對得上、APP內設定一鍵報警......現在不能妄斷嘀嗒在安全方面的設定是否周全,但當年的安全事故已為整個行業發出了預警:必須要在安全性上做出更多行動,否則一旦真的出事,對平臺而言將會是一次致命打擊

至於安全之外的其他服務,也因順風車模式帶來了一些難解的問題,比如行程的臨時變動。

最近,在嘀嗒出行的抖音號下,釋出了一條內容為“乘客臨時改變目的地,車主卻直接拒絕”的短影片,引起了車主與使用者的廣泛共鳴。

車主不同於營運司機,是為了分攤油費才順路為乘客分享閒置座位,而乘客卻想用低價享受更多服務,這才是當下許多乘客對嘀嗒順風車表示不滿的主要因素。有人將嘀嗒順風車的特點總結為,“它確實做到了經濟實惠,但也僅僅只是做到了經濟實惠。”

上述矛盾也從側面表明,單憑順風車業務並不能完全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或許嘀嗒還需要找到一個將低價惠及司機和乘客的更好方式。

單一的順風車業務能否支撐起IPO之路?

9月2日,“嘀嗒考慮在香港IPO”的訊息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行業震盪。

看似矛盾重重、問題多多的順風車業務,不僅成為了嘀嗒的立身之本,更或將助力嘀嗒完成整個業界都不曾完成的壯舉——成為“中國共享出行第一股”。

“產業要進步,各個行業都要有一定的集中度。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所謂的‘馬太效應’,資源會向領先的企業集中。”對於企業謀求上市的動機,某上市公司董事James如此表示。

他進一步解釋,如果此時企業能跑在行業前端,那麼未來的發展就會更容易。而如果此時相對保守,沒有達到行業的領先地位,那麼未來的發展空間就會受限制,“所以,一定要想辦法達到行業的領先地位。如果能充分利用資本市場,那麼很可能如虎添翼。”

從事金融行業多年的Edward也告訴鋅刻度,嘀嗒謀求上市並不像外界想象的那麼難。“滴答估值才百億級別,輕裝上市,反而沒有那麼多包袱。再加上在海外上市,合規,故事投資人愛聽,邏輯自洽,有想象空間,就夠了。”

更加重要的是,“海外上市不難,難的是上市後自身的發展能不能支撐股價,給投資人帶來回報,這才是企業、股東、潛在投資者需要關注的。”

眼下,嘀嗒出行旗下共有順風車、計程車兩條業務線。

基於嘀嗒出行日前披露的一組成績單:截至2020年8月31日,整體註冊使用者數已突破1.8億,註冊車主數突破1900萬,分別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00萬和400萬人。另外,六年以來旗下順風車累計共享座位超24億。累計註冊計程車司機數量超過190萬,累計認證通過出租車司機數量超80萬。

從註冊司機資料就可見,在嘀嗒平臺上,順風車的業務範圍更廣。這與嘀嗒以低價出圈有關,在出租車業務上,嘀嗒的優勢並不明顯,畢竟不管是在哪個平臺叫出租車,最終也是按照打表計價付款。

打低價牌的順風車業務,對記憶體在讓使用者提出質疑的接單難、服務不到位、安全性不足等問題,對外也面臨著激烈的紅海競爭格局

艾媒諮詢資料分析顯示,2019年中國順風車市場仍然呈現持續混戰的競爭格局。雖然前有部分平臺的順風車業務暫時下線,但後續相繼湧入包括哈囉出行、曹操出行等品牌,加之有平臺的順風車業務又逐步恢復,順風車賽道競爭日漸激烈。

從這個角度來看,即使嘀嗒講好了上市故事,在不久的將來順應投資者的期待成功IPO,但處於內憂外患之下,能否繼續講好上市後的發展故事,依然得先打一個問號。

(文中受訪者皆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