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從生鮮電商的B2B到“社群團購”的B2C,網際網路巨頭正試水又一生活服務領域,嘗試在“菜市場”也佔據一席之地。11月29日,《網際網路巨頭正在奪走賣菜商販的生計》一文出現在大眾視野,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自己體驗“社群團購”商業模式的經歷,對於網際網路巨頭瘋狂補貼、與普通賣菜商販爭利的行為表示不滿,憂心資本和技術的壟斷將擠壓賣菜商販的生存空間。
究其根本,作者的譴責與憂慮建立在“網際網路巨頭入局必然導致小攤販深陷失業與窮困”這一假設之上。
著實,資本的套路威脅不小:利用消費者樂於“薅羊毛”的心理,透過超大的補貼力度迅速吸引大量消費者,進而在行業內實現壟斷,待競爭對手被淘汰後,在市場上掌握絕對話語權。
然而,在筆者看來,套路並非萬能,儘管成功先例不少,不過在賣菜這一民生行業,網際網路巨頭未必能取代攤販。
一方面,“雲賣菜”和實體攤販的目標市場並不相同,雙方各自擁有一批互不重合的忠實消費者。據某生鮮供應鏈管理服務提供商整理得出的2020年生鮮電商使用者畫像,超六成生鮮電商訂單來自80後、90後,年輕女白領成為重要的使用者群體。對於大部分生活節奏快的青年上班族而言,他們節約時間和精力的需求較為強烈,比起下班後再奔波於生鮮超市或菜市場,一鍵下單、送貨上門顯然是更優的選擇。
但同時,仍有數量可觀的一批人主動或被動地拒絕了“雲買菜”,例如不信任、不適應電商平臺促銷模式的傳統消費者,或處於數字鴻溝彼端、對電商平臺的操作流程和優惠規則“弄不明白”的老人。對他們而言,“雲買菜”並不能帶來更便利、更順心的體驗,他們前往菜場購物的習慣受衝擊的可能性就很小,資本和技術難以斬斷賣菜商販和這一部分消費者的聯絡。
另一方面,與在小商販處買菜相比,“雲買菜”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同時無法帶來“可觸可感”的體驗。先拿網際網路公司成功進軍過的出行服務領域來說,其實不管是軟體叫車還是招手攔車,使用者最在意的是“抵達目的地”這一結果,打車的形式和過程相對弱化。與之不同,買菜的“買”字代表一個重要的過程:有時間、有精力的消費者仍找攤販買菜,圖的是親自調動感官、反覆觸控比對、最終挑選出新鮮完整食材的這一整個過程,圖的是一份確定和安心。
平臺下單則猶如“拆盲盒”,拿到手之前,消費者無法直觀感受食材的品質,只能寄希望於大平臺應有的公信力。
另外,有不少網友更願意去菜場的原因還在於,和家人遛彎買菜、與熟悉的商販聊天和討價還價的過程,構成了買菜過程中的情感體驗。生鮮電商、社群團購等模式無法複製菜場和小攤的人情味、煙火氣,機械化的管理也難以取代商販累積多年的鄰里情。
誠然,與小商販相比,網際網路巨頭具有壓倒性的資源優勢,“資本面前沒有公平競爭可言”這一現實問題令人不免悲觀。但筆者仍然認為,工具理性的勝利並不是絕對的,燒補貼培養市場只是一時之計,基於消費群體和過程體驗的差異,在買菜這件“小事”上,網際網路巨頭未必能奪走賣菜商販的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