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業兩強兩弱背後的文化因素
近幾年,尤其是近2年,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幻,大浪淘沙後顯山露水,國內的產業特點顯露無餘,總結起來有四個特點:整體強,應用強,核心弱,基礎弱。
從產業實際格局來看,與這四個特點相符,這也是我們進行產業升級的最大優勢和弱勢。
我們已經佔據了整個世界產業的中端位置,我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門類最全、配套最完備的產業體系,雖然我們是製造業大國,但一些關鍵技術和材料仍然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
整體強源於高度發展的整合能力,這種整合能力一方面來自於組織能力和執行能力,另一方面來自於完整的產業體系。一部分基於中國人的性格,另一部分依賴中國人的勤奮。修橋鋪路蓋高樓造船舶飛機都需要這種素質。
應用強受益於低廉的成本和龐大的市場,我國就是憑著低成本迅速形成勞動密集型產業,服裝鞋帽玩具都是第一大加工國,除此以外,我們國家擁有強大的國內市場,在很多行業領域,比如汽車、電子、機床、服裝等領域,也都是全球第一大市場。正是成本優勢加上龐大的市場,使得我們的產業在應用環節突出。
核心弱表現為我們雖然有完整的產業體系,但核心技術和關鍵材料都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我們的產業體系的核心層面並不完整,還有許多短板。比如晶片產業,雖然我們已經擁有設計能力,但晶片架構依然是透過授權獲得,即使我們的晶片設計能力達到領先水平,但我們無法制造高階晶片,晶片製造裝置仍然受制於人,就連晶片製造所用的光刻膠也都需要從日本進口。
基礎弱表現為我們在設計前端理論研究領域的落後,和原創設計能力的不足。總體來說就是創新能力不足。比如我們的設計多數還停留在逆向設計階段,而很少有正向原創,我們使用的設計分析軟體基本上來自西方,鮮有我們自己的工具。如果理論研究和設計基礎不牢固,整個產業就不牢固,必然受制於人。
前兩強依賴於中國人能吃苦易於管理的文化,整合能力依賴於組織能力,而低廉的勞動成本依賴於中國文化中的勤奮。兩者結合使得中國產業具備了兩強。
造成後兩弱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因素為智慧財產權保護不夠完善,使得圍繞智慧財產權展開的一系列措施不力,造成科研人才流向西方發達國家,科研資源被配置到整合應用環節,基礎研究缺乏連貫性,核心技術和材料能買不做,能租不造的理念造成兩弱的結果。
不過,全球化退潮暴露了產業不足,也並非是壞事,把壞事變好事,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更需要以開放市場,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帶來公平透明的市場環境,保障收益合理分配,發揮兩強的優勢,彌補兩個弱項,使得產業發展走向平衡。
【來源:行者啊】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