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奮鬥、歷史程序和中國14億人的內迴圈,能讓鴻蒙擊敗安卓嗎?
去年,華為提出自研晶片+鴻蒙OS”的新體系。
但今年,在國內攻城略地的華為,可能在晶片斷供背景下,失去“自研晶片”這一陣地。不僅如此,可能手機面板等都要隨時面臨被卡脖子的窘境。
被斷翼之後,鴻蒙就成了“全村唯一的希望”了。
因為被美國製裁,華為手機面臨無法使用安卓的風險,因此鴻蒙曾被外界認為是華為針對為手機開發的作業系統,是可以解決軟體“卡脖子”問題的救命稻草。
鴻蒙與安卓可以一戰?
但還是先別起哄了吧,這是一條少有人能走成的難路!
9月10日,在2020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正式釋出了鴻蒙OS 2.0版本,手機將在2021年開始搭載鴻蒙系統。
甚至,華為喊出了鴻蒙未來要三分天下的目標,另兩個當然是谷歌安卓和蘋果的IOS。
毫無疑問,中國開發者是各大系統中最有權勢一支。目前,中國的開發者在Google Play和iOS,貢獻了接近38%的收入,但若聚集起他們就能反過來拿下三分之一的市場嗎?
在鴻蒙要和IOS、安卓三分天下之前,最好先看看前輩。
諾基亞的Symbian、三星Tizen、Windows Phone、黑莓、Firefox OS以及曾經位列世界第三大手機系統的國產Yunos……
不缺錢,不缺裝置甚至不缺知名度,但它們都沒幹過安卓和IOS。
這一路都是讓人沮喪的結果。
作業系統的問題,不是程式碼敲得好,更多是個商業問題,甚至是個歷史程序問題。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微軟手機作業系統。於開發者而言,在和安卓沒有任何相容的微軟手機作業系統上重新部署一個應用版本,等於要把現有系統重新發開一次,成本極大,而另一方面微軟自己作業系統使用者並不多,做起來相當不值得。
自然,微軟的手機作業系統,就在競爭中逐步涼涼了。
所以,即便華為創造過海思麒麟,但也不一定能同樣將奇蹟複製在鴻蒙上。
但這並不不意味著華為沒有機會,不意味著華為是在反覆推石頭的西西弗斯。
此一時彼時,華為推出鴻蒙之際,本身就踏上了作業系統第三次迭代——從PC、到手機再到物聯網。鴻蒙正是面向5G+物聯網的下一代作業系統。
華為的鴻蒙系統是分散式的,不同型別的終端(比如顯示器、攝像頭、麥克風、音箱)可以進入一箇中央資源池,所有終端可以共同呼叫、互助共享,互為外設。
所以,這不是隻為手機而生的作業系統!
HMS跟鴻蒙並不是一個層面的東西,HMS是華為對標谷歌的GMS打造的一個應用生態平臺。
目前,安卓還不具備這種能力。用個形象比喻,若鴻蒙抓住機遇,那麼可能就會讓安卓系統變成今天的英特爾,而自己變成ARM。彼時,因為英特爾X86只能跑在大型計算裝置,而ARM構架則可以相容更廣泛,觸及可穿戴智慧裝置。所以,英特爾才有了今天的舉步維艱。
顯然,代際輪替,足夠給鴻蒙撕扯出一片成長空間。
鴻蒙不是安卓升級,而是共同基於Linux 平臺的開源手機作業系統。
每一次IOS在中國更新都能掀起熱議,反倒是安卓的更新總是很沒存在感,是一個被邊緣化的存在。
這是因為中國手機廠商,具有很強的深度定製能力,活躍在使用者認知裡,是MIUI、Coloros、Flyme等等國產化的系統。
他們在使用體驗上要更勝於安卓原生系統,比如手機的敲屏截圖等功能,也是都由中國廠商率先推出。
既然,坐擁中國海量的手機使用者中國市場,能夠保證各大廠推出各有特色深度定製系統,那麼或許也能支撐深入底層的鴻蒙走得更深入一些。
在內迴圈被大力提倡的今天,中國使用者市場以及中國開發智力,或許能讓鴻蒙先在中國跑起來。也許短時間內,鴻蒙的HMS還不能在全球範圍替代谷歌的GMS,但在中國或許不是難事。
歸根結底,客戶體驗才是最重要的,中國市場足夠大,華為可以透過不斷強化產品和發展生態系統來生存下去。
畢竟,餘承東自己也說過,讓所有中國公司都不能用谷歌生態,鴻蒙就能將其替代。
【來源:華商韜略】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