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戴頭盔看房”的影片內容在網路中流傳開來,據影片中的主人公介紹,戴頭盔是為保護個人資訊,要是被售樓處的人臉識別系統區分出是自然到訪還是中介介紹,這一去一回間就可能有幾十萬元的房款差異。
事實上在更早之前,關於物業要在小區按照人臉識別系統一事,也曾引發外界的廣泛關注。而針對人臉識別技術被濫用的問題,目前包括天津、南京、杭州在內的多地已經出臺相應政策,其中天津更是用法律法規的方式,禁止採集人臉、指紋、聲音等識別資訊。
人臉採集陸續在各地迎來強監管
在多地針對人臉識別進行管控的背後,無疑是大眾對於人臉識別的忍耐度正在下降。就在上月,《南方都市報》人工智慧倫理課題組與App專項治理工作組釋出了《人臉識別應用公眾調研報告(2020)》(下文中簡稱為《報告》),據悉此次回收匿名問卷2萬餘份,其中六成受訪者認為人臉識別技術有濫用趨勢,三成受訪者表示已因人臉資訊洩露、濫用而遭受隱私或財產損失。
而人臉識別之所以會備受科技企業乃至部分零售企業的青睞,其實背後的原因很簡單,這一切都是“Big Data(大資料)”惹的禍。據悉,人臉資訊是定位個人的最直接手段之一,透過人臉識別系統,判斷進店顧客的性別、年齡、表情等資訊,並識別會員、熟客、新客等不同客群,都可以變成一個個的標籤,以建立非常精準的使用者畫像,讓消費者在商家面前幾乎成為透明人。
在人臉識別或者大資料還沒有介入前,在傳統的商超等線下零售行業中,其實商家對於消費者的購買力和購買意願都是很難進行判斷的。畢竟透過衣著等外在資訊來判斷顧客的購買力,很有可能出現“打腫臉充胖子”或“扮豬吃老虎”兩種極端情況,而消費需求則需要進一步的導購才能獲知。
如今有了大資料和人臉識別,用人臉資訊完成身份定位,再關聯到手機號與購物記錄,也就讓消費者實際的購買能力直接擺在商家面前,並意味著在商家面前你就是單向透明的。並且透過人臉識別,攝像頭可以輕鬆追蹤到消費者盯著哪些廣告/商品,一旦超過閾值,商家就能判斷其所感興趣的內容,進而完成精細化導購。
比如說,在某些智慧門店解決方案提供商的案例展示之中,顧客的資訊完整的呈現在螢幕上,左側是顧客的人臉,右側則說明他是新客、熟客還是會員。點開某個顧客的進店歷史,會顯示該顧客每次進店被抓拍的人臉影象,顧客的消費金額以及消費的商品也在其中。消費者在這場博弈之中已經是單向透明的了,之前屢屢出現的“大資料殺熟”也是同樣的道理。
消費者已經不願再用隱私換便利
或許不少朋友還會記得,在2018年春天,百度CEO李彥宏講出一句當時備受爭議的話,就是“中國人可以更加開放,對隱私問題沒有那麼敏感。如果他們願意用隱私交換便捷性,很多情況下他們是願意的,那我們就可以用資料做一些事情。”
事實上,“消費者願用隱私換便利”的說法在全球網際網路行業的從業者中,是一種相當普遍的認知。為了技術的進步,有些此前的固有認知確實做出過一定的讓步,比如網路中立原則,讓初生的網際網路企業能夠免收運營商壓制;而美國《數字千年版權法案》中的“避風港原則”,則更是讓搜尋引擎、入口網站,以及社交平臺的經營成本大幅降低。因此過去的歷史也告訴我們,技術變革是以社會需求為基礎的,消費者出讓個人資訊,來換取企業提供不斷進步的資訊科技,是一項公平合理的交易。
在如今網際網路已經深刻改變了我們的社會生活之後,經過了二十多年的耳濡目染,相信很多人都認為網際網路是稀鬆平常的世界本來秩序中的一部分,甚至當下關於網際網路是改變世界革命性產物的認知已經成為了過去式。但伴隨著技術進步暫時陷入停滯,以及摩爾定律的陸續失效,許多消費者開始發現,在這個大資料時代隱私並沒有換到便利,反而開始讓自己的體驗變得不再舒適。
在大資料時代,隱私在某種程度上已然已經成為了“奢侈品”。而以蘋果為例,其能夠在來勢洶洶的Android手機廠商面前保持嶽峙淵渟的姿態,除了獨特的iOS生態之外,隱私也是其不遺餘力打出的一張牌。如今隱私安全已經成為不少消費者選擇產品或服務的重要一項,不僅僅是蘋果,從微信到京東再到支付寶,如今各大網際網路巨頭都在強調自己在隱私上做了哪些工作,以及提供了哪些防護手段。
而此前消費者願意用隱私換取便利的基礎,是他們願意相信網際網路企業會遵循商用道德,嚴格保護使用者的因素資訊。然而在2018年春天,Facebook的隱私資料醜聞揭開了一個血淋淋的現實,即便如同Facebook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都會不顧商業道德和科技倫理,這也是為什麼蘋果CEO庫克會不停抨擊Facebook,畢竟後者實在是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也動搖了消費者對於網際網路企業的信任。
槍打出頭鳥,面部資料太過敏感
現在之所以大家將槍口都對準“人臉識別”,無疑是因為面部資訊實在是太過於敏感。事實上,在2019年舊金山成為首個禁用人臉識別的城市,以及此後關於IBM、微軟、亞馬遜等企業放棄人臉識別研究的時的說法,就是“暫停服務是個倫理上的決定,而非基於錢”。當時對於這些海外企業的做法,還曾有不少網友表示費解,畢竟這些企業收集其他資料的時候可沒少使勁,怎麼在面部資料上就放棄了。
現在看來,這些網友或許是“板子不打在自己身上不知道疼”,如果你是眼下要買房的購房者,相信無疑會支援此前這些企業的做法。畢竟人臉識別是人的一種生物特徵,並且具有唯一性,而這些洩露後的人臉資料,究竟會被什麼樣的人使用,以及用於怎樣的場合,是否可能導致財產的損失或其他人身權益的侵犯,在技術力不夠的普通消費者面前幾乎是無解的難題。
由於與個人身份更高的關聯性,也使得人臉資料洩露所帶來的潛在的安全風險,遠比指紋或手機號碼的洩露更為嚴重,甚至於人臉識別的準確率越高,反而所引發的危險性就會越大。在聯網環境下,一旦採集了生物特徵認證,就一定會有特徵資料庫,所有的生物特徵資料只要進入計算機系統,就會被轉換為程式碼,而只要是程式碼就可以被截獲、被解讀。更何況,人臉識別基本是無感的,也就等同於是在很多的場景下,商家剝奪了消費者的選擇權。
再加上人臉識別背後是深度/機器學習在起作用,為了使人臉識別演算法正常工作,就需要一個足夠有深度的資料集來訓練演算法。現在的問題就是,大量相關領域的初創企業為了度過缺乏人臉資料的冷啟動期,會主動購買資料,再加上黑產的加入,目前人臉資訊交易已經可以說是非常的泛濫。根據此前央視新聞曝光的資訊,目前一份人臉資訊只需0.5元,因此這也成為了如今消費者呼籲對其進行監管的重要原因。
當下一個越來越被廣泛接受的共識,是新技術需要合理、規範的使用。畢竟當94歲的老人被抱起湊向攝像頭做人臉識別,當老年人被“數字鴻溝”隔離時,人臉識別這項技術也在這樣的時刻喪失了它的先進性。因此儘管人臉識別技術確實方便了我們的社會生活,但便捷背後的代價卻需要根據風險進行評估,這也就是為什麼人臉識別需要被監管的原因所在。
如今技術正在飛快地追趕我們,而我們如果我們不走到技術的前面,一切或將會覆水難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