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河生物群這件1.2億年前化石 為獸類起源提供了新證據

熱河生物群這件1.2億年前化石 為獸類起源提供了新證據

熱河生物群約1.2億年前的對齒獸類乳齒獸新化石標本。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中新網北京4月6日電 (記者 孫自法)獸類是如何起源的?其牙齒型別演化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了什麼角色?長期以來備受古生物學界關注。

中美科研人員最新在遼寧熱河生物群合作研究發現一件約1.2億年前的對齒獸類乳齒獸新化石標本,並透過對對齒獸兩大主要類群化石標本的頜骨和牙齒結構進行深入對比研究,為認識獸類的起源演化過程提供了新的證據。

熱河生物群這件1.2億年前化石 為獸類起源提供了新證據

毛方園研究員展示介紹本次研究的乳齒獸化石標本。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這項古生物研究重要成果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毛方園研究員、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孟津研究員等共同完成,其論文近日在國際專業學術期刊《波蘭古生物學學報》線上發表。

毛方園研究員6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介紹說,現生哺乳動物有近6500種,除澳洲單孔類5個種外,其他都歸屬於獸亞綱。獸類的一個特徵,是具有磨楔式臼齒結構或其衍生的臼齒型別,可以說,獸類的演化輻射,和磨楔式臼齒的形成有很高的相關性。在哺乳動物的演化中,臼齒從三個主齒尖前後一線排列的三尖齒型別,經由三齒尖呈三角形排列的對齒獸型別,最後演變到磨楔式臼齒結構。

熱河生物群這件1.2億年前化石 為獸類起源提供了新證據

本次研究的張和獸科和鼴獸科化石頰齒對比。 毛方園 供圖

這個演化過程中,齒尖呈三角形排列臼齒的中生代(距今約2.5億年-6500萬年)哺乳動物,大體上都被歸入對齒獸目,這個類群構成獸類演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該大類又包括屬於相對原始的張和獸科、鼴獸科兩個主要類群,兩者的化石標本都常見於熱河生物群。其中,鼴獸是體型極小如鼩黶pace的哺乳動物,此前已知的化石都比較破碎,多以單個牙齒儲存。

毛方園指出,本次研究在熱河生物群最新發現的乳齒獸化石標本,則是鼴獸科中迄今所知唯一儲存了骨架和完整齒列的屬種,在完整齒列、下頜、頭骨等結構上,為該類群的形態學研究提供了非常豐富的資訊。這個鼴獸科的乳齒獸化石和張和獸科中已知最好的化石代表源掠獸對比,深入揭示出兩個類群的異同:

源掠獸相對比較原始,牙尖獨立,齒骨帶麥氏軟骨溝,具有骨化的麥氏軟骨。乳齒獸牙齒上已脊型化,成年個體沒有骨化麥氏軟骨,說明它的中耳已經和齒骨完全分離,代表了哺乳動物中耳演化中又一次的獨立演化事件。

熱河生物群這件1.2億年前化石 為獸類起源提供了新證據

本次研究的乳齒獸化石標本及其高精度掃描圖。 毛方園 供圖

她表示,乳齒獸和源掠獸相對完整的形態學對比研究,使它們在今後的哺乳動物高分類系統發育研究中,成為各自類群的代表,這對了解磨楔獸類乃至獸類的系統發育關係和演化極為重要。兩者體現出來的差異,表明它們在演化過程中的分離時間很早,即鼴獸科已經特化,而張和獸科可能更靠近獸類演化的主幹類群。同時,它們下頜和牙齒的差別,也從功能形態上反映出取食、咀嚼的差別,以及對不同生態環境的演化適應。

毛方園透露,研究團隊後續將在此乳齒獸化石及其與源掠獸對比研究的科研資料基礎上,結合新的化石標本材料,進一步深入開展獸類起源乃至哺乳動物起源演化的研究。

據瞭解,最新研究論文也受邀列入世界各地中生代哺乳動物研究主要團隊參與的、《波蘭古生物學學報》為美國著名古哺乳動物學家理查德·西費利(Richard L. Cifelli)推出的紀念文集,以紀念和褒獎其對中生代哺乳動物研究作出的重要貢獻。(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74 字。

轉載請註明: 熱河生物群這件1.2億年前化石 為獸類起源提供了新證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