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波波海浪將大量海鳥衝到澳大利亞的東海岸線上,有的早已死亡,有的奄奄一息。據統計,海鳥死亡數量高達300多萬隻。經過多年的研究,集體死亡事件謎底終於揭曉,與人類息息相關。
死亡的海鳥為短尾鸌(hù),屬鸌形目,鸌科,剪水鸌屬。主要分佈於北太平洋至澳大利亞東南部,遷徙過程中一些迷鳥也會出現在臺灣,浙江,海南,廣東附近的海域。
短尾鸌是遠洋遷徙物種,它們會在4月離開澳大利亞,遷往北半球度過炎熱的夏季,然後又在9月回到澳大利亞南部進行繁衍。死亡事件發生在即將到達澳大利亞之前,因為還有部分沒有死透,說明事情發生不久之前。
短尾鸌的屍體解剖顯示,將近96.7%的短尾鸌肚子裡存在小石子與塑膠,有些短尾鸌的肚子裡甚至存在4~5塊小石子。塑膠可以理解,但澳大利亞附近一望無際的海域上,哪來那麼多小石子?
短尾鸌是誤吞石頭,導致消化道被佔據無法進食而死,還是太餓了把石頭當飯吃?問題看似都是餓死,但其實是兩個方向。《 Marine Ecology Progress》上釋出的研究報告,解決了這些問題。
石頭的來源
2012年,一艘飛往紐西蘭的航班上,乘客海面下有座水下火山正在噴發(克馬德克群島,哈弗爾海山)。在昆士蘭科技大學火山研究員的印象中,這900米深的哈弗爾海山原本不曾噴發過。
2013年死亡事件發生後,有些科學家海底火山事件聯絡在了一起。追查下去發現,當年有大量構造疏鬆的石頭被衝到了澳大利亞的海岸上,與短尾鸌的死亡時間相近,有研究人員認為這些石頭或許就是來自哈佛爾海底火山。
2019年,南太平洋島國湯加海域附近也出現了海底火山噴發奇觀,使得這片海域出現一片巨大的“泥漿”,足足150平方公里(約兩萬個足球場)。
這些“泥漿”實際上是由石頭組成的,因為漂浮在海面上,所以被稱為“浮石”。當熔岩從海底火山口宣洩而出時會直接被海水所包裹,熔岩內部氣體來不及溢位,熔岩就被海水急速冷卻,使內部形成大量孔洞。這些佔了岩石總體積的70%,因此浮石密度極低可以漂浮在海面上。
圖:從衛星上觀測到的南太平洋“浮石筏”
當火山噴發後,浮石就會聚集在海面上,如同巨大的木筏,隨海水而動,科學家將之命名為“浮石筏”。
為了研究短尾鸌與浮石是否存在聯絡,科學家對短尾鸌進行追蹤,甚至在它們的腿上安裝了GPS。還利用衛星長年追蹤,克馬德克群島附近的浮石筏以及其運動路徑,經過對浮石的分析比對,得出結論:亡鳥肚子裡的浮石就是來自於哈佛爾海山。
飢不擇“石”
遷徙的追蹤資料顯示,短尾鸌大約每年的在9月9日到10月15日離開北極,花8到20天才能到澳大利亞。透過將短尾鸌的飛行路線與克馬德克群島浮石筏的軌跡進行對比發現:短尾鸌遇到浮石筏的時間是在到達澳大利亞前的12至41小時。
這意味著短尾鸌並不是因為“吃下了浮石導致其他食物難以消化”,而是“在最後的幾個小時裡,由於飢餓吃了任何它們所能塞進嘴裡的東西”,這種情況在動物中是不曾出現過的,就像你餓了,有可能吃菜,吃樹葉,吃任何看起來像食物的東西,但絕不會吃石頭,因為石頭解決不了“餓”的問題,或者說石頭與有機物完全不沾邊。因此,《 Marine Ecology Progress》中的論文中提出了一個觀點:
動物或許可以超過選擇性閾值,從而透過攝取非營養性物品(“非食物”)代替食物,飢餓或食物匱乏的動物或許會降低的獵物辨別力。
不過,也有一部分科學家認為浮石筏穿越海洋時,浮石表面會附著上珊瑚和藤壺等生物,短尾鸌或許是認為石頭也是生物的一部分,由於太餓了,希望從石頭中獲得能量。不過,主流的觀點還是認為短尾鸌就是飢不擇“石”。
無論如何,飢餓才是這300萬隻短尾鸌的死亡原因,而不是它們吃了什麼。食物匱乏是導致它們飢餓的原因,這一方面來源於人類過度捕撈耗盡了它們海洋中的獵物。另一方面來自於氣候變化。2013年,北極與太平洋等多地都出現過海洋熱浪,其中美國西部沿岸的海洋水溫高出了6度,沙丁魚、鳳尾魚等小魚大量減少,而北極熱浪也使得短尾鸌無法儲存足夠的食物與脂肪,因此跑不到終點就被餓死。這些熱浪又與全球變暖,冰川融化息息相關,而它們由於人類溫室氣體排放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