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發展靠什麼?眾多專家提到了這幾個關鍵詞

AI發展靠什麼?眾多專家提到了這幾個關鍵詞

論壇現場。中新網 吳濤 攝

中新網北京9月19日電(記者 吳濤)人工智慧,目前最熱門的詞彙之一,也是新基建七大領域之一,未來該如何快速發展?在18日舉行的2020年中關村論壇人工智慧開源開放與生產力促進平行論壇上,人才、開源、演算法等一些關鍵詞頻頻被專家提起。

中國科協常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宋軍稱,以5G、大資料為代表的資訊科技,正在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人工智慧技術與傳統領域的跨界融合,不斷生成科技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南寧談到了人工智慧的創新基礎,他認為無論人工智慧技術如何變革,不變的是資料、演算法和計算能力三者對人工智慧的基礎支撐。

“資料的獲取,演算法的應用以及計算能力的提升,又取決於人工智慧晶片的效能。所以應該加大探索跨學科人工智慧新演算法的研究和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的建設。” 鄭南寧指出。

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二級巡視員劉景昶稱,人工智慧具有多學科和高度複雜的特徵,這個領域的創新更需要加強國內外交流合作,在創新中面臨很多挑戰,其中就包括開源開放。

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雙聘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稱,人工智慧的進步離不開人才、發展和創新這三個方面。

“中國目前是工程師紅利期,如何把工程師紅利培養為人工智慧人才紅利是關鍵。發展是指研究方向,尤其在深度學習方面。創新上開源很重要,一定要透過開源繼續保持開放並和世界連線。” 沈向洋稱。

曠視聯合創始人唐文斌稱,目前人工智慧行業還處在初級階段,人才不足,行業沒有形成熟的行業標準和價值體系;場景碎片化,需要各種各樣不同的演算法;門檻也比較高,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有能力建設一套自己的演算法能力。以後要在這些方面努力。

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釋出的《人工智慧產業人才發展報告(2019-2020年版)》預計我國人工智慧產業內有效人才缺口達30萬,特定技術方向和崗位上供需失衡比例尤為突出。

在論壇上,曠視釋出AI加速計劃,旨在透過技術開源開放,人才培養和產業標準制訂三個方面助力AI與傳統產業融合,推動人工智慧的發展與應用落地。據介紹, 曠視2020年3月對外開放的Brain++,可有效縮短80%演算法從需求到落地的時間,整體降低55%的演算法生產成本。(完)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923 字。

轉載請註明: AI發展靠什麼?眾多專家提到了這幾個關鍵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