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全景(2019年8月27日攝,無人機照片)。
“十三五”時期,全國上下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努力破解發展難題、厚植髮展優勢,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
“十三五”時期,“天眼”望天、“蛟龍”探海、大飛機首飛、高鐵馳騁、超級計算機競逐榜首,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北斗導航全球組網,5G網路加速成型,數字經濟佔GDP比重超三成……一批批創新成果競相湧現,一系列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在大江南北落成投用。五年來,創新驅動發展成果與廣闊的應用場景交匯融合,顯著提升我國裝備製造水平,持續完善交通運輸體系,深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支撐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新發展理念引領驅動下,“十三五”期間我國發展跑出“加速度”,奔向“新未來”。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2019年8月28日拍攝的“中國天眼”全景(檢修期間拍攝)。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這是“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資料照片)。1個多月時間,“奮鬥者”號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0909米的紀錄,讓人類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有了新座標。2020年11月28日,“奮鬥者”號順利返回海南三亞南山港。新華社發(楊寧軍 攝)
在西太平洋海域,“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離開“向陽紅09”科學考察船準備進入水中,進行中國大洋38航次最後一潛(2017年6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2020年10月31日,國產大飛機C919在跑道上滑行。在當日開幕的2020南昌飛行大會上,國產大飛機C919亮相南昌瑤湖機場並進行飛行表演,這也是C919首次在航展上進行飛行表演。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
2017年5月5日,國產大型客機C919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首飛成功。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這是安裝在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2018年10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2020年6月23日,我國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在河南省鄧州市小楊營鎮安眾村,加裝有北斗導航系統的拖拉機在無人駕駛狀態下播種(2020年5月2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馮大鵬 攝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2020年10月1日,國家航天局釋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影象。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供圖)
這是嫦娥四號著陸器彩色全景圖。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供圖)
港珠澳大橋(2018年7月1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這是2020年9月12日拍攝的港珠澳大橋(無人機全景照片)。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這是在北京南站拍攝的“復興號”列車(2017年9月21日攝)。當日,“復興號”以350公里時速在京滬線上正式運營。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動車組停靠在武漢動車段的存車線上,準備進行檢修和保溫作業(2018年2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這是2019年5月23日在山東青島拍攝的我國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新華社記者 李紫恆 攝
這是西成高鐵西安首發列車進入秦嶺第一個隧道(2017年12月6日攝)。當日,西安至成都高速鐵路正式開通。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2019年6月25日拍攝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貨車在新疆哈密境內的京新高速公路上行駛(2017年7月1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蔡增樂 攝)
這是位於貴州、雲南交界處的北盤江大橋(2018年8月10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這是西電東送?1100千伏“新疆準東—安徽皖南”特高壓直流工程位於長江北岸的跨越塔(2018年4月1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
烏東德水電站大壩(2020年6月29日攝,無人機照片)。世界第七、中國第四大水電站——烏東德水電站首批機組於6月29日投產發電。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這是2020年3月18日拍攝的上海洋山港集裝箱碼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這是2020年8月13日拍攝的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施工現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2016年12月9日,“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與阿里量子隱形傳態實驗平臺建立天地鏈路(合成照片)。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鄭州市鄭東新區自動駕駛公交1號線車輛行駛在試執行的道路上(2020年8月1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李安攝
觀眾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5G通訊服務專題展區參觀(2020年9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魯鵬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