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體育總局冬運中心常務副主任:53年首體煥發青春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4月3日,首都體育館內正式開始了“相約北京”冰上專案的測試比賽。這裡將舉行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的競賽。
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常務副主任、首都體育館場館(群)執行團隊主任丁東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歷經53個春秋,首都體育館經過大改造煥發了新的青春和麵貌。
同時,丁東介紹,首都體育館是本次冰上專案測試活動唯一一個在同一天進行轉場的比賽場館,執行團隊密集地安排了“轉場”,做好兩個專案的轉換工作。
2021年4月2日 首都體育館 場館執行團隊主任丁東。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全新的音響、嶄新的場館,老首體煥發新面貌”
新京報:首體是新中國建設的具有悠久歷史的一批現代體育場館之一,改造後的首都體育館有哪些變化?
丁東:首都體育館是具有53年曆史的新中國建設的第一座現代化體育場館。歷經53個春秋,在今天又煥發新的青春和麵貌。為了迎接在這裡舉辦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比賽,我們進行大面積改造,主要有幾個系統得到新的提升。
一是音響,這是目前最現代化的音響。二是影片系統,天幕、環屏、端屏都是目前最現代化的,特別是天幕和環屏,是這次改造後新增加的。三是製冰系統,場館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技術製冰,這符合國際奧委會要求、綠色低碳要求。
還有一個改造是恆溫恆溼系統。因為這是進行滑冰比賽的場所,所以對場地環境、溫度,溼度、排風都要求很高,再加上現在防疫的要求,所以場館空調系統、新風系統都重新進行改造。這是幾個比較大的改造。
新京報:觀眾席的設施也進行了改造?
丁東:是的,大家知道,首都體育館以前能容納18000名觀眾,現在改造後變成15000。大家肯定會問,為什麼少了呢?按說改造應該增加了。這是因為,老場館的大框架不能改變,它已經屬於現代建築的文物,另外是為了增加觀眾觀賽的舒適度。我們在現有基礎上把座椅加寬,讓觀眾觀賽更加舒適。
還有,我們按照國際奧委會和國際單項組織要求增加了無障礙坐席,在首體館裡有80多個。這樣改造後,我們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觀賽需求,舒適度也提高了。所以我們總結有9個字,那天釋出會時候我也講了:老場館、新變化、高科技。
大家走進來以後,記者、觀眾、運動員、工作人員聽到這裡的音響,看到嶄新的場館,確實感到很興奮。希望運動員能夠在改造後的首都體育館,創造自己最好的成績。
2021年4月2日 首都體育館 館內比賽場地。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執行團隊密集安排“轉場”,做好冰面轉換等工作
新京報:看了北京冬奧會第7版競賽日程,首體承辦花滑、短道專案比賽,其中一天內兩個專案比賽都要辦,兩個單元的間隔是5個半小時,這意味著場館要進行轉場?
丁東:首都體育館場館執行團隊面臨三大壓力,其中一大壓力就是短道和花樣的兩個賽事的轉場,是本次冰上專案測試活動唯一一個在同一天進行轉場的比賽場館,雖然有的場館因同時承擔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比賽也要轉場,但中間有時間間隔。
而我們必須在比賽同一天進行。一般來說,短道都是在晚上,白天是花樣。有的時候下午是短道,晚上是花樣。
新京報:為了這樣的轉場,執行團隊做了哪些準備?
丁東:對場館執行團隊來說,必須做好準備。這次測試活動中,我們密集地安排了這種轉換。既有冰面轉換,對場館溫度和冰面軟硬度等根據比賽專案進行調整,也有我們臨時搭建的設施要進行轉換,比如發令臺、防護墊等。還有不同專案的媒體記者攝影位置不一,花樣主要在主席臺方向,短道主要在彎道方向。這些是我們直觀能看到的轉換。
還有大家不易看到的轉換,場館執行是一項系統工程,一旦實現兩個專案的比賽、訓練轉換,我們執行團隊業務領域的工作也要跟上,挑戰是非常大的。我們需要進行壓力測試來鍛鍊團隊,發現問題,改進工作。
2021年4月2日 首都體育館 工作人員在測試比賽儀器。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測試活動期間,首體將有近1200人在各個崗位開展工作
新京報:北京冬奧會籌辦已經全面實現“場館化辦公”,首體場館執行團隊為測試活動做了哪些準備?
丁東:我們按照北京冬奧組委和相約北京冬季體育賽事海淀組委會的要求,組成了場館執行團隊,成員來自各個領域各個方面,有北京冬奧組委人員、業主方冬運中心人員、屬地海淀區政府人員,公安和安保人員,來自人民大學和北京建築大學的高校志願者,也包括國網北京電力公司海淀分公司、衛生防疫、餐飲、媒體朋友等各方面人員。
我在第一次給場館執行團隊開會時就講,我們是為了同一個目標,為了確保北京冬奧會成功順利舉辦、測試活動安全有序地推進而一起工作,從去年11月,執行團隊人員陸續到位,到4月1日為止,我們有將近1200人已經在各個崗位開展工作,大家都在同一個目標之下,相互地協調、配合,多次進行演練。
1日,我們還進行了4場演練,就是確保各個領域之間的工作能夠協調配合好,能夠使整個測試活動流暢地運轉。應該說,首都體育館場館群團隊準備了官方訓練和正式測試活動。
新京報記者 吳為 編輯 吳婷婷
校對 李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