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沉迷手機怎麼辦?教育家:可以用一個新的行為取代原有的壞行為

由 伯國平 釋出於 科技

隨著科技和網路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低頭一族,孩子也不例外,只要給了他們手機,他們不哭也不鬧,能安安靜靜一整個下午,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出現了,孩子變得越來越喜歡玩手機,甚至於家長一不給他手機,他就又哭又鬧的。

手機只是我們的一個道具,它可以幫助我們去查閱很多知識,但是它不應該是我們生活的全部。處於這麼一個資訊化的大時代裡,完全的不接觸手機是沒有可能的,但是如何的正確管理孩子們玩手機的時間是父母們所需要去關注的一件事情。

孩子愛玩手機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對自我的過度“補償”。

很多時候孩子會喜歡玩手機的原因,主要就是由於裡面有很多的好玩的遊戲,還有他們感興趣的一切內容,這些東西吸引著孩子們在網路上不願意出來。而這個過程其實也是孩子在實現自我滿足的過程。

孩子從很小的時候他就擁有了屬於自主意識,他會擁有很強烈的保護自己東西的習慣,就比如說,對於年齡比較小的孩子,讓他分享點東西出來,他往往會出現不願意的情況,甚至會因為這種分享的行為而大哭。但是慢慢的他們就會了解到分享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他們就會喜歡與別人分享。

而自我滿足也是如此,很多孩子就是因為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不能夠“滿足”,而透過手機卻可以實現自我滿足,這就導致於孩子會因此而過度“補償”。

就比如說,有很多孩子喜歡玩遊戲,一天一打就是好幾個小時,真的去問孩子,小孩子可能也說不出原因,甚至覺得這遊戲並不好玩,但是他們還是願意,費大量的時間在上面去升級,去打到一定的段位。

所有這些情況的出現,都是因為孩子在遊戲裡面會得到現實生活中他們所得不到的滿足,可以完成他在現實生活中所完成不了的需求,比如說,在遊戲裡,孩子打敗對手會擁有成就感,在跟他人聊天的時候會擁有歸屬感。而這些感受的滿足,就會導致於他們不願意放下手機去感受一個從頭再來的“現實生活”。

教會孩子們放下手機,迫在眉睫

最近小林遇到了一個問題,之前因為工作忙碌,再加上她沒有太多的時間陪伴孩子,所以就默許孩子可以玩手機,但是現在工作量慢慢下來了,他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在家裡面,陪著孩子。

所以現在他就想盡量的減少孩子們玩手機的頻率,畢竟手機玩多了不僅對眼睛不好,而且還會影響孩子們做作業的效率,他們家孩子好多次在寫作業的時候嚷嚷著說要玩手機,只有玩會手機才願意去寫作業。

以前的時候因為小林沒時間和精力,所以就把玩手機當做給孩子的獎勵,但是現在有時間了,就不能讓孩子這麼“放縱”自己。

“媽媽,沒有手機,我還可以玩什麼?”

但是在收回手機的這段過程中,他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他沒有可以代替手機的東西,以前他是把玩手機當做一種獎勵的方式,當做一種可以讓孩子安靜下來的工具,但是現在把孩子玩手機的這一個環節整個取消,那麼他應該用什麼東西來填補這一段的空缺呢?

是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就是4個字,親子陪伴,就像上面小林對於不讓孩子玩手機的困惑一樣,他所擔心的就是取消了這個環節裡面的空缺用什麼來填補,而實際上他忽略了剛開始這個空缺,其實一直都是由親子陪伴來組成的,所以換句話說,取掉孩子們玩手機的方法,也就是多去增加親子陪伴來慢慢的把玩手機的這種“壞習慣”給替換掉。

臺灣教育家洪蘭曾說:糾正一個行為最好的方式,是用一個可被接受的行為取代原有的壞行為。

孩子最需要並且最適合孩子的陪伴方式,那一定就是陪孩子們玩遊戲了,而親子游戲的種類有很多,父母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挑選。

第1種感官類的遊戲。

可以一起玩沙子,去感受沙子的細膩,一起玩水,去感受水的觸感,一起去聽音樂,來感受來自於音樂的力量。這種遊戲可以有效的加強孩子們對自身聽覺,視覺,觸感等各種感官刺激的能力。

第2種,角色扮演遊戲。

父母們可以設立一個還這麼熟悉的場景和角色,來讓孩子們進行角色扮演。簡單的方式就是透過父母和孩子雙方之間的角色互換來進行互相的扮演,在這樣子的過程中孩子不僅會體會到父母在做一些事情時候的內心感受,同時父母們也可以從孩子的那些表現裡面觀察到自己平常的那些行為是怎麼樣的,並且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換句話說,其實這種遊戲可以讓父母和孩子都互相成長,互相加強對對方的理解和提高換位思考的能力。

第3種,益智類的遊戲。

益智類的遊戲有很多種,比如說數獨、搭積木、拼圖等等這些遊戲方式可以讓孩子學會用一種不一樣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同時也可以提高孩子們的實踐能力。

第4種,辯論遊戲。

父母們可以挑選一些孩子能夠聽得懂的辯題來進行辯論,可以自創一些家常類的辯題,比如說,吃完飯洗碗到底應該有一個人來承擔,還是每個人來承擔?這個辯題讓參與的人自主選擇持方,然後開始進行1對1的辯論。

這個遊戲的好處就是擴充套件孩子們思維的寬度,可以讓孩子學會從多個方面去進行思考,同時也鍛鍊孩子們的口才,能夠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擁有比較敏捷的思維,可以迅速的給出問題的答案。

同時這個遊戲對於父母們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可以跟孩子們建立聯絡的遊戲,同時在辯論中父母們也有可能得到一些他們之前意想不到的驚喜,你如,孩子可能會給出一些很爆炸性的“答案”。

其實跟孩子一起進行這些遊戲,所帶給他們的不僅是加強跟父母之間的聯絡,同時也是換一個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不再是從手機裡這一個小框去看待這個世界上的東西。

在陪伴之後,有一件事情也是需要父母去注意的,如何去慢慢的減少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陪伴可以有效的減少孩子想要玩手機的慾望,但是大多數時候父母們都不能夠做到時時都給予孩子陪伴,那麼父母們就可以透過一種不一樣的方式,來讓孩子不再對玩遊戲這件事情有那麼高的熱情。

父母們可以把選擇權交給孩子來,讓孩子自己去決定自己玩手機的時間和超過玩手機時間的懲罰,這種方式會讓孩子對於管理自己玩手機時間有更強的管理意識,同時,也會減少因為管理手機時間而導致的父母和孩子起衝突的機率。

總結:

想要替換掉一種行為的最好方式,就是去尋找一個可以被孩子所接受的行為來代替原來的那個壞行為。而要想讓孩子放下手機,父母所要做的就是多去提供一些可以開發孩子智力,可以提升父母和孩子之間親子關係的互動遊戲來進行,這樣子的方式不僅會拉近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同時還會讓孩子學會用一種不一樣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同時透過讓孩子來制定玩遊戲時間的方式,來讓孩子對自己玩手機的這件事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知,這樣可以提高他們執行手機“管理”方案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