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多少個數據中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林火燦
今年,我國明確要加快5G網路、資料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各地還將繼續上馬一批資料中心建設專案。資料中心市場總體規模將快速增長,未來3年年均複合增長率預計不低於30%。專家建議,各地在佈局資料中心時,要根據應用需求,科學規劃、統籌佈局,避免“一哄而上”導致無效投資。
資料中心是資訊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型基礎設施”中的“基礎設施”。近年來,我國資料中心投資建設步伐持續加快,全國已有資料中心機架數量超過200萬個。
今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明確要加快5G網路、資料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這也意味著,各地的資料中心專案建設將繼續擴容。隨著數字經濟時代到來,我國還需要投資建設多少個數據中心?
資料中心為何成“香餑餑”
資料中心是什麼?在數字經濟時代,數字計算能力如同水、電等生產資料一般,是最根本的社會基礎設施之一。作為資料樞紐和應用載體,資料中心是承載數字計算力、各行業資訊系統的基礎保障設施,是搭建資訊化平臺的重要前置條件,也是發展數字化產業鏈的關鍵一環。
今年以來,各地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加快推進一批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專案,資料中心專案成了各地新基建的“香餑餑”之一。
賽迪顧問總裁孫會峰預測,今年,我國資料中心投資規模將達到4166.8億元,同比增長12.7%。到2025年,這一投資規模有望達到7070.9億元。
各地為何熱衷投資建設資料中心專案?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雲計算與大資料研究所所長何寶宏告訴記者,資料中心作為重要的新型基礎設施之一,不僅可以服務於網際網路,而且可以服務於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有效推動地方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
“隨著5G、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網際網路與傳統產業進一步融合,新型基礎設施將從支撐消費逐步轉向支撐產業發展和社會數字化治理,成為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數字基礎設施,資料中心也將成為各個行業賴以發展的基礎性先導產業,在整個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性將大幅提升。”何寶宏說。
萬國資料董事長兼執行長黃偉告訴記者,資料中心業務伴隨著網際網路發展而增長。在數字經濟時代,資料中心平穩執行是各行業開展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例如,資料中心透過為清算、結算金融機構提供服務,可以保障金融活動、消費者支付、社會經濟活動等正常開展;透過支撐線上辦公和即時通訊,可以確保企業執行及個人通訊正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表示,資料中心受各地熱捧,一方面是由於資料中心將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重要支撐;另一方面,以資料中心為支撐的數字經濟興起,將從供需兩端帶動產業升級,為經濟增長注入更多新動能。
需求量將大幅增長
我國在基礎設施領域存在許多短板,新型基礎設施領域短板更明顯。2018年以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連續兩年明確提出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各地加快了“新基建”步伐,推出了一系列投資專案。各省份《政府工作報告》顯示,今年各地還將繼續上馬一批資料中心建設專案。
作為資訊基礎設施,我國到底需要投資建設多少個數據中心?
“資料中心是產業數字化的關鍵基礎設施,在網路資料量迅速提升、雲計算興起以及開始步入5G時代的大背景下,對資料中心的需求量將大幅增長。”盤和林說,今年以來,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時,許多行業加快拓展線上業務,電子商務、網路直播、網路遊戲等垂直業務需求以及業務規模不斷上升,金融、製造業等傳統行業也都加快了資訊化程序,這在客觀上為資料中心供應商提供了更多發展機遇。
盤和林表示,目前我國疫情防控已經取得重大戰略成果,許多新業態、新模式在疫情衝擊下進一步發展壯大,發展更加成熟,對資料中心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同時,在5G、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加速推進的背景下,資料中心在穩投資,培育新產業、新業態等方面的潛力仍有待進一步挖掘。
何寶宏認為,我國基礎設施領域短板問題可透過“新基建”與傳統基建一起發力,在補短板、促創新上協調推進,形成合力。同時,隨著以5G、工業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數字技術融合發展、廣泛滲透,低時延、大頻寬應用場景將持續增加,將帶來資料量大幅增長,進而帶動資料中心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大。他表示,資料中心市場總體規模仍將快速增長,未來3年年均複合增長率預計不低於30%。
黃偉告訴記者,目前我國對資料中心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東部經濟發達省份,這些地區的人口及網際網路使用者密度遠遠領先中西部地區,大型網際網路、雲計算、科技創新類企業與政企使用者數也遠遠領先其他地區,對數字經濟的貢獻也更大,是我國資料中心業務需求最旺盛的區域。
“目前來看,這些區域的資料中心上架率已經達到60%至70%,顯著高於其他地區,供需缺口仍有擴大趨勢。”黃偉預測,未來5年到10年,我國資料中心的市場需求將繼續增加,尤其是隨著5G應用進一步成熟,將催生出更多應用,進而會催生出更大的需求。
如何避免“一哄而上”
“不管是傳統基礎設施建設,還是新興基礎設施建設,如果缺乏科學合理規劃,盲目投資、跟風建設,肯定會導致佈局不科學、不合理以及重複建設等一系列問題。”何寶宏說。
從發達國家發展經驗看,資料中心建設一般會科學佈局與規劃。例如,服務型資料中心一般主要分佈在人口密集、資訊化發達的中心城市(主城區)。一些企業也會把對網路時延要求較低的災備業務轉移到寒冷地區部署,以更好地利用當地資源。
何寶宏建議,在佈局資料中心時,要注重科學規劃、統籌佈局,對大型、超大型資料中心和邊緣資料中心分類規劃。其中,邊緣資料中心支撐短週期數據儲存、實時業務處理,對網路時延要求高,需要本地化部署;大型、超大型資料中心支撐長週期數據儲存、大資料分析等業務,對網路時延要求相對較低,可將其建設需求逐步向一線城市近郊、周邊城市甚至中西部地區轉移。
“資料中心作為重資產投資,是以15年到20年生命週期來衡量的,若佈局不當,極有可能導致無效投資。”黃偉指出,過去10年來,各地建設了不少資料中心專案,總量缺口已經不大,但經濟發達地區需大於供、經濟不發達地區供大於需的特點比較突出。因此,建議以人口密度及對應的流量需求作為資料中心佈局的重要決策依據,並結合當地政策、自然環境等情況,綜合統籌、全面規劃,實現全國資源的合理佈局。
在黃偉看來,未來資料中心建設將呈現兩個重要特點,一是資料中心持續走向大型化、規模化;二是邊緣計算的載體下沉到社群、工廠等邊緣側。受此影響,未來資料中心建設也將分成邊緣型和集中型,“大的更大,小的更小;近的更近,遠的更遠”。
黃偉建議,大型資料中心建設在選址上必須考慮兩方面因素,一是客戶中長線應用需求是否能夠支撐資料中心建設;二是必須跟隨技術趨勢變化開展布局。由於未來技術更新會讓資料中心的技術門檻越來越高,技術前瞻性將是保證資料中心未來適應性、保持投資回報穩定性的重要因素。
盤和林表示,隨著資料中心需求量增大,各種型別、不同規模的資料中心建設與日俱增,資料中心作為高耗能且備受追捧的產業,很容易出現重複建設、過度建設的問題。因此,一方面要做好頂層設計,統籌規劃,充分考慮當地經濟發展情況和產業發展需求,選擇適宜的地區,資料中心建設不要盲目追求規模。另一方面,要注意提高資料中心的利用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建設資料中心要更有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