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7年“人工智慧元年”到2018年“人工智慧商業化元年”,誕生七十餘年人工智慧經歷了三次浪潮,卻從未與商業落地如此之近——面部識別、智慧語音助理……一個個人工智慧的落地應用已經進入了普通使用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不過,人們所期待的“顛覆性應用”和“大規模商業落地”並未出現,商業化變現之路異常艱難。據統計,2018年有90%的人工智慧公司陷入虧損。變現乏力的窘況加速了資本市場的轉冷,70%的公司在當年沒有拿到新的融資,舉步維艱。
新基建的出現,無疑給業界打入一劑強心針:人工智慧是新基建的七大領域之一,被納入“資訊基礎設施”的範疇中。新基建不僅將為人工智慧行業帶來直接的刺激作用,而且也在為人工智慧搭建更多應用落地的平臺。
8月4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資訊化部五部門印發《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旨在為國內人工智慧產業搭建一個開源、開放的生態,同時引領相關標準的制定,引領人工智慧產業全面規範化發展的新格局。
資本“退燒”,國家“接棒”,新基建能否催化出人工智慧的規模化落地?
人工智慧落地和基礎設施相輔相成2020年初,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成為全球經濟的“黑天鵝”。在各行各業都苦於疫情無法正常開展業務時,人工智慧卻找到了新的落地場景,成為疫情防控的生力軍。
“+人工智慧”讓傳統硬體的效力大大提升。比如紅外測溫系統儘管能實現遠端測溫,卻無法識別和精確到每個人。結合人工智慧演算法後,遠端測溫系統能夠實現對人臉的定位和測溫,不只提升測溫銷量,而且避免了手持式測溫儀的直接接觸。
以同樣的落地邏輯,人工智慧加持的測溫系統還可以搭載在門禁、服務機器人等產品上,在無接觸的前提下增加測溫資料入口。
在支撐決策層面,人工智慧高效處理資料的優勢逐漸凸顯。疫情期間,阿里雲宣佈向全球公共科研機構免費開放一切AI算力,用以支援病毒基因測序、新藥研發和蛋白篩選等工作,縮短藥物和疫苗的研發週期。百度發明的LinearFold演算法能夠將新冠病毒全基因組二級結構預測從55分鐘縮短至27秒。
各大醫療研究機構也在利用AI模型預測疫情的爆發和擴散情況。儘管目前人工智慧還不足以“智慧”到決策層面,但能夠為人類的決策提供更加充分、高效的資訊支撐。
除了疫情防控工作本身,普羅大眾也需要各種聯網裝置具有更強的“線上能力”去彌補被疫情影響的“線下活動”。比如,當醫療資源向新冠確診和疑似病例傾斜時,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病況監控就需要用線上功能進行彌補。上班族和學生黨們也需要更強有力的線上工具維持正常的工作和學習。科大訊飛不僅有“智醫助理電話機器人”服務疫情防控和慢性病患者,也累計服務20億次以上的學生作業和上課。
新冠疫情所帶來的防控需求可能是暫時的,但是人工智慧已經逐漸成為基礎設施的一部分,而非錦上添花的附屬品。人工智慧不是孤立的技術或演算法,而是要和更高的頻寬、更多的裝置、更豐富的資料結合才能發揮出應用價值。
對人工智慧產業而言,新基建不僅是在資本熱潮退卻後重新提供了“彈藥”,而且透過完善其他基礎設施,為人工智慧尋找更多施展身手的平臺。
“規範化”是“規模化商用”的前提經歷過資本風口催化的野蠻生長後,“規範化”才是推動人工智慧走向商用而不是一地雞毛的前提。
不管是研發中訓練演算法模型,還是在生物識別中具體應用,人工智慧不可避免要與使用者資料打交道。作為新生事物,人工智慧對資料的渴求自然引起了普通使用者的警覺。在歐美國家,有關生物識別資料採集的訴訟頻發,部分地區也採取了較為激進的立法限制。
美國伊利諾伊州的生物識別隱私法(BIPA)頗具代表性。其要求企業在獲取使用者的生物特徵資料之前必須獲得個人的書面同意。此外,其還裁定使用者起訴時不需要證明自己遭受傷害。如此嚴苛的規定,讓TikTok和Instagram等知名社交媒體都深陷使用者集體訴訟的泥淖。
只有政府出面主導,才能讓人工智慧既戴著保護使用者隱私的“鐐銬”,也能“跳舞”。隨著《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的印發,我國人工智慧產業擁有了縱覽全域性的統籌者。
根據該指南,到2021年,我國將明確人工智慧標準化頂層設計,完成關鍵通用技術、關鍵領域技術、倫理等20項以上重點標準的預研工作;到2023年,初步建立人工智慧標準體系,重點研製資料、演算法、系統、服務等重點急需標準,並率先在製造、交通、金融、安防、家居、養老、環保、教育、醫療健康、司法等重點行業和領域進行推進。
不管是“拿著錘子找釘子”,還是“根據釘子造錘子”,原本資本刺激下散兵遊勇式的人工智慧產業將轉變為擁有統一體系的良性生態。人工智慧產業也更好和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等基礎設施協調統一,共同征戰應用場景。
截至2019年年底,中國人工智慧核心產業的規模已經超過510億元,僅今年前五個月就新增人工智慧相關企業近11萬家。根據華為公司副董事長陶景文預測,2025年人工智慧相關產業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2萬億元。
和資本追逐風口,追求短平快的高回報不同,新基建接棒後,我國人工智慧產業才能正在迎來規範化、大規模商業落地的2.0時代。
後疫情時代的人工智慧落地將有哪些方向?人工智慧下一個大規模商業化落地應用將劍指何方?2020年9月16日,知名人工智慧行業內的專家、企業家將齊聚西安2020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人工智慧創新峰會,共同聚焦人工智慧新技術,探討商用落地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