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制銀幣的幣制單位問題,在其開制之初即已產生。在廣東設局造幣獲得成功後,就有人主張中國龍銀應以傳統計重單位的“兩”來結算,光緒二十五年底京城擬籌備設立銀圓局,當時軍機處及戶部致電各省詢問主幣龍銀重量應重若干。然而各地意見不同,有關龍銀究竟是以計數的“圓”,還是以計重的“兩”作為其幣制單位的論戰“圓兩之爭”正式端上了檯面。
圓”與“兩
西方人根據大型銀幣通行幾百年來所累積的經驗,認為25-28克是比較合適的規格,較此更重的大銀幣,無論在製造、攜帶或行用上都不方便。在近代,西方列強所用的大型銀幣都差不多在25-28克,小型銀幣如英國一先令、德國一馬克及法國一法郎,則在5~6克。清朝末年,國內最通行的大型銀幣是西班牙本洋及墨西哥鷹洋兩種重約27克的外國銀幣,故中國新造銀圓仿其形制,將主幣龍銀的重量定在接近27克的庫平七錢二分,結算時以“圓”計價,俗稱“一圓”。至於“兩”,是指清政府用銀的重量標準“庫平兩”。光緒二十一年簽訂的《馬關條約》中規定,“庫平兩”每兩重37.31256克,一般簡化為37.3克,各地方在實行上則稍有出入。
“光緒元寶戶部一兩”--龍銀中的巨無霸
當各部的大臣在為本位幣“計圓計兩”爭論不休之際,庚子年爆發的義和團事件導致當時兼造銀圓的北洋機器局毀於戰火。次年袁世凱接替故世的李鴻章為直隸總督,翌年奏準在河北西窯窪護衛營址設廠,光緒二十八年十一月十六日發行。
“戶部一兩”系列龍銀有5種面額,分別為一兩、五錢、二錢、一錢及五分;小洋的圖案相同,只是尺寸縮小,面額不同。經實際測量,一兩幣的直徑為43.4毫米,邊緣高起處為3.1毫米,比例14:1,確實在文獻記載的範圍之內。然而,其重量竟有36.2克、37克等多種,以貴金屬幣最大誤差為千分之三的規定來說,與標準庫平一兩的37.3克差異頗大。
“戶部一兩”為中國最大的機制龍銀,在籌劃之際朝野都寄予厚望,譬如光緒二十八年海關報告書中即記:“袁宮保急圖整頓,即擬鑄一兩重之銀圓,實於北方不無裨益。從來洋圓雖按兩計,並無一兩重者,若能照一兩廣鑄行使,當有準則矣。”可惜清政府舉棋不定,未能修成正果。“戶部一兩”可由“兩”字筆法從“人”或從“入”分為兩版。由於留存數量極少,在“民國八九之間,平津市值,每套不下三百金,今且數倍過之矣”,前輩張綱伯在1940年9月《泉幣》第二期上如是說。
丙午戶部“中”字壹兩大清銀幣
戶部造幣總廠的裝置是天津瑞記洋行從美國常生廠引進的,總廠經兩年的籌建於光緒三十一年開工,為舒緩錢荒先行試造銅幣。然設廠之目的是整頓幣制,故命名為“總廠”,在簡明章程中清楚規定“所造三品之幣,即文曰大清金幣、大清銀幣、大清銅幣,通行天下以歸一律”。
翌年歲次丙午,該廠以戶部名義試製了幣銘為“大清銀幣”的“兩制”計重系列銀幣4種,面額分別為壹兩、伍錢、貳錢及壹錢。此係列龍銀設計新穎,正面中央有陰刻“中”字,泉界習稱“中字壹兩”。面額壹兩者在幣邊外緣有水波紋飾,非常別緻。試製時幣制未定,“圓兩之爭”的當事雙方仍在角力中,所以成品也沒有發行。另外,此幣雖重一兩,但直徑40.8毫米僅比標準七錢二分銀圓直徑39毫米稍大。若按北洋銀圓局試製“戶部一兩”,委託日本大阪造幣局雕刻模具時所採納的建議“重兩銀幣之直徑宜比七錢二分者大一成。一則防止新舊混淆,二則避免聲音混濁容易作偽”來看,此幣直徑僅稍大半成,其成品想必聲音沉悶。此反映雕模者不清楚銀圓在製作工藝上的某些道理,以兩廠近在咫尺,卻無橫向聯絡,交流經驗,清政府不同衙門各行其是的狀況可想而知。
此幣以模具狀態可分兩種版式:一種地章表面平整無瑕,通稱“原制”;另一種的地章表面有不規則粒狀凸起,疑係鋼模鏽蝕後再使用,通稱“後製”,亦有“痱子版”之戲稱。但就純技術上的觀點而言,模具在製作過程中需經退火,早期在處理時使用炭粉,若操作不當會造成幣模表面出現凹孔,惟事過境遷已無法查證。無論如何,前者因沒有瑕疵,在觀賞及收藏價值上均優於後者。由於“丙午一兩”在實物上也是重量不記錄有重達40.0克的,令人相信後製之說不是空穴來風
舊時泉界有云“過了丁未進中檔,有了丙午上高檔”,視之為收藏等級的門檻,跨越此門檻方稱得上大家,可見丙午“中”字壹兩的分量了。只是隨著錢幣收藏風氣的普及,丁未在一般泉友眼中已是高檔的了。
該圖為“中字壹兩”系列龍銀。丙午戶部“中”字大清銀幣的面額分壹兩、五錢、貳錢及壹錢四種。
該圖為北洋一兩。背面龍珠“三點”。
該圖為北洋一兩。背面龍珠“無點”。
北洋一兩再接再厲
“計圓計兩”在各執一詞的狀況下討論了好幾年,期間反複製訂了幣制單位的章程多則,造幣廠在聽命行事下也只得不斷製作樣品呈報,但是在朝廷拿不定主張的情形下皆無疾而終,光緒三十三年的“北洋庫平一兩”即其中之一。俗稱“北洋一兩”的龍銀,是“圓兩之爭”中最後的一種“兩制”銀幣。
此幣的設計與戶部一兩相同,正面除將“戶部”二字改成“北洋”外,其餘不變背面則只是將發行年份更新,並將廠別英文由 HU POO改為 PEI YANG。兩者尺寸相同。從後者設計風格沿襲戶部一兩以及戶部此時籌設的造幣總廠已開工,並在先前已試造丙午“中字壹兩”等來推測,應是改稱直隸戶部造幣北分廠”後更名為“度支部造幣津廠”的原北洋銀圓局所制。北洋一兩隻有一種面額,由其背面龍珠火焰下有3個極細微的小點或非常明顯的凸點,可分成俗稱的“無點”及“三點”兩版。根據各錢譜,北洋一兩的重量也有多種記載,如34.2克、35.2克、37.2克及37.4克等。耿愛德著《中國幣圖說匯考》第331頁上雖記錄為51.2克,超過其他樣本三至五成,但其直徑相同,厚度3.5毫米與一般所見至少也在3毫米,差距並非特別多,有筆誤或排版疏忽的可能。
末代光緒銀圓--“丁未大清銀幣”
光緒三十三年三月,度支部以“一兩銀幣,與各省舊鑄龍圓,重量不同,奏宣以來,外間多以為不便使用。……東西各國通用銀幣,其形式重量,大半相類,蓋過小則價值太輕,過大則難於攜帶”等理由,奏請“因民所利,則下令如流水之原,似不如改從七錢二分之制,以便推行。…如蒙諭允,即由臣部飭令總廠先行試鑄,以備應用”。
奏準後,造幣總廠依此試製通用銀幣一系列,面額計壹圓、伍角、貳角及壹角4種。主幣的設計上,僅將丙午“中”字系列外圈的水波紋飾縮小,去除部分文字,改歲次為“丁未”及改單位為“壹圓”,此版數量稍多,根據光緒三十三年七月初九日度支部尚書載澤等《進呈新鑄通用銀幣及議定成色分量章程》奏摺所記載,當時呈樣幣是400套,實際製成者當不止此數。
惟此時主張“兩制”的大臣如張之洞、袁世凱紛紛竭力反對。在各方意見不能統一的情況下,原本主幣重量定在七錢二分的幣制再度擱淺,甚至出現了扭轉的情勢,光緒三十四年九月頒佈上諭“著即定大銀幣一枚計然而,次月光緒重庫平一兩,又多鑄庫平五錢重銀幣,以便行使皇帝與慈禧太后雙雙駕崩,“丁未大清銀幣”成了光緒朝的末代銀圓。緊接著主張“兩制”最積極的張之洞也在翌年去世,一兩銀幣的推動後繼無人,拉鋸多年的“圓兩之爭”就悄悄地畫上了休止符。
該圖為“圓制”的“丁未”大清銀幣系列龍銀。
物以稀為貴落選才是寶
在錢幣收藏上有個奇特而有趣的現象,就是樣本製作出來而沒有獲選或批次生產後沒有發行而銷燬的品種,在若干年後都成了寶貝。也就是說,當初未得青睞的,後來都成為藏家追求的目標,麻雀只只變鳳凰。“圓兩之爭”自從端上臺面後,在天子腳下的造幣廠受到的影響自然最大,其間所試製的以上這幾款龍銀,都成了拍賣場上的寵兒,在物以稀為貴的通則下已是千金難求。
圓兩之爭”到宣統二年終於在度支部奏定《幣制則例》後塵埃落定:國幣單位正式定名為“圓”,但在此之前已制妥的“丁未”與“宣統年造”系列的“圓制”銀幣卻也未發行當局的想法叫人摸不著頭腦。待到正式發行新國幣之時已是宣統三年,而且還是在武昌起義後為調兵鎮壓充當軍餉之用而倉促撥付的,沒有舉行發行儀式或釋出正式的公告,籌備多年的新制標準國幣竟如此草草面市,甚至大清王朝的國祚也隨之結束,撫今惜古,令人感慨萬千。
該圖為《一兩銀幣窒礙滋多不宜鑄造由》奏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