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今日頭條先後上線“頭條搜尋”APP和“頭條百科”;背靠阿里巴巴的夸克搜尋釋出最新版APP,主打“搜尋框+AI”模式……隨著網際網路生態的垂直化、細分化,眾多平臺著力打造豐富的內容生態體驗,搜尋引擎的功能不斷被重新定義。藉助多項新技術,網際網路企業紛紛以“搜尋工具+業務生態”的模式強勢入場。
內容生態 火力全開
透過頭條搜尋“新能源汽車”,便會看到懂車帝提供的各類車型資訊,點開相關推薦影片就可直觀瞭解車輛特點……作為近年來勢頭強勁的網際網路企業,位元組跳動一直將打造豐富的內容生態體驗作為進軍搜尋業務的核心,旗下今日頭條也承擔著“排頭兵”的任務。
憑藉多款頭條系應用程式提供的服務,今日頭條積累了大批忠實使用者和鮮活的內容生態。今年以來,今日頭條先後上線“頭條搜尋”APP及“頭條百科”網頁產品,進一步完善搜尋引擎產品線。
為了“頭條百科”能順利上線,位元組跳動於去年9月收購互動百科,吸納其收錄的逾1300萬詞條、5萬個分類、68億文字以及721萬張圖片等內容資源,進一步提升頭條系資訊生態的廣度和深度,這對其搜尋業務的整體內容生態佈局有著重要價值。
“內容生態佈局直接關係著搜尋業務使用者數量。”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網路安全對抗技術研究所所長閆懷志表示,如果使用者覺得某款搜尋引擎好用,便會在一段時間內繼續使用;而使用者一旦產生較強的使用黏性,相應搜尋引擎及軟體日活躍量的天花板也會隨之抬高。
目前,今日頭條、微信“搜一搜”等均已建立起龐大的自有內容池。“在實現了旗下各內容平臺搜尋功能的整合後,網際網路企業的內容生態之間可以相互連線,這將為其持續構建更為龐大的內容生態打下基礎。”閆懷志說。
精準推薦 千人千面
隨著手機“推送”這一概念的出現,專注於全網搜尋的各大搜索引擎不再是人們瞭解資訊的唯一方式。各類短影片、電商等平臺爭相將資訊推送至使用者手中,讓使用者體驗到極具個性化的資訊推薦服務。
“如果說傳統的搜尋是使用者主動‘覓食’,那麼如今鋪天蓋地的資訊流對於使用者來說則像是一種‘投餵’。”艾媒諮詢分析師劉蕾蕾表示,當前國內使用者接觸最多的就是各類APP,使用習慣也開始從主動搜尋內容逐漸轉向被動獲取。如果搜尋引擎無法及時接入更多定製化的資訊,那麼使用者檢索資訊的難度就會增加,使用熱情也會逐漸消減。
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日前公佈的《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19年國內搜尋引擎使用者總數持續上升,但使用率降至81.3%,連續兩年呈下滑趨勢。業內人士對此解釋稱,搜尋引擎的使用率下降並不代表著搜尋減少,只是不再單純地發生於搜尋產品中,而個性化資訊推薦APP的興起則從側面證明使用者對資訊搜尋有了更高要求。
“一個搜尋框就能打贏的時代已經過去。”阿里巴巴智慧搜尋業務部負責人吳嘉表示,在移動互聯時代,搜尋的過程變得更有互動性,搜尋引擎既是使用者進入某個生態的載體,又是APP平臺洞悉使用者需求的途徑,承擔著使用者與場景、精準匹配資訊間的“信使”媒介功能。
對平臺方而言,透過分析使用者操作資訊,APP後臺可較為精準地瞭解使用者需求和特徵,在為使用者提供更加個性化、專業化服務的同時,也為平臺創造了更高的商業價值,成為使用者與平臺之間的“黏合劑”。
影片搜尋 領先一步
隨著使用者個性化、差異化甚至專業化的需求逐漸增長,著重從技術層面發力的網際網路平臺在搜尋市場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機會。
得益於在AI領域的深耕,背靠阿里巴巴的夸克搜尋以“搜尋框 AI工具”的模式圈出新領地。夸克搜尋日前釋出最新版本APP,在教育和健康領域發力,重點升級了拍照搜題、拍照轉文件、卡路里識別等AI學習工具。
為了打造更萬能的搜尋引擎,夸克團隊結合影象、文字、語音的能力,構建了領先業界的多模內容理解技術方案。夸克搜尋技術負責人鄭嗣壽介紹,以影片搜尋為例,夸克透過多模搜尋不僅能理解影片的文字資訊,更是深入到影片每一幀和語音每一秒裡去分析影片主題和質量,進而提升使用者在影片檢索上的體驗。業內人士指出,夸克努力打造差異化產品,並透過AI不斷提升搜尋引擎智慧化結構,以此作為突破口尋求成長空間。
而在夸克之外,百度、搜狗等“老牌”搜尋引擎平臺也在加緊推進“技術 搜尋”新模式的佈局。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曾公開表示,AI讓內容推送與查詢結果之間的邊界日趨模糊,過去的“問答式”搜尋將會變得更具“對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