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務院曾印發《關於深化“網際網路+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指導意見》,到今年正好是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也是工業網際網路被劃分為“新基建”的第一年。
值此新舊動能轉換之際,原本地,“狠人”是指在某方面有過人能力的人,恰如當下,在疫情的洗禮、複雜的國際環境,以及製造業的新訴求等多重因素之下,工業網際網路在實戰中湧現出的一波行業中堅力量。
8月9號,座標中國深圳。2020 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CCF-GAIR)於深圳前海華僑城 JW 萬豪酒店啟幕,大會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雷鋒網聯合承辦,鵬城實驗室、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協辦。其中,作為大會壓軸舉辦的『工業網際網路專場』集結了當前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界一線的業界大咖,在2020年——這個工業網際網路落地實踐的關鍵年,一起為行業人士把脈未來的風向。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學傑出教授劉江川,富士康工業富聯首席資料官、科技服務事業群總經理劉宗長,樹根互聯高階副總裁兼CMO黃路川,PTC中國區CTO秦成,用友網路高階副總裁楊寶剛,騰訊雲副總裁趙建春,賽意資訊副總裁、工業網際網路子公司總經理蔡勝龍等都做了重要報告,多視角梳理了工業網際網路“新基建”,包括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工業 AI、工業大腦、邊緣計算、工業軟體等落地應用和最新探索。
『新基建』的風起之時在大會的開始,已在學術界深耕多年的加拿大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學傑出教授劉江川為與會人士分析了矽谷著名投資人談到的網際網路三次浪潮。具體情況為:
第一次浪潮是從1985年到1999年,它們的載體主要是PC,做的事情是把分佈在全球各地的PC連線起來;
到了第二次浪潮,大概是從2000年到2015年左右,是在連線的基礎上真正地把應用載入上去,同時,載體從2007年慢慢轉移到更加小巧的手機;
第三次浪潮,也就是從2016年開始,網際網路中新接入的載體變成了各種各樣的感測器,特別是工業方面的感測器。
雷鋒網瞭解到,不管是第一次浪潮,還是第二次浪潮,基本上都是圍繞消費網際網路行業而進行的,而現在我們正在經歷的第三次浪潮,工業網際網路不僅要把大家連線起來互相溝通,而且它還催生了分散式的資料和資料計算的引擎。
“所謂的工業網際網路不僅僅是做互聯這件事情,今天的網際網路也不僅僅像一開始做互聯這件事情。”劉江川教授表示:
“從消費網際網路、工業網際網路、能源網際網路的場景裡面,會看到在消費網際網路的時候有一些慣性的思維,這些思維認為在過去十幾年裡已經建立了高可靠、高效能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長時間不間斷的工作,在斷電的情況下有備用電源切入,它會消耗大量的電力,這些電力透過應用的價值來換取。另一方面,網路基礎設施也非常優秀,有高吞吐、低延時網路基礎設施,現在達到Gbps。隨著5G,延遲可以降低到10毫秒左右甚至是1毫秒。在海量客戶端上,能獲取海量的資料,並且不受限制獲取資料,隱私也不是大問題,數字價值得到體現。”
而談及今年最火的話題,“新基建”絕對是重中之重,工業網際網路更是作為其中的關鍵要素備受關注。來自樹根互聯高階副總裁兼CMO黃路川正是以《新基建 工業網際網路賦能產業鏈轉型升級》為主題,詳細剖析了新冠疫情衝擊、中美貿易摩擦之下,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正在提速。
黃路川表示:“工業網際網路其實就是相當於基建當中的高速公路,建完工業網際網路的過程中,相關產業會被拉動。物聯網閘道器、感測器、相應5G的通訊,做工業網際網路的平臺、工業軟體,包括就業,這是新生產業的拉動。在做工業網際網路的過程中,做完工業網際網路之後再去類比高速公路,這就形成了一條資訊和資料的高速公路,構建了我們能夠基於現場裝置、現場的工業生產資料去形成往上層應用的通訊高速公路。這條高速公路是長效性的,能夠幫助我們國家實現真正的新基建數字化轉型和改革,提升整條產業鏈的效率。”
工業富聯,也就是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他們作為既懂工業製造,自身也能作為“試煉場”的企業代表,又是如何佈局的?
自他們2018年6月在上交所上市,現在已滿2年,期間他們正式對外推出工業雲平臺(Fii Cloud)、專業雲(Micro Cloud)及工業人工智慧(IAI)的服務主架構。同時,還確立了“智慧製造”加“工業網際網路”的雙輪驅動戰略。
本次論壇上,富士康工業富聯首席資料官、科技服務事業群總經理劉宗長,為參會人士分享了《工業人工智慧與工業網際網路為製造業帶來的價值機遇》。
“智慧製造系統我們說要經歷5個發展階段,這5個發展階段沒有辦法做跳躍。”劉宗長表示:
“當我們的精益沒有做好,可能很難做資訊化,資訊化沒有做好,更不要談大資料和智慧化。現在有專門的科技服務事業群對外服務很多企業,我們接觸上百家企業,我們關注到非常多優秀的企業,無論是規模上還是盈利能力都做得很好,他們把前面兩個部分能夠做完善就已經變成企業中頭部的位置。”
消費網際網路時代,誕生了“BAT”等高市值的企業,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學習。工業網際網路時代,“BAT”將如何續寫輝煌?
騰訊雲副總裁趙建春以《騰訊雲人工智慧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實踐》為主題深度解讀了他們在工業AI領域的落地實踐。騰訊雲依託C端積累,藉助騰訊AI-Lab、騰訊優圖、微信人工智慧三大AI實驗室,打造騰訊全棧AI能力。
接著,趙建春著重解讀了騰訊雲工業產品整體架構。他表示:
“其底層是外界熟知的IaaS平臺、物聯網平臺和5G通訊的基礎能力;之上是四大基座,包括工業大資料基座、工業業務基座、工業營銷基座和工業智慧基座;再往上是支撐服務生態的產品和生態,包括工業生態能力、行業定製、生態整合,去共同支撐為區域企業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的平臺,目前在全國落地了8家。還有專案牽引和基座做的泛工業解決方案。”
雷鋒網瞭解到,工業智慧基座,底層是騰訊的基礎雲,之上是基礎服務產品、大資料能力、AI能力、引擎、計算機語言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往上是做應用服務產品,包括騰訊雲人工智慧服務平臺、智慧對話平臺、資料資產管理平臺等。向上會做各種單向的應用,比如說人臉核身、文字識別、人臉識別和影象識別等。更上面是行業解決方案,比如說智慧工業、智慧交通等。
最後,趙建春剖析了騰訊在工業AI領域的具體實踐案例,比如華星光電面板ADC(自動缺陷檢測)專案、工廠(大型裝配)人員工效最佳化專案、裝置預測性維護專案、能源行業知識圖譜專案等諸多案例。
據瞭解,工業數字化轉型有一個共識是未來的世界是一個智慧互聯的世界,同樣地,對於工業企業來講也不例外。無論是智慧化工廠、產品、服務,都是必然的趨勢。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以資料為驅動的企業智慧化將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挑戰。
而PTC中國區CTO秦成,則分享了《數物融合:工業網際網路重構數字企業》。他表示:
“什麼叫數字化?基於資訊化這個基礎之上,結合所有新的技術運用到企業所有的價值鏈,真正不是人適應一個個龐然大物的系統,而是所有系統裡面的資料適應你,根據你工作的場景和角色來找到你,去賦能你,這才是數字化的價值。”
另外,他提到,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只是技術,最終賦能企業的全環節,底層系統的所有資料形成無形不斷的“0101”的河流,營銷人員會看營銷狀態,設計人員看設計狀態,製造人員看製造的狀態,每個人獲取資訊不一樣,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價值不在於裝置,而在於企業的全價值鏈、全要素的互聯互通之後的賦能。
工業大腦:開疆拓土的“利器”
作為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雙跨”國家隊的一員,用友網路從財務軟體到管理軟體,一直在做企業辦公樓裡的事情,後來他們的管理軟體是針對辦公樓裡邊所有的事務管理。而隨著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的到來,用友的工業網際網路延伸到了辦公樓外面,到了工廠、到了車間、到了倉庫,同時繼續延伸到產業鏈。
用友網路高階副總裁楊寶剛表示:“用友對工業網際網路的理解也是從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過來的,我們認為智慧化是製造業發展的終極目標,但是智慧化必須以數字化為基礎,因為沒有數字化,裝置的資訊都沒有,都是過去的那些機械訊號,傳統的物理訊號沒有辦法連線、沒有辦法傳出來和沒有辦法被計算機處理。”
隨後,楊寶剛深度解讀了用友精智工業大腦,他強調:
“用友工業大腦主要場景包括配料,工廠的配料管理,燃料的配料、鋼鐵的配料等,透過運籌學的方法來解決配料的方法和決策。還有最佳化排程,多產品、多生產線各種約束條件,找出它的最優解。再有,就是透過機器識別、影象識別等相關的內容,結合深度學習提供的一些演算法。”
雷鋒網瞭解到,用友精智工業大腦主要是以運籌學為核心的智慧演算法、以深度學習為核心的影象識別和相關的識別技術做的模型和演算法、以工藝機理為核心的預測模型。
資產管理數字化的實現
不同的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路徑會不太一樣,有的選擇從建設一個平臺開始,有的選擇從垂直解決方案導向的解決方案加速器開始。
2018年11月,賽意資訊與華為雲等聯合釋出了賽意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以此將自己多年來在製造業中的能力沉澱對外進行釋放,成為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第三極”力量。本次大會上,賽意資訊副總裁、工業網際網路子公司總經理蔡勝龍深度解讀了《製造模式轉型下如何實現資產管理數字化》。
蔡勝龍表示:“智慧製造企業裡的轉型方向,我們每天說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有各種各樣的。不同的企業、不同的行業,以及不同的企業不同的階段轉型的出發點都有所不同,有的搞商業模式轉型,有的做研發模式轉型,有的做服務模式轉型。”
談及如何實現資產管理數字化,資產管理的框架思維,雷鋒網瞭解到,資產管理管什麼,如何管,如何漸進式的逐步提升資產或裝置管理水平,對於許多正在進行製造模式轉型的製造企業來說,都是個課題。其成熟度模型綜合考慮資產價值和業務影響,企業資產管理意識(從費用到投資),結合分級應用場景、收益、缺點、所需技術支撐四個方面,劃分了被動維護、基於計劃維護、基於狀態維護、基於預測維護、基於規範維護五個成熟度級別。
業內預計,工業網際網路將是一條持續拓寬、景氣度不斷提升的賽道。當前國內很多不同領域、不同地區的企業都在加快工業數字化轉型,尤其是經歷了疫情的洗禮後,工業網際網路正式成為產業界的“超級風口”。
據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統計,全國各型別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數量達數百家,有一定區域影響力或行業影響力的平臺有50多家。再加上,大資料平臺、工業AI、工業軟體等,每一個分支,每一個細分領域,其情況更為紛繁複雜。
“工業網際網路經過幾年的‘群雄逐鹿’式的發展,已成為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路徑和基礎設施。”PTC全球資深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劉強表示:
“在2020年,工業網際網路又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再次成為風口。在政策和市場的雙輪驅動下,工業網際網路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在落地實踐關鍵年之後,工業網際網路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從區域性試點到全面普及,將給傳統制造模式、生產組織方式和產業形態帶來怎樣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