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壓反滲透膜作為水處理裝置的核心部件,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該膜元件針對的水源是低含鹽量的地表水、地下水等,具有穩定的脫鹽率和產水量以及耐汙染、易清洗的特點,但是有很多時候我們會暫時用不上反滲透膜,就要對它進行正確的儲存,才能保證再次使用時出水水質符合標準,也有利於延長膜元件使用壽命,膜元件的儲存分為新膜和通水後的膜元件兩種情況,它們的儲存方法也不同,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新膜(使用前)
1、低壓反滲透膜必須一直保持在溼潤狀態。即使是在為了確認同一包裝的數量而需暫時開啟時,也必須是在不捅破塑膠袋的狀態下進行,此狀態應儲存到使用時為止。
2、在超過10℃的環境中儲存時要避免直射陽光,選擇通風良好的場所。這時,儲存溫度勿超過35℃。如果發生凍結就會發生物理破損,所以要採取保溫措施。
二、通水後膜元件
1、膜元件必須一直保持在陰暗的場所,儲存溫度勿超過35℃,並要避免陽光直射。
2、溫度為0℃以下時有凍結的可能,要採取防凍結措施。
3、膜元件要用含有藥品(重亞硫酸鈉,500~1000mg/L,PH值3~6)的純水或反滲透過濾水進行浸泡。
4、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進行儲存時,都不能使膜處於乾燥狀態。
5、儲存液的濃度及PH值都要保持在上述範圍,需定期檢查。如果指標超出上述範圍時,需要再次調製儲存液。
以上就是關於膜元件的正確儲存方法了,使用者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以上方法進行處理,正確儲存膜元件,讓它更“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