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百度Apollo GO無人車正式登陸北京,開放的Robotaxi測試區域總長度約700公里,覆蓋亦莊、海淀和順義三個區域生活圈和商業圈等近百個站點。
有別上月官宣在北京正式開放無人計程車服務,此次開放的百度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無需預約,透過固定軟體就可一鍵呼叫,免費搭乘,任誰都可以去體驗。
那麼,如何才能叫到一輛無人計程車呢?當前百度Apollo GO無人計程車呼叫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透過百度地圖,二是透過百度Apollo GO APP軟體。
方式一,開啟百度地圖APP,然後選擇打車、自動駕駛選項、上下車站點、乘坐人數,最後點選“立即呼叫Apollo GO”即可。
方式二,則需要先下載一個百度無人車的應用程式Apollo GO。然後在Apollo GO裡面直接選擇上下車站點和乘車人數,進行打車。
不過,當前百度地圖自動駕駛叫車服務還是有一定限制,只支援在法規限定範圍內的推薦站點上下車,這點和乘坐公交車有點相似,且每輛車同一時間最多接待2位乘客。
此外,對這個服務的體驗人員年齡有一定要求,根據官方細則要求,乘坐人需年滿18至60週歲。而且為了安全起見,車內還會配安全員,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迅速接管車輛。
事實上,這並非百度首次推出無人計程車服務。早前,百度在長沙、廣州、滄州等城市就已率先推出百度智慧出租(Robotaxi)車輛應用示範,在國內論無人駕駛能和其抗爭者寥若星辰。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百度宣佈無人駕駛落地北京的同一天,央視報道,北京市擬瞄準L4級以上高級別自動駕駛車輛規模化執行,統籌“車、路、雲、網、圖”等各類優質要素資源,規劃建設全球首個L4級自動駕駛示範區。
此次百度無人駕駛落地北京,標誌著無人駕駛在國內的發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而事實上,在國內自動駕駛的步伐一直在推進,相關產業鏈上的巨頭基本上都已有所佈局,除百度,滴滴出行、高德和文遠知行等近兩年也在開始內測自動駕駛服務。
當然,無人駕駛汽車能夠以如此之快的勢頭髮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推動。政府相繼出臺關於新能源汽車和人工智慧的相關法律法規,並且提供專項研究資金,為新能源車和無人駕駛發展保駕護航。
今年2月24日,國家發改委等11部門聯合印發了《智慧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提出2025年實現有條件智慧駕駛汽車的規模化生產(L3級別)願景。此外,到2025年,LTE-V2X無線通訊網路實現區域覆蓋,5G-V2X新一代車用無線通訊網路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開展應用。
對此,有不少網友直呼無人駕駛這是“跨行業的逆襲”,這是不是代表大批出租車及網約車司機即將面臨著失業了?教授覺得,目前乃至未來的五六年,滴滴、計程車司機大批次發生失業的可能性非常小。
原因很簡單,無人駕駛技術還尚未成熟,雖然各家都在大力投入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想要全面普及L3級別的自動駕駛都不太可能,就更別說還是僅限於極少數固定場景中不適用的L5級別技術了。
況且智慧化、整合度越高,出現故障率的問題也越高。真實用車環境又不比測試道路,封路、修地鐵等情況是說變就變,這些變化就連地圖都難以做到實時更新,更別說發展沒幾年的無人駕駛,推行人工監管仍是必不可少操作。
當然,不能否認,技術的進步讓當前各大企業的自動駕駛適用場景逐漸增多,但也必須承認,當前自動駕駛只是一個輔助系統,“輔助”才是它的根本屬性,作為一個輔助,它能有效的減輕一下駕駛者的負擔,但不能完全成為主角,甚至成為替代者。
其實,除了百度以外,進擊無人駕駛領域的企業還有非常多,包括谷歌、特斯拉、UBer、賓士、寶馬、Zoox等多家企業。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谷歌Waymo、Uber無人駕駛以及特斯拉Auto Pilot自動駕駛功能。
Waymo是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一個自動駕駛部門,作為無人駕駛領域的佼佼者,它在近30個城市進行500萬公里道路測試,計算機模擬里程數高達數十億,海量道路駕駛資料是它最引以為傲的結晶。
10月9日,Waymo僅在鳳凰城50平方英里(約合130平方公里)範圍內為使用者提供完全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車型數量300輛-400輛,這些車輛除了進行完全無人駕駛運營之外,還有一些在進行有安全員的自動駕駛測試。
而Uber,一家覆蓋了70多個國家、400餘座城市的叫車服務巨鱷,得益於天然交通網路優勢,以及多名Alphabet前自動駕駛部門技術精英的加盟,優步在自動駕駛領域要快人一步,只可惜專利權、安全事故等糾紛讓它飽受非議。
如果說上述兩家企業,在座的各位看官有些陌生,那特斯拉想必不陌生。特斯拉的Auto Pilot功能在業界也是赫赫有名,雖然歷史沒有Waymo悠遠,但論自動駕駛場景化應用,特斯拉在這方面絕對算得上是鼻祖。
雖然無人駕駛車輛的存在,可以有效緩解交通擁堵,緩解交通壓力,減少不文明駕駛行為,還能減少環境汙染,但對於無人駕駛到底是否安全,多數消費者心裡還是有一個疑問號。
其實,消費者有這樣的擔心也無可厚非,畢竟無人駕駛在安全上確實曾出過不少問題,撞車、撞人等事故屢有發生。2016年5月,特斯拉Model S因為自動駕駛出錯導致車禍致使車主死亡。
2018年3月,Uber一輛自動駕駛汽車與一名正在過馬路的行人相撞,導致行人死亡;無獨有偶,同一年的5月份,谷歌Waymo無人駕駛測試車與車相撞,致使安全員受輕傷......
因此,消費者擔心的另一個問題又來了,萬一如果無人駕駛車輛出了撞車、撞人的不幸事件,該找誰去買單?還是隻能吃啞巴虧?要知道,當前我國的法律,還未有針對無人駕駛鬧出交通事故的明文規定的評判標準。
所以,對於這個無人駕駛車輛出現撞人、撞車事故,該如何評判,網友們也紛紛各抒己見,教授彙總了一下,有那麼幾種看法好像是比較受網友們認可的。
一是由無人駕駛汽車的製造商、軟體提供商承擔責任;二是由智慧駕駛系統輔助平臺提供商承擔責任;三是由無人駕駛車輛當中的安全員承擔責任,但目前這都是理論,真正出了問題,責任劃分追究起來還是比較模糊的。
舉個例子,特斯拉的AutoPilot功能,有段時間就因為一車主開了AutoPilot功能,導致出了車禍。但在劃分責任的時候就出現了分歧,到底是由特斯拉制造商負責還是由車主負責,車主和特斯拉供應商有了不一樣的意見。
所以說,無人駕駛安全事故責任這一塊,還是比較模稜兩可。強如特斯拉AutoPilot功能,出了事故到底是由車主負責還是製造商負責都糾纏不清。而對此,教授想說,自動駕駛本無錯,使用當謹慎,因為生命不可能來第二次。
總的來說,無人駕駛車輛目前還處於發展階段,“輔助”才是它的根本,在場景實用上它還不能像人開車那樣應對自如,對各種情況都能及時的做出判斷。
但也不得不承認,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髮展,無人駕駛應用場景已經越來越多元化和隨意化,為人們的出行生活帶來了更多便利。
未來,要想實現真正的完全的無人駕駛也並不是不可能,只不過在實現這個目標之前,還需要走很長的一段路,度過一段漫長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