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數字財富論丨十年寒窗苦讀Vs直播收入過億!年輕人如何選擇?

由 公冶爾藍 釋出於 科技

封面新聞記者 申夢芸

近年來,直播帶貨領域誕生了許多造富神話,無數人都想從中分羹。

不過,在人人都想成為李佳琦的時代,還有人願意選擇十年寒窗苦讀嗎?

草根創業和精英創業,誰更有機會在如今這個時代跑出來?

技術的進步究竟催生了更多創業機會,還是把創業的門檻拔高了?

3月1日,封面新聞推出全行業生活資訊類欄目《封面天天見》。在週一《數字財富論》主題欄目中全新訪談欄目《經經“樂”道》與大家正式見面,首期將聚焦創業話題:清北復交10年寒窗還是直播帶貨年入過億,年輕一代該何去何從?

國內知名MCN機構、洋蔥董事長兼CEO陳佼,名校科創人才促進會秘書長、北京燕緣雄芯科創基金合夥人代江峰,深交所優秀專家講師、致米資本董事長洪樂對此又將給出怎樣的答案?

“頂著光環的名校生才能更好創業!”

Vs

“誰說草根創業不行了?”

“有很多人說,這是個精英創業的時代,‘草根’沒有機會了。但事實上,我們又看到很多草根創業者在一條賽道里跑得很好,比方在直播帶貨領域。”作為主持人的洪樂率先丟擲話題。

在他看來,現在直播帶貨成就了不少草根創業者的“逆襲”,抖音上就有不少鮮活案例,倉庫搬運工可以靠著拍影片的打賞、賣貨收入賺到3000多萬。

實際上,在直播帶貨這個領域出現的造富神話並不是個例。

根據2020年度直播帶貨TOP50榜單顯示,2020年有300名主播GMV破億,全網GMV總榜前1000主播累計帶貨 2557億元,排名第一的主播薇婭,在2020年GMV300多億。

“換算成收入,排名第50的抖音主播GMV4.5億乘以行業平均佣金率20%,收入大概9000萬,如果再加上一定客服費,差不多就在一個億左右。”陳佼說,如果這樣換算,全中國透過直播帶貨收入超1億的主播在50~60人之間。

陳佼,目前是MCN機構的老闆,2015年在看到MCN的風口後,毅然下海創業。在對行業裡的頭部主播梳理研究後,陳佼發現,這些年收入過億的主播鮮有名校背景。

對此,陳佼認為,或許是這個行業裡的特殊現象。“直播帶貨是個新興的領域,主播這個職業也是個新的職業身份,是近兩年才出現的,也沒有所謂的科班。”

在他看來,恰恰是這樣,給了那些更“豁得出去”的草根創業者機會。一個新興的職業意味著風險,而傳統意義上所謂“精英人群”有既得利益,往往不願意冒風險。

代江峰,北京大學畢業高材生,目前擔任名校科創人才促進會秘書長,在他身邊也聚集了不少精英創業者。

在代江峰看來,過去的商海中,只要創業者膽子大,有商業頭腦,就可能發財致富,但現在機會在縮小。“在當下任何一個新興行業,一開始是一片藍海,但迅速就會有很多優秀的人、資本進入,這個行業會很快成為一片紅海。”他認為,草根創業並非沒有機會,但總的來說,機會在變窄。

新技術降低了創業門檻,給年輕人更多機會

Vs

創業技術門檻在拔高,精英創業者更受青睞

時代在變遷,科技在發展,由此帶來了更多新應用產生。技術的發展,究竟給年輕人帶來了更多元化創業機會,還是提高了創業門檻?

在代江峰看來,如今精英創業者更受青睞。從行業角度來看,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新材料、人工智慧等行業,都需要頂尖人才,甚至“非頂尖人才不能做”。代江峰說,甚至在不少接觸的投資機構中,有一項不成文的規定,他們只願意投精英創業者。

對此,陳佼對此有不同的理解。“我們今天聊的直播帶貨話題是屬於‘內容層’,快手、抖音、淘寶這樣的平臺屬於‘應用層’,再往下走是5G雲計算、大資料等等這些網路層、晶片等等。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底層技術,才讓我們今天在內容層面看到“直播帶貨”“草根創業”等現象崛起。”

“社會是一個倒金字塔的形狀,越往底層走,其實是越往科技走,越往上層是越往流量走。就是越往下可能參與的玩家更稀缺,技術門檻更高,越往上它就越豐富。所以它們其實不存在二選一,反而是一個相互融合,同時存在一個體系裡。”陳佼說。

這樣就構成了一個豐富多元的生態環境,不同層次、學歷、背景的人,都能在不同層次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陳佼認為,科技催生了時代的進步,也帶來了更多機會,對於年輕人來講實際上是非常難得。

一切以賺錢作為考量,嫌棄十年寒窗苦讀

年輕人的價值觀偏了嗎?

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是高校能夠教授出來的嗎?

“我覺得肯定是不能的。我個人認為,國內大學首先是培養學生獨立生活的能力,其次是培養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思考問題的一個邏輯性,以及方法論體系的構建能力。”

陳佼看來,從他自身的創業經歷來看的話,學校教育跟一個人是否能成功創業關聯性不高。

但在代江峰看來:“做藥品,如果說只有本科學歷,那連研發的門檻都摸不到。甚至我研究了不少科創板上市公司,發現一個共性,公司的創始人或創始團隊一定有很好的學術背景,有的是海外博士後,也有的是國家高階人才。”

對此,洪樂總結認為:創業過程中,社會實踐所帶來的經驗一定很重要。但同時,系統化的理論知識也少不了。讀書還是創業?這只是一個先後順序。拿讀書舉例,從本科唸到博士,總要10年寒窗才能拿到學位。創業亦然,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會發現自己存在一些知識的欠缺,要想上升一個高度,回過頭去還是會不斷學習和充電。而一切都把賺錢作為考量,妄想透過一夜暴富,透過簡單的方式把自己迅速“刷起來”的這個想法和心態,才是對社會年輕一代不利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