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要回A股:因言論而遭誤解的楊元慶,能否復興聯想

由 機東林 釋出於 科技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曾因兩次公眾的“誤會”,而令輿論炸鍋:一次是2018年楊元慶說“聯想不是中國公司”,另一次則是2019年楊元慶說“聯想沒必要研發晶片作業系統”。

引用楊元慶接受媒體採訪時的原話:聯想為電腦的普及尤其是為電腦在中國的普及,做出了獨特貢獻,使得中國消費者能夠在第一時間與世界同步使用到最先進的終端裝置。

2020年1月12日晚,聯想集團(00992.HK)釋出公告稱,已向港交所提交公告,宣佈董事會已批准可能發行CDR,並向上交所科創板申請CDR上市及買賣的初步建議,擬發行新普通股,佔公司經擴大後的已發行普通股股份總數不多於10%。

聯想宣佈回A股上市之時,內行討論的是目前聯想集團業務上存在的種種問題,而更多的外行人還是在提楊元慶當年那句“聯想不是中國公司”的梗。

1

-THE FIRST-

聯想股價9港元

“聯想集團一直以來植根中國,佈局全球。我們相信,今日宣佈的回A股上市計劃將有助於增強公司戰略與國內蓬勃發展的資本市場的緊密連線,提升內地投資人投資聯想的便利性,從而進一步釋放聯想的價值,讓我們能夠以更大力度投資於科技創新、服務轉型和智慧化變革,更好推動各行各業的數字化、智慧化轉型升級。”

多個網際網路人士都說,不再“隨意發揮”的楊元慶,這番話顯出了些套路和程式化。

2016年,還是聯想控股董事會主席的柳傳志說了這樣一段話:

“股價是我心裡感到不安的問題,我們上市的時間段那麼好,不少朋友出於對聯想控股的信任買了股票,跟著就遇到股市整體下跌,除了市場環境不好外,聯想集團的業績也對我們有影響,但是我們還有其他幾個‘柱子’在認真成長,我們在老老實實、腳踏實地、認真地幹活,相信未來會好起來的。”

在港股市場中,聯想與騰訊、阿里巴巴、美團、京東、小米一起被劃分為資訊科技行業。然而直到2019年12月,75歲的聯想集團創始人、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正式退休,屬於柳傳志的聯想時代落幕,甚至至今,聯想集團的港股股價和總市值仍然在這些同行中墊底。

1月19日港股資訊科技業主要上市公司總市值排名

《企業觀察報》整理

多位聯想集團內部內人士曾這樣對《企業觀察報》說,“港股市場嚴重低估了聯想集團。”

事實上不止是聯想集團,科創板的高估值幾乎是所有港股上市公司選擇回A股的一個最主要原因。

“目前的內外部環境為公司回A股上市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和動力”,聯想集團這樣向外界解釋其為何此時決定回A股上市。

聯想集團的確交出了一份近年來最好的成績單:聯想集團最新公佈的2020/2021財年第二季度業績顯示,該財季單季聯想集團營業額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達100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4%,淨利潤達21.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3.4%;

這其中,聯想集團的傳統業務個人電腦(PC),也是聯想集團的最重要業務,在2020年疫情“宅經濟”下強勢崛起。IDC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個人電腦出貨量同比增長13.1%,聯想集團的PC出貨量同比增速達到了29%,排名全球第一。這也讓聯想集團的股價自去年3月起一路飆升,翻了近3倍。

網際網路分析師錢皓對《企業觀察報》說,聯想集團此時選擇回A股上市,更深一層的原因是,楊元慶推動聯想的業務轉型迎合了“新基建”這個國家政策。

在柳傳志的眼裡,完全有能力獨立駕駛聯想集團這艘大船的接棒者楊元慶,是個“學習能力很強,很堅韌的人”。

在楊元慶的帶領下,“聯想早就不固步自封於PC。在智慧時代,聯想的3S戰略其中一個S就是Smart IoT——智慧物聯網。” 楊元慶也多次向外界傳達了聯想集團的下半場目標:“‘新基建’對聯想來說是受益的,聯想要積極為5G等新型基礎設施提供核心科技,為產業智慧化變革賦能,成為智慧基建的核心提供商。”

多數外部分析認為,隨著中國“雙迴圈”格局的確立和“新基建”戰略的落地,行業智慧化升級已經成為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化的核心驅動力,也是各大科技巨頭的必爭之地。

在此背景下,聯想集團在2017年推出了面向中國區的智慧化轉型戰略,聯想集團將該戰略取名為“日出東方”戰略,主要內容包括:“以客戶為中心”的轉型,改變PC業務模式,直接觸達客戶;智慧物聯轉型,為使用者提供更加智慧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

2019年,聯想集團又提出了3S戰略——智慧物聯網(Smart IoT)、智慧基礎架構(Smart Infrastructure)、行業智慧(Smart Vertical),以及“端-邊-雲-網-智”新一代技術架構。“端”即智慧物聯裝置終端;“邊”即邊緣計算,“雲”即雲計算,“網”則是以5G為代表的資料傳輸網路,“邊-雲-網”構成了智慧化的基礎架構。而“智”,就是行業智慧解決方案。

彼時楊元慶表示,聯想的“端-邊-雲-網-智”技術架構與我國疫情之後全面推動的“新基建”高度契合。截至目前,聯想在國內已經為包括中石化、國電、北汽、東風、濰柴等近200個大型企業提供智慧化服務,助力實現智慧化轉型。

2

-THE SECOND-

聯想是一家創新公司嗎

“以聯想集團的地位,再加上頂著‘推動新基建’這層‘保護傘’,監管層基本上不會拒絕聯想集團——這個全世界最大的中國PC供貨商登陸科創板。”多位券商投行人士向《企業觀察報》表達了這樣的看法。

可問題是,登陸科創板的聯想集團,是不是一家創新公司?“聯想顯然不是一家創新驅動的公司。”這幾乎是科技行業人士與使用過聯想產品的人的一致看法。

回顧聯想的發展史,熟悉聯想集團的人都能說出這樣的事實:聯想集團早期的發展,源自於柳傳志的“貿工技”路線戰勝了倪光南的“技工貿”路線。

而與聯想集團同時代發展起來的,走“技工貿”路線的企業,是華為公司。

多數科技行業人士認為,不可否認,柳傳志的這一套路線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電子工業處於追趕發達國家的階段,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聯想集團快速做大,但另一方面,現在看來這套路線也留給了聯想集團非常致命的後遺症——重商業而輕創新。

聯想的手機業務就是一個典型例子。事實上,在打著“日出東方”的大旗,高調向智慧化轉型之前,楊元慶本來是把聯想集團轉型的寶押在了移動業務,即聯想手機上。

“和現階段聯想看準新基建風口一樣,聯想曾是國內最早入局智慧手機的公司,那時中興、華為和酷派是聯想的競爭對手;後來,聯想雖然沒有完全退出智慧手機業務,但其產品早已淡出公眾視野。”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對《企業觀察報》說。

前述聯想集團最新披露的業績報告也顯示,聯想手機業務未實現盈利。

“不好用”——這幾乎是所有購買並使用過聯想手機的人的一致評價。

猶如當年聯想集團收購了IBM的個人電腦業務和ThinkPad品牌,在強大的商業併購路線下,2014年聯想集團又收購了摩托羅拉手機業務,但這次聲勢浩大的併購卻沒有重現當年收購IBM的輝煌。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對手機的技術創新與研發提出了更高更快的要求,但在‘貿工技’的慣性思維下,聯想在手機業務上一度重出貨量而輕研發;而在手機的營銷上,網際網路思維不佳的聯想,又在市場銷量上輸給了小米、榮耀、OPPO和VIVO。”顧文軍說。

一個不難理解的事實是,相比於在生產線上組裝個人電腦,面向大型企業的數字化和智慧物聯網業務,則能夠獲得豐厚得多的利潤。

眾人皆知的例子是,IBM在將其原有個人電腦業務與ThinkPad品牌出售給聯想集團後,完成了向服務供應商的轉型;電子商務平臺亞馬遜CEO貝索斯,憑藉亞馬遜在雲服務行業的轉型與領先地位,當上了世界首富;蘋果公司的雲服務iCloud與iPhone、iPad、iMac、MacBook、Apple Watch等產品矩陣相互成就,2014年,iCloud大約每季度為蘋果創收就超過了10億美元,而在全部的iCloud賬戶中有2/3的賬戶是付費的。

在國內,阿里巴巴、騰訊和華為也都開始了雲端的佈局。

從聯想集團的財報看,目前支撐聯想集團收入的第一大業務仍是PC業務,前述聯想集團下階段重點轉型的資料中心業務是其第二大收入來源,但目前對公司整體業績卻是貢獻甚微。

據聯想集團2020/2021財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聯想個人電腦與智慧裝置業務的營業額佔總營收比重高達79%;智慧手機等移動業務營收萎縮至9%;資料中心業務2017財年-2020財年佔比一直維持在10%左右;To B領域的資料中心業務目前只佔集團總營收的11%。

“智慧手機等C端的移動業務不好做,數字化、智慧化物聯網等B端業務做起來其實也不容易。聯想在這一細分領域中開展業務,要面對的是阿里、騰訊、華為等巨頭的競爭。”顧文軍說。

不少科技人士則指出了另一個尷尬的問題:從上述聯想集團營收構成看,隨著聯想手機等移動業務的逐漸萎縮,聯想目前在C端的產品矩陣只剩下PC業務,這就意味著,聯想數字化雲服務的使用場景會非常有限,而失去了應用場景的雲服務,實際上很難真正落地。

3

-THE THIRD-

聯想變了?

從上面的內容不難看出,現在的楊元慶想要透過嬗變為技術領先的智慧化服務提供商——這個PC以外的業務,來重新定義聯想集團。

如果不靠個人電腦這個聯想集團根深蒂固的標籤,市場會不會對聯想重新估值?針對這個問題,外界還在觀望。

聯想的創新力短板,依然是多數關心聯想的行業人士的擔憂。

創新的優勢毋庸置疑,近年來,智慧手機是被公眾認知程度最高的創新領域。隨著iPhone成為全世界智慧手機的創新標杆,蘋果公司也超越微軟成為了美股市值冠軍。

“蘋果公司的成功,不僅在於其培養了成熟的產業鏈,並且同時帶動了一批追趕者,促進了產業的繁榮,在中國,有小米、華為等,然而這其中卻沒有聯想。”有網際網路行業觀察者這樣說。

在對外界談及聯想錯過移動網際網路這個話題時,楊元慶則顯得十分坦然:“我覺得這個沒什麼關係,企業總是有起起伏伏,總是有這一波趕上,下一波沒趕上的。聯想比的是長跑,在智慧時代,紮根製造、全球佈局的供應鏈是聯想獨特的優勢。”

前述聯想集團制定的“3S”戰略,是楊元慶口中的“下一波”,並且他對此充滿信心。

“聯想當前面臨的狀況,與微軟當年十分相像:同樣做過PC時代的王者,同樣錯過了移動網際網路的黃金時代,也同樣透過轉型找到了新的戰略方向。不同的是,微軟2014年的轉型開啟後,已經在資本市場上重回巔峰。”美國的《巴倫週刊》這樣評價聯想集團。

2014年2月,印度裔的薩提亞·納德拉成為新任微軟CEO,開啟了微軟的“納德拉復興”。納德拉上任後,微軟開始了從文化到業務的一系列整合。此前就在微軟負責雲計算和企業業務的納德拉果斷採取“云為先”的戰略,把Windows優先順序下降,把雲業務升至最高階。

經過幾年高速發展,微軟2019財年的雲服務收入達到390億美元,首次超過Windows業務的收入,成為當年微軟市值超萬億美元的功臣。而微軟股價也從納德拉上任時的34.20美元上漲至180美元左右。

回看聯想,為塑造PC之外的支柱業務,聯想集團已探索了十年。楊元慶說,早在2011年,聯想集團就啟動了以資料智慧為核心的智慧化轉型。可從結果上看,聯想持續十年的智慧化轉型成果,尚未令港股市場有所觸動:聯想在港股市場上股價仍然低迷。

決心轉型的聯想,能否在資本市場上覆制微軟的逆襲之路?擔憂之外,也有聯想的擁護者表示了這樣的看法:

正如Windows、Office等王牌產品為微軟積累了大量企業級使用者,聯想在PC和智慧裝置領域累積的優勢也成為其發力智慧新業務的基石,在為企業提供服務的時候,無需藉助任何外力,就能獨自完成從裝置到軟體,再到執行方案的各個環節。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聯想集團披露的業績中交代了這樣的問題:

軟體與服務業務營業額規模尚小,資料中心業務集團還未擺脫虧損狀態。

2019年的聯想創新科技大會上,楊元慶表示,聯想集團要向技術公司轉型,未來技術研發投入增長速度會超過每年的營收增幅,聯想每年投入100億元用於技術研發。可據聯想集團披露的2020/2021財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其研發費用佔營收比例為2.29%,這一比例仍低於同樣以硬體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小米集團(小米集團同期研發費用佔營收比例為3.22%)。

“解決創新短板,聯想需要一場微軟式的從人力、文化、制度到業務的徹底改革,而在沒有改變這些問題之前,追求開闢新業務,最終難免會走到聯想手機業務的老路上。”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聯想集團還是那個以個人電腦為主業的、營收結構單一的公司,而楊元慶和聯想集團轉型所倚重的資料智慧業務和軟體服務業務,距離成為新利潤支柱的目標仍需時日。”面對即將登陸科創板的聯想集團,多數接受《企業觀察報》採訪的網際網路和科技行業人士都做出了上述判斷。

(作者郵箱:zhangningqiguan@cneo.com.cn 歡迎廣大讀者提供新聞線索。)

END

編輯|思洋 校對|堅果 視覺|牛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