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興通訊總裁徐子陽:5G正與AI、工業網際網路等融合共振

由 戚國慶 釋出於 科技

當前,新基建正大規模展開,給各行各業帶來了深刻的變革和重大的發展機遇,而5G作為新基建的排頭兵,也勢必會加速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跨界整合,引領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數字轉型、智慧升級和融合創新。

作為我國5G領域的重要企業,通訊裝置提供商中興通訊近期在新基建領域持續發力。“新基建必將引領新一輪資訊化基礎設施建設的高峰。目前,5G正在與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新技術融合共振、無縫整合,構建數字經濟的資訊樞紐。”中興通訊執行董事、總裁徐子陽在9月9日舉辦的“5G產業生態‘綻放濱江’南京峰會”上說道。他表示,面向行業數字化,中興通訊的定位是成為數字經濟的“築路者”。

抓住新基建發展機遇

“新基建七大領域中的5G、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本身就是中興的核心戰略組成部分,我們會利用在這些領域的優勢,深入融合到新基建的發展過程中。”中興通訊高階副總裁、首席戰略官王翔對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說道。

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基礎設施,新基建一端連著巨大的數字化投資與需求,一端連著廣闊的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市場,已成為驅動經濟增長——尤其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過去,受益於人口紅利,中國製造獲得了黃金二十年,但如今隨著景氣紅利轉變,利潤越來越薄。在王翔看來,隨著人力成本不斷上升,未來智慧製造將會成為必需品,“靠廉價勞動力加工製造將越來越艱,而按照摩爾定律,硬體的成本會逐漸下降,並且下降得非常快”。

智慧製造帶來的優勢不僅可以節約成本,更廣闊的前景在於,可以提高我國在智慧製造設計領域的短板。王翔認為,我國在智慧製造的設計、高階裝備、業務嵌入和流轉等方面仍處於發展初期。“在生產線上,如何把5G嵌入業務流程中,並透過資料的感知、傳送、處理和應用,來實現新一輪的智慧製造的設計和推廣,是當前的重點問題。”他說道。

儘管智慧製造對製造業來說價值明顯,但企業在實現這一轉型的過程中,同樣也會面臨種種挑戰。推進智慧製造是一項複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也是一種新生事物,需要不斷探索。對此,中興通訊自身開始嘗試拿自己做實驗,“用5G建設5G”。

中興通訊位於南京江寧濱江開發區的智慧製造基地,主要生產5G產品及無線RRU等。記者在走訪該生產基地時看到,包括小基站在內的產品在生產排程時已實現視覺化、低延時和智慧化——從原材料入庫到成品出庫,整個過程可以實現智慧物流倉儲配送;生產車間中,每一臺機器的生產狀態都有感測器去感知;每一個動向、資料,都會被系統自動捕捉,彙總到後臺雲端實時分析,並達到常規狀態自主決策等智慧製造水平。

“面向新基建,中興通訊的定位就是要成為數字經濟的築路者。”王翔介紹,“中興通訊將發揮‘端、網、雲、平臺’的綜合優勢,結合資料感知和應用行業生態,採用‘樂高’積木模組化組合模式,協助行業靈活構建方案。同時,中興還將透過提供極致網路、精準雲網和賦能平臺來加快數字化變革。”

巨頭爭霸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除了5G為智慧製造生產系統帶來的全新改變外,工業網際網路也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支撐力量。工業網際網路已開始在全球範圍內不斷顛覆傳統制造模式、生產組織方式和產業形態,推動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加速發展壯大。

相應的,助力企業數字化升級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也成為了巨頭們的戰場,既有網際網路公司,如亞馬遜、谷歌、阿里、騰訊,也有ICT產業的華為、中興、運營商,同時,還有製造業的龍頭工業富聯等。那麼,中興如何走出差異化路線?

中興通訊副總裁、總裁助理崔麗認為,與智慧製造聚焦在企業的轉型升級相比,工業網際網路旨在超越企業邊界,形成整個海量工業要素的泛在聯接,是更大範圍內的最佳化配置工業資源。從這點來說,智慧製造和工業網際網路代表著未來確定性的方向,但目前都尚處於起步階段,在這個轉型過程中,運營商、通訊裝置製造商、公有云服務商、傳統制造企業其實各有自己熟悉和擅長的領域,但也都有一些短板,需要大家能力互補和更多合作。

事實上,工業網際網路的轉型升級也存在著對聯接、算力的確定性挑戰,比如高可靠性、低時延、低抖動、上行大頻寬等,同時也存在業務生態成熟度和商業模式等不確定性問題。對比,崔麗表示,“精準雲網”一方面以創新解決確定性的技術問題,另一方面以“低成本起步、敏捷迭代”應對不確定性挑戰。

在崔麗看來,眾多企業加入工業網際網路看似是在競爭,但實際上,這是這種共同的努力和探索,只有如此才能把這塊市場做起來,蛋糕更大時才有可能分到更多的蛋糕。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