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元一碗拉麵、15年不曾漲價”的拉麵哥紅了。
圍繞在他周圍的大型荒誕鬧劇隨之上演。
各路蹭熱點的自媒體、拉橫幅打廣告的商家、久不聯絡的“親戚”、自來熟的“同學”,把拉麵哥農家小院的門口擠得水洩不通。
(圖片來自《人物》報道,侵刪)
而發生在拉麵哥身上的故事則是生活“失控”、不堪其憂。
又是素人爆紅,又是網路圍觀。
都說太陽底下無新事,但素人爆紅的後續發展總能給我們帶來“昨日重現”的熟悉感。
善良應該被保護,而不是被消費
拉麵哥爆火起源於一則短影片,鏡頭裡的拉麵哥一邊拉麵一邊憨厚地說“我的拉麵15年來只賣3元一碗,怕漲價了老百姓喝不起,少掙點反正也不賠嘛”。
拉麵哥身上與浮華世態格格不入的本真味道讓他成為眾人矚目的物件。
但他被推上流量高峰之後,被迫陷入混亂的生活卻與網友不吝為他點讚的初衷相背離。
有網友聯想到此前爆火的“網紅公務員”丁真——
“和丁真一樣的,只不過丁真被保護起來了”。
大衣哥、沈巍、小馬雲的故事尚在眼前,像丁真、“不倒翁小姐姐”一樣能夠被長線經營的旅遊名片鳳毛麟角,被消費、被遺忘、成為網際網路記憶碎片中的一個標籤成為他們共同的命運。
拉麵哥身上的閃光點,如他自己理解的爆紅原因,是“人品”。這種質樸與本真不應被瞬生瞬死的流量過度消費,參與這場狂歡的每一個人,都應該有一種自覺、一種責任,留一寸心靈的淨土,讓拉麵哥的故事流傳下去。
“一條爆紅”無法被複制,次生流量也走不遠
安迪沃霍爾曾經預言,每個人都能在15分鐘內出名。
短影片社交時代讓這句話得到了充分的印證。
我們必須適應“一條爆紅”成為常態,但與此同時,也必須適應這些個案永遠無法被複制。
在內容創作上,一個亙古不變的定律是“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草根人物的爆紅具有充分的偶然性,相似的人物設定也具有互斥性。讓拉麵哥“一條爆紅”的創作者彭佳佳也承認,這場流量暴雨連自己也“沒搞明白”。
一個拉麵哥已經足夠滿足圍觀看客的好奇心,其他什麼“水餃嫂”“賣刀哥”只能給圍觀者以東施效顰之感。
如今圍繞在拉麵哥身邊的部分表演者,無非是想要借拉麵哥熱度的東風複製一份成功,只是生活不是平面的軟體,Ctrl+C之後未見得有Ctrl+V的空間。
流量至上的法則之下,不要被演算法裹挾
《人物》雜誌的報道,將拉麵哥門口稱作了“全中國流量最高的地方”。這一略顯誇張的描述在費縣那個小村莊裡,卻顯得無懈可擊。
這種流量極致聚焦與平臺的演算法不無關係。
一款短影片在平臺爆火,其話題下的相關影片或多或少都能蹭到流量。
某短影片平臺在釋出內容時會提供一個“關聯熱點”的選項,儘管其本意可能是讓更多使用者主動參與進來,盤活話題池,但這一設定在一些依附流量存活的自媒體人眼裡,難免成為不能錯過的捷徑。
因此,創作者或是使用者,都不得不被動地迎合平臺的叢林法則,不管內容是否有價值、是否同質化,蹭到了,就是賺到了。
(在某短影片社交平臺,上傳拉麵哥相關影片可以蹭到關聯話題熱度,其中熱度最高話題播放量達8.6億次)
不自覺地進入演算法操控的人——不管是汲汲於流量的創作者,還是為頭部標籤不斷點讚的我們,事實上都是為平臺貢獻活躍度的“被消費者”。
一方面,我們作為個體應該有所警醒;另一方面,吞下了這一切紅利的平臺也有義務引導內容創作迴歸健康軌道,而不是放任、乃至於助推流量至上的無序亂象。
讓“拉麵哥”迴歸正常生活才是應有之義
拉麵哥的初衷只是讓老百姓能喝上3元一碗的拉麵,“叫顧客吃飽、吃暖和”。
而現在,這個笑容樸實的山東漢子卻在來自四面八方的鏡頭下,像手裡盛出的一碗碗拉麵,成為了被無數自媒體分而食之的物件。
有網友說,“熱度火了一個又一個人,又毀了一個又一個人。冷卻以後日子還是日子,不過日子不是從前的日子了。”
這不是善良的人應該得到的回饋。
在一次又一次的輿論狂歡裡,我們愈發熟稔在熱點人物身上挖掘資訊的能力,但如何讓爆火的普通人更好的迴歸生活,或是借力讓“網紅”的正面影響更長遠、更廣泛地輻射到周圍,仍然是個止步不前的議題。
讓拉麵哥迴歸正常生活,或是有序地將“拉麵哥”的正面形象經營成品牌,讓這一品牌拉動周邊經濟,讓當地更長久地享用這次爆紅的紅利才是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