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援引《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報告(2020)》中的資料指出,未成年人觸網年齡再次降低,網路素養需要培養。該報告顯示,未成年人的網際網路普及率已達99.2%,顯著高於中國總體網際網路普及率(64.5%)。媒體同時還援引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017年釋出的報告稱,全世界每天有超過17.5萬名兒童第一次上網,平均每半秒鐘就會新增一名兒童網民。
事實上,作為網際網路的“原住民”一代,作為經歷了“停課不停學”洗禮的新一代未成年人和家長,今天再看兒童觸網的種種資料,已經很難產生觸目驚心之感。網路之於兒童,正如同牛奶、玩具、城市之於兒童一樣,成為現代文明中自然而然的童年陪伴。
網路已經廣泛存在、易於獲取,其對於青少年的負面影響,很難說就比過去的網咖時代更大。生活的需要,給了網路充分滲入的可能,也同時給了網路以日常生活的普遍約束。從這個角度來說,如何看待和提高我們的網路素養,其實也是如何看待和提高我們生活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家庭是未成年人網路素養養成的主戰場和第一陣地,而家長則是未成年人網路行為的主要責任人。根據清華大學2014年公佈的對700多名本科生的一項測試結果,家庭教育與網路成癮呈現顯著的相關關係。尤其是對於未成年人來說,家長的作用和家庭的教養環境,在未成年人網路素養養成中將起到決定性作用。
這樣的結論符合我們對日常生活的認知。兒童較早觸網和家庭網路覆蓋並非造成網路成癮、行為失常等後果的主要原因。越來越多的家庭很早就開始讓孩子看電腦或者平板,較早地讓孩子使用電話手錶甚至手機,但只要時間、內容、方式適當,孩子依然可以開朗陽光,關注現實生活,並且從網路中學到大量知識以及為人或者做事的道理。而那些因為網路使用滋生各種問題的家庭,一般來說,家長的自律水平和家庭的教養水平也同樣存在問題、漏洞和風險。
因此我們在發揮政府、企業、社會各界等共同作用,創設一個適合未成年人觸網的環境之外,更要加強家庭教育和家長教養水平的宣傳、培訓和幫扶,專門針對未成年人上網的利與弊開展專題宣講和培訓。一方面聚焦家長和家庭這個主戰場,以兒童的網際網路使用為著力點,綜合提高家庭的教養水平,降低電子螢幕對於兒童身心發育的不良影響;另一方面加強社會聯動,強化法律底線,為兒童上網提供一個合規合法的清朗環境。如此,我們就能從法律底線保障和家庭正向引領兩方面,共同建立網路“原住民”一代應有的網路日常生活價值、規則和習慣。
(作者:肖羅,系教育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