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系創業邦專欄作者牛刀財經原創作品,作者吳大郎,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近日,愛奇藝“付費超前點播”被訴一案宣判,在社交媒體受到熱議。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當庭宣判確認,愛奇藝公司向原告吳某連續15日提供愛奇藝平臺“黃金VIP會員”權益,使其享有平臺已經更新的衛視熱播電視劇、愛奇藝優質自制劇的觀看權利,賠償吳某公證費損失1500元。
更進一步的是,今年5月底愛奇藝上線了在原先會員體系的基礎上,上線了星鑽會員,其中就包括超前點播的權益。
超前點播,或者是愛奇藝星鑽會員的上線,反映出長影片平臺的盈利困境。甚至來說,如果必須透過增加多重會員的方式才能盈利的話,反向證明了愛奇藝當前的模式不成立。
在當前的體系下,當會員和廣告都無法支撐內容和經營成本後,想要獲得額外的營收,只能透過另立名目收割使用者。這也導致了這種套娃式的會員體系,損害到了使用者尤其是已經購買了會員的使用者權益。
從影片平臺使用者的角度講,花錢開通會員的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搶先看,二是去廣告。其中廣告業務則是愛奇藝的營業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這也就出現了矛盾——使用者透過付費免除廣告,而廣告主則希望更多使用者收看廣告。一方面廣告主抱怨廣告效果,另一方面則是觸怒了使用者,而作為平臺方的愛奇藝則是兩頭“通吃”。
這背後無外乎三個原因:一是內容成本居高不下,二是急於盈利,三是競爭加劇。
在遭做空機構Wolfpack「狙擊」一個多月後,5月19日,愛奇藝釋出了2020年首份財報。
財報顯示,愛奇藝第一季度總營收為76億元,同比增長9%;淨虧損為人民幣29億元,內容成本同比增長11%達到59億元,低於外界預計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愛奇藝2020年Q1的會員業務營收達到了46億元人民幣,佔據總營收的60.5%,單季度會員增長了1200萬人,實現了單季度增長破千萬。
為了會員規模擴大和會員留存,幾大影片網站都付出了巨大的內容成本。
然而,隨著會員數的增加,內容製作成本也水漲船高。對於影片平臺來說,如果沒有足夠優質的內容,就很難吸引會員續費。所以,愛奇藝在內容成本方面一直居高不下。
過去5年,為了減少對版權劇的依賴,平臺紛紛將資源向自制劇傾斜,其中愛奇藝在自制劇上的王牌是懸疑劇和青春劇。
其中,《無證之罪》《破冰行動》和《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獨家記憶》等劇撐起了愛奇藝自制劇的門面,希望以劇場的模式將這兩個型別運營得更垂直化。
雖然這套策略控制了明星片酬等制劇成本,透過掌握產業鏈中的話語權讓電視劇的版權成本穩中有降,但是總體上影片網站對於內容的鉅額投入並沒有減少。
目前PGC長影片平臺在使用者留存上又花費了大量的營銷費用。眾所周知,2018年被稱為“娛樂圈地震元年”,從陰陽合同到天價片酬,PGC平臺鉅額採購成本的源頭浮出水面。
2019Q3,愛奇藝內容成本攀升至62億元,佔總營收的84%,卻僅佔總成本的76%。這就意味著其收入連成本都無法覆蓋。
目前,愛奇藝以高額成本將自己的版權分發到其他平臺,那麼反過來,其他平臺在分享獨家版權時也會抬一抬價格。如此迴圈,愛奇藝的內容成本只會越來越高。
尤其在影視劇行業中,鉅額投資並不意味可觀的收入。自變數還包括創作人員的天賦、上檔上線的時機、引起大眾共情的程度等等,均為不那麼容易控制的因素。
此外,文娛市場的影視劇以及綜藝稽核較其他國家更為嚴格,經常會出現影視劇拍攝結束後由於稽核不透過,延緩檔期甚至撤檔的情況。這時候,網站所以投資,都是打水漂。
儘管付費會員增速明顯,但對愛奇藝來說,這部分收入顯然還不夠。與會員收入佔比上升相對的是,第一季度,愛奇藝廣告業務收入佔比持續降低,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愛奇藝CFO王曉東在財報公佈後的電話會議上表示,本季度出現廣告營收表現不佳的原因是因為2018年有一個很高的基數,接下來對廣告營收持謹慎態度,由於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這種狀態可能會持續幾個季度甚至一兩年。
CTR 媒介智訊資料顯示,國內2019 年第一季度的廣告市場下降 11.2%,這是中國廣告市場過去 11 年最大降幅,也是第一次第一季度的跌幅達到兩位數,更糟糕的是,這次下跌是傳統媒體、網際網路廣告全面下降,只有 33% 的廣告主計劃在今年增加預算,這一數字是過去 10 年最低水平。
廣告整體形勢的不妙,讓愛奇藝對會員收入更加倚重,但會員數量和付費意願的增加又必須靠高質量的內容拉昇,對於愛奇藝而言,這是個巨大的考驗。
第一季度愛奇藝的內容成本下降了20%左右,但龔宇表示,主要原因是有一些內容延遲上線,儘管減少了成本支出,但也造成品牌廣告增長受限。
廣發證劵研報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愛奇藝在會員、經營資料和內容成本下降方面超預期,但廣告業務低迷。因此下調公司的 2019-2020 年預測營業收入至 316 億和 382 億元,同比增長 27%和21%。淨利潤分別為-86 億元和-51 億元。
此外,愛奇藝廣告收入下降有一部分原因是廣告主的預算減少;另一部分原因是抖音、快手等短影片平臺奪走了部分廣告市場份額。對於愛奇藝來說,抵禦短影片衝擊迫在眉睫。
更麻煩的在於,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影片應用,正在蠶食原本屬於長影片的使用者時間,而短影片應用更靈活有效的資訊流廣告,正在爭奪廣告主的投入預算。
而且,短影片應用的野心更大,它們正在試圖進入愛奇藝等主導的長影片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春節期間,位元組跳動同歡喜傳媒合作,將徐崢導演的電影《囧媽》在抖音、今日頭條、西瓜影片、抖音火山版上首映獨播。
另外,靠二次元起家、亞文化圈層的B站也在加速出圈,積極佈局長影片,將長影片當做“衝破”次元壁的有力武器,開始跨界爭搶長影片的蛋糕。
雖然目前來看,這兩家對以“優愛騰”為代表的長影片“三巨頭”構成不了實質性威脅,但他們的進入必然會分散平臺使用者的注意力,影響使用者在平臺的使用時長。
事實上,愛奇藝在短影片領域早有動作,2013年,愛奇藝推出手機影片拍攝分享空間“啪啪奇”,但該產品並未在市場上產生多大影響。
過去幾年,愛奇藝又陸續多款短影片應用,愛奇藝錦視、好多影片、納逗、吃鯨等,還有今年年初的晃唄。
對於在短影片領域的佈局競爭,在愛奇藝2019年Q4及全年財報電話會議上,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宣佈計劃推出名為“隨刻”的YouTube模式App,並表示由曾在Facebook、Airbnb等企業擁有豐富技術和管理經驗的葛宏全面領導該業務。
這似乎表明了愛奇藝佈局中短影片的決心。但在長影片業務增速放緩的情況下,以短影片佔據更多使用者時間、創造新的營收增長點,是一條並沒有那麼好走的道路。
騰訊先後以微視、yoo影片、火鍋影片等產品入局,重金投入卻反響平平。究其原因,是長影片與短影片在內容製作、內容分發、使用者預期等方面的核心差異以及內容分發的機器演算法,並沒有那麼容易被挑戰。
有資料稱,2020年Q1短影片行業使用者時長佔比大幅增長至21.1%,今年3月,短影片行業人均單日APP使用時長為1.5小時,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小時。
以抖音、快手的月活使用者資料就能知道短影片平臺驚人的擴張速度。有了使用者流量就有了變現基礎,短影片平臺雖然沒有走會員模式,但是流量上搭建的廣告、電商變現卻十分驚人。
據晚點LatePost報導,位元組跳動的營收體系中,廣告收入要佔到整個營收的90%左右。有媒體報道,2019年快手完成廣告收入約130億。
同時隨著電商直播星興起,短影片平臺依託流量迅速進入電商直播體系,抖音、快手上不管是頭部主播帶貨,還是明星企業家的直播帶貨,都第一時間搶奪了使用者與廣告方的注意力。
原有業務壓力變大,再加上短影片對廣告市場的侵蝕,如果愛奇藝拿不出應對的制勝策略,則真到了危險時刻。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