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Core酷睿桌面CPU自從2016年步入14nm+工藝的Skylake架構以來,就一路扎向了深坑,系列從6代一路發展到10代,核心數也從4核到了10核,如此結果一方面要歸功於“充分的市場競爭”;另一方面由於新工藝難產,在14nm工藝後面續上一個又一個加號,堆上更多核心來應對銳龍的洶湧攻勢。

曾經Intel的桌面CPU通常是遵循“新架構老工藝——新架構新工藝”的“tick-tock”節奏來更替的,在Skylake初期由於10nm新工藝難產,升級成了“製程——架構——最佳化”的三步走戰略,慢慢不再提起……如今,Intel要重回“tick-tock”戰略,首個推出的就是“tick”產品,基於全新升級的Sunny Cove架構的第11代Core酷睿桌面CPU產品,代號Rocket Lake。

雖然Sunny Cove架構已經在筆記本ULV超低壓平臺發展了Ice Lake、TigerLake兩代,不過上桌面平臺這還是第一次。Rocket Lake基於最後的14nm++工藝,和10代Comet Lake基本是同代工藝,目前依然是X86中頻率最高的工藝沒有之一,已經發展到了第二代的10nm+工藝也暫時達不到這個水平,依然比對門ZEN3的7nm工藝頻率高,這點上不得不說Intel已經把這個14nm工藝打磨到了太陽系最強水平……

產品規格

桌面上的Rocket Lake-S產品其實已經於3月16日全部發布,其中i9、i7、i5是基於新架構的11代產品,i3和奔騰依然是10代產品就不多說了。I9、i7全部是8核心16執行緒,i5為6核心12執行緒,i9、i7主要是頻率區別,其他的配置包括快取配置這次都是一樣的,也算是史上i9i7區別最小的一代了……其他的配置基本照舊,不過CPU的PCIE升級到了4.0,還增加了一個CPU直連的PCIE 4X用於SSD,搭配500系列晶片組總算是趕上了PCIE 4.0這波;另外就是整合顯示卡也升級成了基於新架構的Iris Xe的32EU版本——這大概是最近最好買最便宜的新顯示卡了,盛惠25美刀……

搭配的主機板平臺是年初就釋出的Z590/B560平臺,還是LGA1200介面,當然也可以在之前的Z490平臺上使用,不過只有部分主機板可以用到PCIE 4.0,所以還是直接上500系平臺吧。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測試平臺

CPU:Intel Core i7 11700K

Intel Core i7 10700KF

AMD Ryzen 7 5800X

散熱器:芝奇 ENKI280 一體水

主機板:華碩ROG Strix Z590-A GAMING WIFI 吹雪

華碩ROG Strix B550-A GAMING 吹雪

記憶體:芝奇TridentZ Neo 焰光戟 3600C16 16G X2

顯示卡:AMD Radeon RX6800XT

SSD:西部資料SN850 1TB

顯示器:華碩ROG XG27UQ

電源:華碩ROG Thor 1200

測試平臺選用的是i7 11700K+Z590的組合,對比的平臺是i7 10700KF+Z490和R7 5800X+B550,雖然AMD的主機板便宜,但是U貴啊!這就算是扯平了,其他配置和以前的測試基本保持一致,顯示卡選用了RX6800XT,這大概是高階裡面加價最少的顯示卡了......

首先來看看今天的主角i7 11700K,這次依然保持了藍色調的包裝風格,不過顏色淡了一點,字型也換成了船新的圓滾滾風格,不過包裝結構什麼的都和上代i7一樣。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貼紙也換成了新版,算是從10代的銀色風格換回了Intel藍,暗示傳統要回歸了?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三顆CPU對比,11代的頂蓋和10代有所不同,背面的電阻排布也變化較大,說明這是船新的架構!

PS:AMD啥時候也換LGA啊...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然後來看看華碩的這塊ROG Strix Z590-A主機板,華碩“吹雪”系列主機板是目前白色系主機板的顏值扛鼎系列,這次的Z590吹雪又微調了設計風格,更加漂亮,同時配置上也比上代Z490-A吹雪主機板大大升級,直追前幾年的旗艦主機板水平。

三代吹雪放在一起比比看,講道理Z590吹雪這個風格有點過於貳刺源......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咋一看好像Z590吹雪的整體PCB設計沒有太大變化,不過仔細看看就知道其實升級很多。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首先是IO介面上,增加了WIFI6,還增加了USB口,以及一個專門的USB Type-C音訊介面。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最大的升級是供電部分,為了應對最後的14nm的灰燼,本世代Z590的供電都非常誇張,Z590-A吹雪就有足足17相供電,應該是(7X2)+2+1的配置,足以應付小超的需求了。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供電介面依然是中端標配8+4,不過8pin是強化供電版本,可以提供超過300W的輸入。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從側面可以看到整個IO護蓋都換成了散熱片,這也是Z590A吹雪重量大幅度上升的主因,散熱片非常紮實。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M2方面則提供了1條PCIE 4.0 X4的M2直連CPU,晶片組則提供2條PCIE 3.0 X4的M2介面,其中PCIE 4.0的M2提供了雙面散熱片,其他兩個則是單面散熱。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為了釋放RKLS的發熱能力,這次測試使用的是ENKI的280一體水。PS:看到主機板上的小圖案了嗎~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測試平臺,焰光戟和吹雪主機板也很配~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效能測試

效能測試方面,在理論效能上11代提升還是比較明顯的,單核效能11700K基本上能勉強追上5800X,差不多達到了Intel所宣稱的19%提升,不過多核效能依然有10%左右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解鎖了功耗對於效能提升並不大,看來真是預設灰燼了......i7也就不用談超頻了,預設用用吧。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記憶體效能方面,本次RKLS採用了新的記憶體分頻方式,不過在Z590主機板上可以自由選擇100還是133分頻,這塊等測試B560主機板的時候再展開講;同頻率下11代RKLS記憶體效能略遜於10代CMLS,不過還是好於ZEN3。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遊戲效能上說實話比較失望,1080P下遠沒有ZEN2到ZEN3起飛一般的提升那麼明顯,總體遊戲體驗和10700KF無甚區別,最高的提升也就大約10%,最吃CPU效能的CSGO也就提升20%左右,距離5800X恐怖的600fps還有相當一大段距離......原本Intel優勢的遊戲比如FarCry 5表現的就不錯,看來以後玩遊戲還得分CPU......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功耗和溫度就比較慘了......只能說不愧是14nm的巔峰之作,這功耗表現堪稱徹底放飛自我......在預設的125W TDP下,溫度功耗表現得都還算不錯,但是一旦解鎖了功耗,其功耗直接跑飛,直奔400W去,但是效能上並沒有啥明顯的提升,是i7太矽渣還是效能已到盡頭?主要原因還是強行加入了AVX512,加入AVX512之後功耗暴漲同時頻率大跌,125W下直接變回標稱的3.6GHz,但是AVX512出來這麼幾年了,到底桌面應用能用到多少,加入這麼多電晶體和功耗來實現這個有沒有意義,恐怕現在是無法迴避的問題了。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總結

對於RKLS,我的心情是十分糾結的:Intel在隔了6年之久,終於在桌面平臺推出了新架構,雖遲但到,好歹是來了;效能上RKLS表現平平,單核效能雖有提升,但是相比ZEN3的大跨步發展還是顯得差點意思,沒有完成大家期望的反超;功耗發熱上也表現一般,預設狀態下功耗偏高,發熱還行,解鎖後直接跑飛,十分灰燼。 

儘管如此,RKLS還是有殺招的,雖然看起來i9似乎是又貴又不實用,價效比很低,但其實也只是一個“撐場面”的形象產品,實際發力的是i7、i5,i7的首發價格就比目前3000出頭的5800X低大約15%左右(11700KF2749 vs 3199),i5更是低了25%之多(11600KF 1699 vs 2289),價效比實現反超,雖然考慮到主機板的差價可能沒那麼誇張,不過這代B560也開放了記憶體超頻,在大家CPU都是灰燼沒什麼超頻空間的情況下就幾乎拉平了,再加上Intel平臺的相對省心,競爭力還是相當強的。 

尤其是AMD產能不足+按著不發ZEN3的中低端和ZEN3桌面APU的情況下,有貨、有整合顯示卡、相對便宜的中端RKLS,在這個特殊的時節,竟然顯得還有那麼一點優秀?  

請大家多多關注點贊評論,後續還有重頭戲i5以及B560的搭配測試,那才是Rocket Lake的殺招!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365 字。

轉載請註明: 首發評測 篇二十二:“Cove”時代來了!Intel Core i7 11700K+ROG Z590-A吹雪首測 - 楠木軒